2021年12月28日-29日,由新華網主辦,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新華網思客、人文清華承辦的“2021新華網思客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聚焦“中國經濟的下一程:新格局 新優勢 新篇章”。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的下一步增長,必須深入挖掘宏觀經濟的結構性潛能,依靠“一個龍頭引領,補足三大短板,兩大翅膀賦能”的框架方針穩步推進。
以下為演講摘錄:
今天我想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結構性潛能和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和大家作一個交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了當前的經濟形勢,對2022年的經濟工作作出了部署。我想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把目前的經濟形勢再作一些分析。
應該説我們2021年以來,前三季度確切地説是1月到8月總體上保持了經濟恢復的態勢,但是三季度以後一部分指標是明顯回落,GDP在三季度的增速是4.9%。從三大需求的態勢看,四季度的增速有可能是低於4%的,這個應該説低於預期,所以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我覺得對形勢的分析實事求是,沒有迴避我們面臨的壓力和挑戰。
中央經濟作會議是這樣來進行描述的,或者是來講我們目前面臨的形勢是:經濟發展面臨着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長規劃、硬措施、軟着陸”
下一步到底怎麼辦?
要想解決問題,立足點放在哪裏很重要。隨着疫情逐步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宏觀政策也會有相應的調整。以前我們常説,宏觀政策不急轉彎,但是這個彎還是要轉,而且要轉好彎。貨幣政策也會逐步回到比較正常的狀態。正常的狀態是什麼?就是要相機抉擇,比如最近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降準就是對目前經濟下行的正常反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此外,宏觀經濟還面臨一些結構性矛盾,以及在雙碳目標落實過程中,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亟待調整。面對上述挑戰,我建議採取長規劃、硬措施、軟着陸的辦法。
第一,長規劃。要給出一個適當長的時間,明確目標和任務,同時也要提前給出一個明確的預期和緩衝糾錯的空間。
第二,硬措施。就是給出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市場紀律,不能動搖和退讓,這也是預期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三,追求的目標和結果是軟着陸,也就是以較小代價實現目標,不至於動搖大局。
宏觀政策主要是解決短期穩定和平衡的問題,對它的作用也不能高估。中國目前經濟基數很大,實現新的增長不是件容易的事,下一步中國經濟要實現穩增長,我認為,和短期宏觀政策相比,更應該關注結構性潛能的增長動能。因為中國無論是過去的高速增長還是近些年的中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結構性潛能。
什麼是結構性潛能?
結構性潛能是指中國作為後發經濟體在消費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升級和城市化過程中所具有的潛能。簡單説,中國的人均GDP目前是1萬美元左右,發達國家多是3萬美元,美國超過6萬美元,這中間的差距就是我國的結構性潛能。如果説發達經濟體是一個熟透的蘋果,那麼中國這隻蘋果現在只成熟了一半,需要把尚未成熟的潛能挖掘出來。如果一定要對中國的增長潛能做排序,我認為結構性潛能是第一位,宏觀政策是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的。
我們提出了“1+3+2”結構性潛能框架。“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羣為龍頭,為中國經濟下一步中高速增長打開經濟動能上和物理上的空間。經測算,這個領域所提供的經濟增長潛能在未來五到十年,甚至十五年會佔到70%-80%。“3”是指實體經濟需要補齊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羣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的短板,我們稱之為新的三大短板。“2”是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兩個新動能,這不僅是中國也是全球性的動能,被歐盟稱為疫後復甦的兩大支柱。所以,把結構性潛能概括一下,就是一個龍頭引領,補足三大短板,兩大翅膀賦能。
過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中,房地產一直是一個支柱性產業。但是房地產的歷史需求峯值大概在幾年前就出現了。舊動能在逐步降低,急需新動能補上去。因此,現在是結構性潛能框架轉換時期。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有效融合
談及數字經濟,特別要關注數字化實體經濟的概念。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有效融合的標準在於是否有利於提高生產力。從生產力的標準來講,需要關注數字化實體經濟在一些行業,比如生產和流通領域的迅速發展。這些行業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具有數字技術直接介入實體經濟過程、重資產、就業人數多、供應鏈優化佈局等特點,從而顯著提高了生產力,形成了比較強的競爭優勢。
強調發展實體經濟,並非簡單地回到傳統的實體經濟,也並不僅僅是重視發展物質形態的生產。事實上傳統的實體經濟已經大量過剩,再增加供給也未必有市場需求和競爭力。因此,我們面對的是兩種不同的實體經濟,一種是傳統競爭力已經下降、過剩嚴重的實體經濟;另一種是數字化賦能、生產率大幅度提升的新實體經濟。我們面臨的一個真實的挑戰是,實現轉型,把傳統實體經濟轉化為數字化賦能以後生產力提升的新實體經濟。
關於數字化實體經濟,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要由消費到生產,從流通到製造。近些年數字經濟的發展主要分佈於零售批發、社交媒體的領域,以面向個體為主。或者説,集中於產品生產出來後,如何到達消費者的領域。下一步的重點要逐步轉向產品的生產過程。如果説消費和流通領域的數字化是序幕的話,生產領域的數字化才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戲,也才能實質性提升實體經濟的質量、效率和可持續性。
第二,實體經濟的數字化重心逐步轉向人工智能。打一個不大貼切的比喻,與實體經濟相比較,互聯網相當於通道,5G技術是其中的高鐵,大數據是原材料,雲平台相當於倉儲,而人工智能則是機器設備。其他技術主要是產生、運送、儲存、連接數據,而人工智能則是用數據生產出信息量更大、更有價值的數據。電商、社交媒體平台等初期主要是數據連接的產物。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智能駕駛、算法推薦的快速發展和應用,顯示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巨大潛能。人工智能在實體經濟的應用,既可以表現為對生產能力配置的優化,也可以體現在對宏觀經濟、行業和具體產品市場運行的實時感知和預測決策,從而顯著改進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運行的穩定性。
第三,實體經濟數字化要擺正政府、企業和市場的關係。政府應把注意力放到制定規則、維護公平競爭、提供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合理引導預期等方面,對具體技術路線不必過多幹預,更多由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進程來解決。監管要跟上數字技術發展的步伐,平衡好與創新的關係。
如何實現雙碳目標?
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我認為要加快實現一個重要的政策目標,推動兩個創新。
一是減碳不能“單打一”。應該從中國現階段國情出發,堅持降碳、減污、增綠、增長四位一體協同推進,這是我們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區別。發達國家以服務業為主,污染問題基本解決,所以主要是碳減排的問題。剛才講到的幾個方面我們都要抓,而且都要硬,不可偏廢。
二是不能運動式減碳。要實現雙碳目標,關鍵是用綠色的技術替代傳統的技術,是要減少碳排放,而不是降低生產速度和減少生產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備綠色技術供給的情況下人為打亂正常供求秩序。過去講破舊立新,是指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在這次綠色轉型中應該是新的不來,舊的不能去,這也是中央強調的先立後破。所以,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綠色轉型規律和市場規律,否則很可能是適得其反。
三是減碳的指標要很講究,不能錯位。實物量的指標,特別是實物量的數量指標,某個行業的產量包括能耗這類投入品的數量,如果把它作為或者實際上成為一種宏觀考核和監管的指標,很容易造成資源配置扭曲,這也是過去為什麼要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的深層原因之一。所以,還是要慎用少用行政性辦法,多用經濟性市場性辦法,比如放開煤炭價格的辦法更有利於企業以內在的動力節能減排。
除此之外,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那麼在綠色發展中市場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市場要不要、能不能在綠色發展中也起到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這個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但目前客觀來講還不具備條件。但是我認為過去綠色轉型可能還是配角的時候,也可以用過去的辦法來做。但在雙碳目標確定了以後,中國全面綠色轉型大勢所趨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應該創造條件讓市場起作用,而且是要起決定性的作用。從長遠來看,要特別重視做一些對綠色轉型打基礎、立長遠的工作,比如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中一個基礎性的工作就是要普遍地建立賬户,碳賬户、生態賬户和綠色責任賬户,以確定產權和責任。建立賬户首先要做碳核算和生態核算,核算是綠色轉型的基礎,無論是用行政性的辦法還是市場性的辦法,前期都要把賬算清楚。在碳核算和生態核算的基礎上,再建立碳賬户和生態賬户,形成包括碳減排、常規污染物治理、生態修復和經濟增長四位一體要素在內的各級政府、企業、個人在內的綠色責任賬户,這樣才能確定各個主體的減排責任。所以,通過賬户落實了產權和責任,各人自掃門前雪,這個世界就會很清潔。應該鼓勵各地積極開展這方面的探索創新,通過綠色賬户把國家的碳中和目標分解落地,使綠色轉型能有一個紮實有效的實質性的進展。
我們現在推動這個數字技術包括綠色發展,地方創新也很重要,應當鼓勵各個地方企業和個人要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多一些自選動作,多一些試錯的空間。通過大量的探索、創新和試錯,探索出適合各個地方、行業、企業的雙碳落實方案,找到一些有效的管用的辦法,形成一些可供推廣的經驗和做法,推進綠色轉型紮實有效取得進展。
監製:李曉雲
編輯:周佳苗
校對:郭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