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近日碳達峯碳中和再次成為博鰲論壇熱點話題,同時內地第五家期貨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掛牌成立。分析人士稱,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在加速成型,預計未來將引入更多金融屬性,但目前推出碳排放期貨交易品種仍有一定難度。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博鰲論壇上表示,從我國看,後續碳市場和碳價格更重要。碳配額市場一般是拍賣性市場,碳價格形成機制、激勵機制要有效,碳價格要穩定,要實現中長期可持續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碳價格發現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一大重要功能,但目前尚未充分發揮其作用。目前碳排放配額分配以免費分配為主,根據國家要求適時引入有償分配,並逐步擴大有償分配比例。
周小川表示,在碳市場建設過程中,不僅要做好定價機制、交易機制,發揮好衍生功能,也要考慮好如何對資金加以使用,要防止碳市場資金被用於其他方面。
申港證券研報統計稱,目前全國碳市場系統已基本建設完成,首批2,225家履約企業已完成開户手續,目前共向首批參與交易的電力行業發放了兩年的配額,電力行業年度碳排放量約40億噸。
華寶證券研報指出,全國性碳排放交易市場將從區域試點階段轉變為全國交易階段。碳交易市場體系建立後,可再生能源企業將受益於自願核證機制的推廣,重點關注可再生能源企業、高排放龍頭企業及碳金融領域的相關投資機遇。
北京某頭部期貨公司高管對財聯社表示,碳交易市場整體體量雖大,但在實際中很難監控企業的具體排放額,因此目前推出碳排放權期貨品種在實際操作中仍有一定難度。
碳市場建設最重要作用是引導投資
對於碳市場建設,業內人士指出,全國碳市場主要由生態環境部主導,上海、武漢分別負責交易和登記結算系統建設,交易平台將採取7個地方碳交易市場試點省市以及江蘇、福建“九省共建”的模式。
今年已經開始首個履約週期,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未來八大行業控排企業約8,000至10,000家,配額設定規則已經正式發佈,有免費、有償分配兩種方式。
東方證券研報稱,全國碳市場金融屬性明顯,未來將逐步推出碳金融衍生品,如碳遠期、碳期貨等金融產品,引入金融機構入市進行交易,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參與監督管理。
對於未來碳市場的作用,周小川認為最重要是引導投資,通過跨多個年度的項目與技術投資,着重改變未來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每項投資都需要有依據,需要碳市場給出信號,涉及大量與碳價格、研發風險投資有關的基礎數據和投資計量。
周小川還指出,如果僅僅把碳市場看作是取得當期平衡的現貨市場,將會犯很大的錯誤,必須把碳市場看作是主要引導跨期投資的金融市場,是主要用來引導中長期投資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