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和2019年,公募基金大火,平均收益率分別超過了30%和20%,當一大批年輕的基民加快步伐,進入資本市場的時候,迎接他們的卻是來自市場的“毒打”——去年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5%左右。
但這並不影響年輕人追逐財富的熱情。如今,Z世代的年輕羣體中不斷湧現出基金“海王”,甚至有人同時持有3115只基金。
相比於老一輩人的存錢應急,當代年輕人們不甘心守着銀行卡里的錢過日子,“錢生錢”的金融理念推動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跑步進場”。你落後了嗎?
Z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相比70後、80後接觸金錢的時間要早很多,他們被認為是極具商業價值的羣體,不僅積極樂觀,有很強的自我意識,還熱愛冒險,敢於嘗試各種新鮮事物,當然也包括投資理財。
據調查數據顯示:95後的人羣當中參與理財的比例來到了88.20%,已經成功超越80後,躋身前三名,成為了投資理財界的新生力量。
首次進入資本市場的Z世代中,有超過50%的年齡集中在18-20歲之間,意味着這些在經濟快速增長和技術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羣體,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較早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也能比其他任何羣體都更早開始投資理財。
與80後,90後熱衷於炒股票不同的是,Z世代的首選是基金,關注度高達83.86%。
為什麼基金成為了Z世代的首選呢?因為基金對於股票來説風險較低,相對比債券來説,收益更高。而且投資門檻不高,可以選擇的範圍廣。
從前面18-26歲的人羣來看,很多都是在校的大學生。那這些在校大學生通常會拿出多少本金進入資本市場呢?
據第一財經財智雲的調查結果顯示:有68.7%的在校生會選擇5000元以下的本金;18.4%選擇5000-10000元,12.9%的學生本金投入會超過10000元。
另外,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對於各自金錢的掌控也有差異。本科生投資理財的本金,絕大多數是從生活費中節省出來的,其次是父母的支持;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本金則大部分來自於實習兼職,所以他們敢於投入更多,對於收益的追求也更加迫切。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獲得的收益並不能符合預期。
如果我們單獨研究這些賺錢的羣體,發現投資的本金越少越難賺到錢。當然錢多錢少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除此之外,像市場環境、國家政策、突發事件等也會影響收益,另外還有個人的心理素質,風險承受能力等原因。而95後在各年齡段的投資人羣中,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弱。有數據顯示:接近20%的受訪者表示對於虧損,我不能接受。
投資本來就是個博弈的過程,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的盈利,學會敬畏風險,從容面對虧損,也是一門學問。説到投資的學問,有人信奉名人名言,也有人追隨明星基金經理。
投資圈流行一句話,“不要把雞蛋放入同一個籃子裏”。很多人覺得這是巴菲特的至理名言,其實這是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託賓提出來的,而且還有下半句“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籃子裏。”意思是通過分散配置的方式來降低風險。現在再看95後“海王式養基”的行為就有點像是為這句話做反面教材了。
去年跟基金一起出圈的還有基金經理,伴隨着飯圈文化,他們也變成了“明星”,不僅受到了粉絲的追捧,也有了自己的後援會。然而他們今年上半年交出的答卷卻是業績不佳。
“公募一姐”葛蘭收益為-11.62%,低於平均收益,沒有跑贏上證指數;頂流基金經理“公募一哥”張坤的收益為-8.33%,同樣沒跑贏上證指數,但這個收益居然高於平均收益,可見大部分基金經理都是虧錢的;曾經的“當紅炸子雞”蔡嵩松,業績墊底,收益為-25.09%。
看來投資這門學問,求人不如求己。與其盲目跟風,不如靜下心來好好研究,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通常我們能接觸到的基金都屬於公募基金。據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的公募基金數量突破1萬隻大關,來到了10010只。如果我們使用wind追溯我國公募基金的發展歷程,你會發現自2019年以來,基金數量“破千”的速度已經縮短至不足一年。整體來看,從1000到10000,只用了10年時間。
相比較公募基金成立之初的穩步發展,近些年開始提速了,最近五年成長尤其明顯。
關於基金的分類,主要是看基金經理把錢投到哪裏。通常可以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另類投資基金、QDII基金和FOF基金。
前三種很好理解,基金經理的錢主要用於投資股票、債券和貨幣,這裏衡量“主要”的標準通常是80%;
混合型基金是指同時投資了股票、債券和貨幣當中的兩種或三種;
另類投資基金是指錢用於投資傳統的市場,比如房地產、商鋪、礦業、能源、證券化資產、大宗商品、基礎設施、黃金、藝術品等領域;
QDII基金(國內機構投資者赴海外投資資格認定製度):在境內設立,但是投資於境外市場的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基金。(比如港股、美股、美債等);
2017年新增的FOF基金,也是基金中的基金,意思是專門投資其他基金的基金,而且只能投資基金。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市場規模和數量如圖:
規模上貨幣型基金最大,且仍處於增長的階段,QDII基金的增長速度最快;但是數量上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還是佔據了更多,處於快速增長階段的是FOF基金。
基金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居民關注財富,重視理財。尤其95後的年輕人,他們的需求正是該行業快速增長的縮影。但是要想真正在資本市場分一杯羹,求人不如求已,還是需要加強學習,不能淺嘗輒止,一定要真正抓住精髓,學到系統,懂得對風險保持敬畏之心,才會離收益越來越近。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參考資料:
DT財經*第一財經財智雲:《Z世代投資理財行為偏好調查報告》
第一財經財智雲:《2021大學生投資理財現狀調查報告》
融360維度:《一線城市Z世代投資者行為調研報告》
銅陵學院學報2019年第4期:《95 後經管類與非經管類大學生理財規劃能力差異研究》作者:張權中
時代財經:《基金上半年開“過山車”:募集份額下降近六成,明星經理收益墊底》
數據新聞編輯:文利
新媒體設計:苗奇卉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