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經亞洲》:社會投資工具可填補亞洲發展中國家資金缺口

日本《日經亞洲》3月23日文章,原題:社會投資工具可以填補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資金缺口伴隨着經濟增長不平衡,亞洲地區低收入者越來越難以獲得基本的公共服務。如今,包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在內的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正面臨嚴重的財政緊縮,有的甚至難以為基本的政府服務提供資金。但是,其政府可以通過一些創新工具來利用跨部門資源滿足社會需求。

日本《日經亞洲》:社會投資工具可填補亞洲發展中國家資金缺口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是政府和企業部門合作提供社會服務最突出和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而且形式多樣。這一模式是由政府與企業的社會責任部門建立聯繫,並通過與管理層直接接觸建立的。與以投資為重點的傳統PPP不同,以提供社會產品為重點的PPP往往更具協同效應。更重要的是,倡導社會公益PPP可以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建立信任的墊腳石,從而為更廣泛的投資創造一個更有利的生態系統。總的來説,PPP的推廣可以為資源有限的政府和受到投資和慈善動機激勵的公司提供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

此外,正確的激勵機制可以促進一系列的利益。亞洲的社會企業生態系統還很年輕,正在蓬勃發展。各國政府應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如出台優先考慮社會企業的採購政策、改善信貸渠道、促進提高認可度的措施,以優化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幫助它們融入全球價值鏈。

一旦這種模式成功,企業可以為慈善組織創造更可持續的融資方式。過去幾十年,亞洲僑民社區在西方有了顯著增長,為本土事業的慈善捐贈在許多經濟體中都很強勁。世界銀行估計,每年相關匯款已達到2330億美元,超過了官方發展援助。然而,在亞洲,僑民慈善事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僑民慈善事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更廣泛的金融監管生態系統,因此為外資注入創造有利的監管環境至關重要。通過創造更好的金融結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可以利用僑民的捐贈來填補部分發展融資缺口。(作者西薩拉·範·赫瓦吉,譯林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57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日經亞洲》:社會投資工具可填補亞洲發展中國家資金缺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