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氣勢如虹,掩蓋了債券型基金的黯淡。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證監會官網數據統計,截至10月22日,今年以來已有41只債券型基金發佈清算報告,而去年同期僅有16只。清盤數量激增背後的原因是,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眾多債券型基金業績不如預期。同時,股市表現強勢,導致眾多資金從債基中撤離,轉而投奔偏股基金。
業內人士認為,在債券型基金產品數量急速擴張的同時,“二八”現象愈發明顯,大量基金淪為迷你基金,或規模直接降到清盤紅線以下。未來,這種被迫清盤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多。而這種“洗牌”,有利於行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會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清盤接二連三
10月21日,農銀匯理基金發佈公告稱,截至10月16日,農銀匯理可轉債資產淨值已連續149個工作日不足5000萬元。為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根據《基金合同》有關規定,無須召開持有人大會,基金將終止並依據基金財產清算程序進行財產清算。公告顯示,農銀匯理可轉債的最後運作日為10月26日,自10月27日起,該基金將進入清算程序。
除觸發基金終止條款被動進入清算程序的基金外,多隻基金主動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終止基金合同事項。
以10月20日進入清算流程的招商招軒純債為例,此前一天的公告顯示,該基金近期召開的基金持有人大會審議通過了終止基金合同事項。對於宣佈清盤的理由,招商基金稱:“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基金份額持有人大規模贖回本基金份額,使得本基金規模大幅下降。高額的基金運營成本較為嚴重地侵蝕了本基金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的投資收益,同時降低了本基金管理人的整體運行效率。”
事實上,今年清盤的債券型基金並不在少數。證監會官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年內已有41只債券型基金髮布清算報告,而去年同期僅有16只。記者梳理年內債券基金清盤原因,主要包括規模不足、基金轉型、基金持有人大會同意終止等。其中,規模過小是基金清盤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9年的業績表現,今年以來各類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淨值增長率均有所下降。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今年以來中長期純債券型基金、短期純債券型基金、混合一級債基、混合二級債基的收益率均值分別為1.79%、1.72%、4.12%、6.62%,相比去年同期的4.92%、3.95%、6.14%、7.80%均有所下降。而除收益率表現未盡如人意外,年內債券型基金份額縮水現象也較明顯。
耐心等待拐點
針對今年債基清盤較多的情況,格上理財首席策略師張婷認為,這主要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的:第一,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之下,很多資金從債券基金出來,轉入權益類基金;第二,自5月份流動性邊際收緊以來,債券市場回調幅度較大,很多債券型基金回撤幅度都在1.5%以上,很多投資者選擇贖回;第三,清盤的債券基金多數是機構定製型產品,在行情不好的時候,機構會選擇贖回,而大額資金贖回之後,留下的基金規模很小,基金公司往往會選擇清盤。
對於下一階段債市走向,多數債基基金經理表示不樂觀,建議耐心等待拐點的到來。
浙商基金固收部總經理助理、基金經理周錦程表示,目前流動性情況更有利於股票,不利於債券。諾德基金經理趙滔滔也認為,無論是經濟逐步向潛在增速回歸,還是貨幣調控重回中性,都決定了債券市場短期內可能缺乏較大的趨勢性機會。光大保德信基金經理黃波則指出,中國經濟正處在復甦通道中,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消費行業,景氣度逐步提升,政策邊際趨穩,仍要耐心等待利率拐點,權益類資產更具有上漲機會。
周錦程同時表示,當下股債相對性價比處於歷史中性位置,主要博弈的是經濟復甦動能的延續性,以及全球需求和風險偏好對中國的影響。展望四季度,目前債市安全邊際還不夠,債市策略還是建議維持中性偏短的久期,重視挖掘信用債票息。趙滔滔則認為,在具體策略上,利率債交易難度仍然較大;信用債方面,伴隨着收益率較大幅度上行,收益率已具有一定吸引力,票息策略階段性佔優。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