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長期持有的過程中 哪一刻最容易放棄?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財經

  我們知道,在長跑運動中經常會出現“極點”現象。當我們從靜態進入運動狀態,如果心臟和呼吸器官的活動未能適應肌肉、骨骼等運動器官活動的需要,很可能引起大腦皮層工作紊亂,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速,難受異常,這也是長跑途中最容易選擇放棄的時點。

  那在基金投資中,“極點”又出現在什麼時候?投資者在哪些情況下容易出現大規模的贖回?

  數據顯示,市場下跌調整階段,偏股基金(股票型+混合型)的贖回規模有限,反而在趨勢轉換,下跌後的加速上漲期,投資者回本盈利時贖回較多。

  國盛證券統計了近2年多的偏股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月度份額變動情況,結合同滬深300的指數走勢,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經歷過市場大跌後,投資者往往在反彈的加速上漲期間,更加傾向贖回。

  2018年上證指數下跌超過24%,隨後市場在2019年初迎來反彈,在1月至4月的上漲期間,存量偏股基金罕見地出現了連續4個月的淨贖回。

  2020年疫情初期,A股經歷千股跌停,美股出現多輪熔斷,這場面連巴菲特都直呼“活久見”。隨後在5月至7月的A股反彈期間,存量偏股型基金又連續三個月發生較大規模的贖回。

  但回過頭看,無論在哪一輪反彈的高點回本賣出,投資者都可能錯過後續的慢牛行情。

  由於投資者太過在意買入成本,率先賣出的總是那些最早回本的基金,而遲遲不回本的基金反而捂得牢牢的。

  這在行為金融學中又被稱為處置效應,指的是投資者不願以低於購買成本的價格出售資產的現象,也就是説,傾向於“售盈持虧”。在盈利區域,是風險迴避者,希望“落袋為安”,所以會贖回基金;而在損失區域,是風險偏好者,選擇“放手一搏”,所以反而不會贖回。

  不少投資者認為,賣掉盈利的基金,繼續持有虧損的基金,代表未來還有“扭虧為盈”,持續上漲的可能。而如果一旦賣出虧損的,那就代表把賬面的浮虧,變成實際的虧損,事實上很少有人會選擇“痛苦”而避開“快樂”。

  但盈利或虧損,其實都不應該是我們買賣基金的第一考慮因素,基金本身的“質量”才是至關重要的。經濟學有個重要的概念叫“沉沒成本不是成本”,沉沒成本跟這隻基金未來的風險收益毫無關係。投資應該“向前看”,而不是“向回看”。

  在大跌反彈之後,我們到底應不應該賣出基金呢?還得分情況來看。

  如果是這些情況,就別輕易賣出

  1、定投時間過短

  如果你的定投計劃持續時間不長。比如3個月、6個月,市場上漲,定投收益飄紅就止盈,定投時間太短,投入本金不多,收益率的意義並不大,而且定投降低投資成本的作用被弱化,實際效果一般。

  定投時間越長,定投攤低投資成本的效果就越好。分批投入,每次投入固定金額,長期堅持,資金往往可以達到聚沙成塔的效果。

  2、看好後市行情

  像一些高景氣的方向,上漲過多後,調整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想要賺取更多,還需要能承受更大波動。

  如果你是這種情況,可以落袋為安了:

  1、達到自己設置的止盈點,就別猶豫了

  市場是變幻莫測,無法預知的,一旦達到你的止盈點,切莫貪心,及時落袋為安也是一種“適時放棄”的聰明方法。

  你知道自己期望的止盈點是多少最好,如果不知道該設多少?可以參考 “機會成本”方式制定目標止盈:

  定投止盈的最小目標收益率(機會成本)=(1+通貨膨脹率+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定投年限-1。

  這個公式指的是如果沒有用資金去定投,而是將這些錢去投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考慮資金所得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和通貨膨脹率,進而得出的“最小止盈率”。

  舉個栗子,假如某理財產品的年華收益率為5%,通貨膨脹率為3%,如果選擇定投4年,(1+3%+5%)∧4 -1 =36%,36%就可以看做是你的定投目標止盈點。

  2、倉位過高,降低倉位

  如果倉位過高,覺得後市可能要大調整,想降低倉位的也可以考慮止盈。要注意,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謹慎滿倉。

  3、基金相似,優化組合

  我們構建成熟健康的投資組合,是為了提高組合抵禦風險的能力,所以在配置上應當更為均衡。

  如果某一主題表現突出,有的投資者會跟風買入五六隻相關主題的基金,短期內或許收益會爆發式增長,但一旦遇上板塊回調或者黑天鵝,風險極大。

  所以,主題相同的基金,組合中只需精選出一到兩隻即可。那麼該挑選哪一隻呢?以下幾個維度供你參考:成立滿3年+每年排在前25%+基金經理變動頻率低+最大回撤小

  其實,偏股型基金的底層資產既然是股票,那麼日常波動本來就是正常的。而相比買股票,如果投資者選擇長期業績優秀、風格穩定的基金,分散投資並長期持有,未來的贏面會大很多。

  (文章整理自中歐基金、國盛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