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資、控制回撤是每個優秀投資者穿越週期的必修課。
投資猶如穿越未知的森林,森林中充滿着食物,也處處是危機、陷阱。
如何避免危機獲取食物,穿越者需要採取某種策略,無策略者,則是隨機漫步的韭菜,隨時被人收割。
為了避免淪為韭菜,市場繁衍出各種投資策略。
利弗莫爾是趨勢投資的鼻祖;約翰·伯格創辦先鋒基金,創造指數化被動投資;愛德華·索普為了避開無法預測的市場,開闢市場中性策略。
格雷厄姆則創造了價值投資,巴菲特將其發揚光大,並通過信徒傳到了中國。
然而,2021年的極致行情,對於傳統價值投資者來説並不友好,以新能源汽車、芯片、雲計算、元宇宙為代表的新興科技類企業受到追捧。
但傳統產業裏的成熟公司,卻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市場的青睞,而這也直接影響到一大批傳統價值派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和行業排名。
相較之下,成長型價值投資者則展現出更好的韌性,凱思博投資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徐濤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不僅在今年的同類業績排名中靠前,而且近7年的年化收益率超過了30%。
究竟如何做到的?徐濤給出的答案是:逆向投資、成長驅動,控制回撤。
01 兩門必修課
有人説,價值投資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修行,這條路有時熙熙攘攘,有時冷冷清清,一直在這條路上行走的人,實在不多。
在這場修行中,有一門很重要的必修課:逆向投資。
“貴極則反賤,賤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收如朱玉”,“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這些都是古人對逆向投資的詮釋。
徐濤則通過踐行,在茅台上實現了“六年十七倍”的收益。
早在2014年,徐濤便不斷加碼茅台,而彼時白酒行業的陰霾還未完全散去。
但徐濤卻在反腐以後發現茅台出現新的需求點,隨着國內消費水平提升,茅台私人消費興起,市場非常認可其品牌,其他白酒價格混亂時只有它能扛在出廠價以上、並且供不應求,品牌得到進一步強化。
後來股價的走勢,也印證了徐濤的判斷。
一個好的投資體系,並不是蓋棺定論,一成不變的,它需要一個不斷迭代,不斷提升的過程。
經歷了這幾年市場的發展變化,徐濤也在不斷地優化、更新逆向投資的方法。
比如,很多投資者都會擔心左側買入的時間太早,因為沒有人願意在投入資金之後,看着產品在一兩年內都毫無表現;也有些投資者會在逆向投資中無意間落入估值陷阱。
所以,如何做好真正的逆向投資,這需要依靠團隊非常深入的基本面研究。
徐濤表示,他會要求團隊在左側買入一隻股票時要確保在半年左右的時間之內能夠啓動,要麼標的基本面會見底回升,要麼出現能使標的價值重估的情況。
左側建倉後,並非意味着長期持有不動,而是要不停的去評估這個公司的買入邏輯有沒有發生改變,來判斷是否繼續持有或是賣出,這樣才能在長期為投資人賺取確定的收益。
股票市場風雲變幻,而如何穿越市場牛熊週期,特別是在熊市中控制好回撤,尤為重要。
這就涉及到另一門必修課——控制回撤,它是徐濤投資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2018年,A股在寒冬中艱難前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三大指數在2018年下跌幅度均在20%之上。
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等權益類基金幾乎全軍覆沒,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5.4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4.19%,而徐濤所管理的基金僅虧損了3個點。
因為提前預判出國際形勢的變化,徐濤先行降低了倉位,這就是徐濤強調的在大週期上做擇時。
此外,當市場估值泡沫非常大時,也需要做擇時,比如2015年當市場的樂觀情緒達到高點的時候,徐濤提前警惕到了市場很多股票的估值已過高,因而選擇了及時調整倉位。
但光有擇時,還遠遠不夠,選的標的估值更要穩定合理,業績持續增長才能超越週期。
徐濤表示,合理估值的標的應當安全邊際比較高,不應下跌很多。但低估值往往會給人一種誤區,認為只要看似便宜,就會比較安全。
年初有很多人採取防守策略,購買銀行、地產板塊標的,但依舊沒逃過下跌,這是因為這些公司表面上看似很便宜,但其公司基本面有着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那麼這個所謂的低估值也許只是障眼法,下跌是必然結果。
02 四種研究範式
“逆向投資、控制回撤”,看似簡單的投資法則背後,離不開長期、專業、深入的研究。
(1)強化自身研究
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是講堂式教育,而如今越來越強調思辨式教育,不是一味地服從權威,或者按大多數人的看法行事,而是根據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得到答案。
徐濤也非常看重這一點,他要求團隊成員多獨立思考,少看研報,去尋找真正正確的“非共識”。
比如,所有的公開信息以及這些信息產生的結果都能合理反映在價格中嗎?究竟哪些因素已經反映在價格中了,哪些還沒有反映?
許多創新企業的估值已經很高,而傳統企業的估值往往偏低,樂觀或者悲觀的因素是否在估值層面有了充分甚至過分的反映?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帶來超越市場的回報,而且市場給你的回報將是呈指數級的。
今年上半年,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於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出:2021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1%左右,後續逐年提高,到2025年達到16.5%左右,即每年要提升一個多點。
徐濤認為,我國以煤電為主的一次能源結構不可能在短期完全改變,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還要考慮電網的容量以及穩定性等一系列因素。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光伏是典型的週期行業,在需求旺盛的時候企業往往大幅增加產能,需求轉弱時往往也是產能大幅釋放的時候。
光伏行業一定是走降價路線,以價換量,不然永遠沒有出路,但大家現在講的是“量價齊升”,這是不可能持續的,我們不能忽略這個行業的強週期性。
徐濤最終選擇了彼時估值還在底部的風電運營商,獲得了近3倍的收益。
(2)產業鏈研究
對於產業鏈研究,徐濤非常重視。
在他看來,購買一隻股票,不僅要研究這隻股票本身,還要將它的上下游公司都研究清楚。
這樣才能清晰地瞭解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或者通過產業鏈的研究,可以看清楚這家公司的潛在風險。
比如新能源產業鏈,徐濤就表示,不論研究隔膜還是電解液,肯定要將上下游公司一起研究。
去上下游的公司尋找答案,去了解寧德時代對於恩捷股份、以及其他做電解液公司的看法,還有這些公司對於寧德時代的看法。
同時,去了解給他們供應設備的上下游公司,去了解各方的看法,獲取各個層面的信息,整合消化所有的信息。才能真正去理解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的競爭力,或者發現他們的弱點。
(3)新領域研究
不久前,Facebook的老闆扎克伯格把公司更名為Meta,宣佈搞“元宇宙”,引爆全球“元宇宙”熱情。
面對新鮮事物,有着外資背景的徐濤講述了他眼中的外資機構的投資方法論。
在他看來,外資與國內機構相比,投資決策更多的是依靠抓住大趨勢,抓住最重要的點,而這也恰恰符合凱思博投資一直以來秉承的投資哲學:尋找關鍵因素。
因為在穿越漫長的週期中,投資人可能會受到噪音的干擾而迷失方向。
為此,凱思博投資將關鍵因素劃分為長期關鍵因素和中短期關鍵因素。
長期關鍵因素主要是:政府對經濟運行的管理、執行和支持。
比如,中國經濟轉型的策略沒有變化。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此基礎上,中國積極推動自身經濟轉型升級,更加重視經濟增長質量,更加重視技術創新,開闢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中國經濟轉型這一過程中,如向高端製造業轉型、向消費/服務業轉型等,在為很多行業和公司帶來機會的同時,也為投資人帶來機會和挑戰。
中短期關鍵因素則按照投資驅動、服務驅動、創新驅動三方面進行劃分。
投資驅動重點專注於資本支出的週期,供求關係的不平衡,資產負債表分析等方面;
服務驅動側重於產品的差異化,分銷渠道是否有效,運營資金管理是否高效優化,公司精細化運作能力等方面;
創新驅動主要考量企業家精神,靈魂人物,組織的靈活適應能力,研發投入費用等方面。
在做投資決策時,只要長期關鍵因素沒有改變,在某一時期內,會持續關注中短期關鍵因素,通過兩者疊加的方式來決定投資策略。
通過基本面分析,尋找關鍵點,完成價值投資的同時,才能做投資的“長跑冠軍”。
(4)前瞻性研究
今年,ESG無疑是資本市場最火熱的概念之一。
作為舶來品,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
這對於徐濤來説並不陌生,因為他早已將ESG納入投研體系中。
以公司治理為例,在研究一家上市公司時,除了看行業、基本面、各種報告和報表外,徐濤還會了解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級管理團隊,以及董事會的成員和結構,因為這樣做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
舉個例子,一家公司把孫公司絕大多數的股權賣給了另外一家,但兩個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和所有獨立董事都是重疊的。
所以,他們作為關聯董事都會迴避表決,而參與表決的董事會只剩下少數成員,他們都是控制人兼董事長的下屬,是不可能否決這筆交易的。
這就是打了公司治理的擦邊球,治理機制是有瑕疵的,董事長把個人意志凌駕於公司意志之上,這就很難讓投資者安心地做一個長期的持股者。
03 重視團隊建設
近兩年,私募基金髮生的各種糾紛,嚴重影響了團隊穩定和客户利益。
在加入凱思博後,徐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好整個團隊的激勵計劃以及團隊的人員架構,以期讓整個團隊的成員都能穩定發展,並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凱思博將公司的核心投資經理以及市場管理人員,都納入了公司的合夥人機制,實際擁有公司的股權。
同時,其他的團隊成員,也享有公司的股權激勵政策和市場化的業績激勵政策,確保優秀的核心成員能長期綁定在一起。
僅憑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只有心在一起才能叫團隊,擁有共同的投資理念,方能走得長遠。
在徐濤看來,作為價值投資者,是不會盲目追逐市場熱點,也不會靠頻繁的換手率去做交易波段,而是會選擇在市場左側有反轉預期的股票買入以賺取超額收益。
逆向選股實踐是艱難的,因此需要將這樣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團隊中,讓大家慢慢的認可它,再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