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輪胎企業9個月賣了16.5億,賺了1.6億

2020年11月5日,台灣大型輪胎製造商南港輪胎正式公佈其2020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財報,雖然營業收入同比上漲,但是受到主業之外的不利影響,前三季度淨利潤鋭減了3成多。

大型輪胎企業9個月賣了16.5億,賺了1.6億

01

第三季度業績表現

營業收入為新台幣29.52億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同比增長了大約9.1%;

毛利潤為新台幣7.51億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同比增長了大約56.5%,毛利潤率約為25%;

營業利潤為新台幣4.12億元(約合人民幣9530萬元),同比增長了大約141%,營業利潤率約為14%;

淨利潤為新台幣2.25億元(約合人民幣5204萬元)同比增長了大約45.9%,淨利潤率約為8%。

大型輪胎企業9個月賣了16.5億,賺了1.6億

01

前三季度業績表現

營業收入為新台幣71.14億元(約合人民幣16.5億元),同比下降了大約16.4%;

毛利潤為新台幣15.38億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同比下降了大約4.8%,毛利潤率約為21%;

營業利潤為新台幣6.58億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同比增長了大約5.7%,營業利潤率約為9%;

淨利潤為新台幣6.71億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同比下降了大約34%,淨利潤率約為9%。

大型輪胎企業9個月賣了16.5億,賺了1.6億

01

淨利潤下降三成原因何在?

分析稱:南港輪胎在第三季度輪胎產業傳統旺季帶領下,加上市場需求逐步回温,帶動營業收入迅速攀升上漲,再加上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不斷開始上漲,輪胎價格也跟進不斷調漲。南港此前在原材料價格低位時候備貨的原料庫存,很好地幫助了南港輪胎提升毛利潤。

但是,雖然第三季度南港輪胎營業收入回温,但是業外受到新台幣、人民幣的匯率影響,不得不自己吞下匯損的苦水。加上新竹新豐工廠的火災損失以及權益法投資損失等,業外損失共計高達新台幣1.07億元(約合人民幣2475萬元)

大型輪胎企業9個月賣了16.5億,賺了1.6億

01

與泰豐輪胎的恩怨糾葛

上面談到投資損失,今年前9個月,南港輪胎最大的投資就瘋狂砸錢買入泰豐輪胎的股票。

截止報告期,南港輪胎共持有泰豐輪胎股票93,688,000股,公允價值新台幣1859707000元,持股比例高達19.793%。

按照這個價值計算,南港輪胎購買泰豐輪胎股票還是賺錢了的,南港此前多次收入泰豐輪胎股票,每股價格基本都在20元新台幣以下,最近泰豐輪胎的股價基本都維持在20元新台幣以上。

當然,南港輪胎持股顯然不是為了投資那麼簡單,對於財大氣粗的南港根本看不上這三瓜倆棗。

大型輪胎企業9個月賣了16.5億,賺了1.6億

多位業內人士都在猜測,南港輪胎名譽董事長林學圃看上了泰豐輪胎中壢廠土地,因為目前這塊地的含金量極高,據傳目前這塊5萬多坪的土地市場價值超過200億元(新台幣),通過開發可以大賺一筆。在此之前南港通過開發“世界明珠”項目,賺了個盆滿缽滿,現在又一座金礦擺在眼前,不趕緊挖,難道真的去拼命賣輪胎賺錢啊?

對於持續買進泰豐輪胎股票,南港對外雖然是投資理財。但是有報道稱,南港持續加持股票是為了長線發展,除了不排除召開股東臨時大會外,也期望在3年後的改選中有更多勝選籌碼。

大型輪胎企業9個月賣了16.5億,賺了1.6億

南港輪胎名譽董事長林學圃持續加碼也是因為在泰豐輪胎的兩次董事會上,南港法人代表毫無發言權,所提的議案也在泰豐佔多數董事席位的優勢下被漠視被否決。

有消息稱,南港輪胎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召開臨時股東會議,想辦法取得更多席位。即使開不了臨時股東會議,南港也要在三年後的改選爭取更多主動權。

南港與泰豐之間的糾葛恐怕不會在短時間內平息,隨着年底的到來,很快又將開啓股東會議,屆時雙方或又將在會議上繼續過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0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型輪胎企業9個月賣了16.5億,賺了1.6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