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商品貿易出口厲害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即使是在新冠疫情多點散發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的對外貿易依舊是穩步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0791億美元,同比增長10.3%,其中出口17323億美元,增長了14.2%。
中國出口的商品受歡迎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質量好,還便宜。據悉在疫情期間,“中國製造”的標籤在美國和歐洲特別受歡迎,因為大家都困在家中,也沒什麼事情,就在家折騰裝修和翻新,而這些小零件幾乎都產自中國。中國製造的這些商品不僅性價比高,而且幾乎填滿了全球所有已知的領域,小到大頭針,大到大型電站設備、火車車廂等等。不過所有這些出口到國外的東西都是基於中國製造,是中國的“硬實力”,在出口這方面,中國還有一個領域沒有補足,那就是文化產品。
十多年前,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文化產品出口國,但與美國以及亞洲鄰國日本和韓國相比,中國的文化影響力仍然較低。根據商務部的數據,去年中國文化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2000億美元,同比增長38.7%。然而,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僅在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方面就出現了2.83億美元的赤字,不過據説這一赤字已經縮小到不到一年前的一半。
從某種意義上説,一個國家提升軟實力比提升硬實力更為困難。經濟硬實力的提升,有市場的“無形之手”就能強勁發展,但是文化實力涉及到各種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美感和魅力的體現,更加抽象。不過文化實力可以轉換為商品,比如出版物、報紙電影、電視事業等。隨着這兩年生活方式的轉變,影視產業可以算是最重要的文化傳播方式之一。
這幾年來中國在文化貿易上雖然有所進步,但是比起日美韓這些國家的影響力,中國還是過猶不及。也有一些比較成功的例子,比如《甄嬛傳》,即使播出十幾年了,但是熱度依舊不減,每年都會掀起“學術追劇”熱潮,可以説是中國影視劇中的“常青樹”。不僅如此,這部劇還上線了美國的流媒體播出平台網飛,同樣受到了海外觀眾的熱烈關注。此外,中國也陸陸續續向海外出口了諸如《白夜追兇》、《琅琊榜》、《開端》等優質國產劇,但是和《紙牌屋》《黑鏡》《魷魚遊戲》等知名劇集相比,國產電視劇掀起的水花還是很小。
問題出在哪裏?過去幾年,中國在該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出來的效果很有限,説明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優質的內容產出,完整且基於市場的影視產業鏈。我國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遺產,但是在轉化為產品和服務方面沒有很好地基於市場需求,同時也沒有像好萊塢那樣將文化產品工業化,通過生產和價值鏈出口實現高盈利。
不過這一現象馬上就要被解決了,我國已經針對增強文化出口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旨在在未來三年內將中國轉變為文化出口強國。根據商務部等27部發布的《關於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探索放寬對高度嚴格的相關行業的限制措施,並增加文化進口以促進競爭。意見提到,將支持廣泛領域的出口,包括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綜藝節目等等,同時加大海外推廣力度,加強與海外媒體平台合作,加強與海外媒體平台合作。
文化軟實力在國際上最顯著的作用是擴大國家的國際影響力以及知名度,包括以此吸引外國的精英人才,從而提高國際地位。新的意見是一劑強烈的助推器,將加強這個行業的生態競爭,推動國內創造者產生更多優質的內容,走向國際。通過貿易和市場導向等措施,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也許可以再一次到達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