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歐洲能源危機:“電費漲了三倍,油費翻了兩番”,飆漲的家庭賬單,當地人:捂緊錢包過日子
這個冬天,對於歐洲民眾來説,或許將異常艱難。在俄烏衝突波及能源供應、各國通脹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之下,歐洲正在經歷一場嚴重的能源危機。
歐洲的家庭和企業已經在能源賬單飆升的重壓下步履蹣跚。截至當地時間10月3日,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即月合約已經較一年前漲了近9倍,飆升至169.06歐元/兆瓦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歐洲各國電價發現,多國電價已經較往年上漲了數倍,在近期觸及了歷史高點。
“目前來看,電費已經漲到了4月之前的三倍,油費也翻了兩番,今年冬天還會遇到供暖問題,食品的價格也比之前高出一籌。”已在倫敦生活13年的Jolin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能源價格飆漲的重壓之下,據央視財經10月1日報道,歐洲理事會宣佈正式批准歐盟委員會此前建議的有關控制能源價格的緊急措施。措施的三大要點是:限電、限價、徵收暴利税。同時,歐洲也正在努力降低天然氣需求。
“全球通脹和美聯儲加息縮表加劇了世界經濟特別是歐洲的衰退風險。隨着冬季來臨,歐洲難免雪上加霜,其面臨的能源危機可能深化,從而使治理通脹大打折扣。”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副院長王在邦告訴每經記者,“能源危機加劇通脹,意味着成本升高,這可能促使歐洲資本加劇逃往其它風險較小,成本較低的地方。”
與此同時,有評論認為,若歐洲天然氣需求縮減幅度低於預期、天然氣儲備量偏低、重啓煤電和核電力度不足,歐洲將可能經歷更為嚴重的天然氣和電力短缺危機。原本就在經濟衰退風險中掙扎的歐洲,如何安然度過這個冬天?
困局:能源賬單飆漲
據外媒報道,今年6月到9月初,歐洲消費者支付的天然氣價格幾乎翻了一番。在俄羅斯於9月初宣佈將停止通過“北溪-1”管道向德國輸送天然氣後,這一數字飆升至歷史新高。
隨着近期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歐洲於冬季按正常水平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希望破滅,歐洲天然氣期貨也再度突破新高。截至當地時間10月3日,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即月合約已經較一年前漲了近9倍,飆升至169.06歐元/兆瓦時。
能源研究機構Rystad Energy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一篇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包括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在內的歐洲多國每月電價和每週電價在8月創下歷史新高,9月價格有所下降。
截至當地時間10月4日,歐洲各國的前日電力價格(day-ahead price)浮動如下:
圖片來源:euenergy.live網站
飆漲的能源賬單使得歐洲家庭的生活開支大幅增高。
“在四月份之前,我的每月電費大約為60英鎊,而現在漲了三倍。我的汽車是混合動力車,其實很省油,原來加滿一箱油是34英鎊,現在大約得要60英鎊了。”已在倫敦生活13年的Jolin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Jolin在倫敦的一家中古傢俱店上班,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對於英國來説還是相對比較動盪的,俄烏衝突造成的能源危機,還有英女王的去世都給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生活上來説,各項生活成本大幅增高,貸款利率也不斷在漲,很多人都陷入還貸危機。
“個人家庭方面,大家都儘量捂緊錢包,減少不必要的支出。”Jolin説道。同時她對通脹的前景並不樂觀,“目前來看,電費已經漲到了4月之前的三倍,油費也翻了兩番,今年冬天還會遇到供暖問題,食品的價格也比之前高出一籌。”
將視角拉至德國,能源危機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天然氣費用)漲得很多,以前一個套三公寓一年的氣費是大概是600歐元,現在已經需要1000歐元左右了。”在德國定居的華人小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説道,“油價之前大概在1.3歐元,現在德國的油價已經要2.0~2.2歐元,法國政府補貼得較多,油價差不多在1.6歐元。”
而在荷蘭,民眾選擇了節省的方式來對抗飆漲的能源賬單。一名在荷蘭生活的華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的天然氣價格一路飆升,我們跟很多人一樣,擔心今年冬季取暖可能會產生很高的天然氣費用。我們家今年8月份的能源費(包括了電費和燃氣費)是300歐元,比去年同期大概翻了一倍。天然氣是1.5歐元/立方米,11月份還會漲一次價,但具體漲多少我不知道。跟能源公司籤的合同有兩種,一種是固定的,一種是浮動的。籤長期固定合同的人在今年可能就比較受益,而新籤的人就可能會不幸地拿到很高的價格。”
“現在荷蘭已經在穿毛衣了,今年我們在天然氣使用方面也變得更節約了些。在家的時候,我們選擇在家多加一層衣服,而不是像往年一樣直接打開暖氣,想着看能不能把開暖氣的時間儘量往後推一些。”她説道,“我們還給屋頂安裝了太陽能板,來給家裏供能,剛好以此為契機讓家裏使用更多的清潔能源。太陽能板大約5000歐,政府對此有減税,大概能省1000歐元的樣子。”
寒潮來襲:考驗天然氣庫存
能源危機的緊張氣氛瀰漫,有不少人將其與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相提並論。上海交大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忻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贊同了這個觀點,“(許多人)認為會出現與當年類似的滯脹、危機乃至經濟結構的持續變化,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
能源危機的影響已經嚴重波及到每一個歐洲家庭,能源價格飆升也已將歐元區和英國的通脹率推升到創紀錄的高位。
這場史無前例的能源危機也已經嚴重影響到歐洲的工業生產,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等國家的PMI都位於50的榮枯線以下,一些企業甚至不得不減產來應對。
歐洲能源庫存,特別是天然氣庫存,還能維持多久?
據外媒報道,在正常年份,85%的天然氣儲備就足夠覆蓋歐洲冬季天然氣使用高峯。由於不同的温度預期和替代能源的獲取,關於歐洲天然氣儲量將持續多久的預測各不相同。
英國奧羅拉能源研究智庫表示,歐洲的天然氣儲備最多可以維持約三個月;高盛預計,到2023年3月底,歐洲儲存設施將至少保持20%的滿負荷;而能源研究和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 表示,由於北半球異常寒冷的冬季,在3月前,歐洲天然氣庫存可能將減少至總容量的4%。
與此同時,一個問題在於,並非所有歐盟國家都有地下的天然氣儲備。今年5月,歐盟為應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中斷和能源危機制定了存儲目標,目標是在11月1日之前達到至少 80%的全部存儲容量。然而,截至9月,僅有10個歐盟國家已超過80%的儲存目標,其中包括比利時、捷克共和國、丹麥、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
要想安然度過這個寒冬,除了建立天然氣儲備之外,減少天然氣消耗成為了歐洲的另一個選擇。據海外網援引《衞報》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此前要求歐盟成員國實施“強制性”能源配給政策,以便在能源危機衝擊歐盟的情況下“拉平需求曲線”。她當時表示,歐盟將提出減少高峯時段用電量的強制性目標,“並與成員國密切合作以實現這一目標”。
歐盟天然氣儲量是否足夠,能不能實現能源配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該地區今年冬季的氣温。
數據分析公司Enverus Intelligence分析師Krishna Sapkota 表示,如果今年冬天未能充分的天然氣儲備,意味着如果冬季氣温低於往常,歐洲國家將在2023年2月之前耗盡庫存。“然而,如果今年冬季是往常年份的平均氣温,歐洲將有可能在今年冬天俄羅斯供應完全中斷的情況下,實現15%的需求配給。”
然而,據《金融時報》報道,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總幹事Florence Rabier表示,11月和12月的早期跡象表明,西歐將出現一段時間的高壓,這可能會使温度將比往年更低,風和降雨量將更少,屆時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還將減少。
在電力方面,據報道,歐洲電力供應的前兩大主力電源——水電和核電,今年都出現了意外減量。水電受夏季以來的乾旱天氣影響,核電則是法國核電機組因設備故障、檢修受疫情影響,導致今年大量機組集中檢修,當前法國核電出力僅為裝機的四成左右。
清潔能源智庫EMBER在9月初發布的一項統計顯示,2022年1至8月,歐盟相比去年少發了190億度電,其中核電少700億度,水電少發了620億度。
在此情況下,向來堅定棄核、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德國邁出了不同尋常的一步:改變其原定的2022年徹底讓所有核電機組退役的計劃,有兩台核電機組將作為“應急備用”機組開啓至2023年4月中旬。除此之外,法國、德國、波蘭等國也正大力推進煤炭發電。
德國核電臨危受命、煤電“甦醒”等等也成為了當前歐洲能源危機的一個縮影。
應對之策:限電、限價、徵收暴利税
在能源價格飆漲的重擔之下,據央視財經10月1日報道,歐洲理事會宣佈正式批准歐盟委員會此前建議的有關控制能源價格的緊急措施。措施的三大要點是:限電、限價、徵收暴利税。
歐盟成員國同意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主動減少10%的用電量,其中在用電高峯時段減少5%的用電量。具體的限電節電措施由成員國自行決定。
歐洲理事會同意將歐盟內發電企業的收入上限設定為每兆瓦180歐元,這個限額適用於使用可再生能源、核能和褐煤發電的企業。同時,歐洲理事會同意對使用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發電的企業設置臨時性強制義務捐助。另外,歐洲理事會還同意成員國為中小型用電企業設置臨時最高限價,如果必要這個限價可以低於成本。
此外,歐盟國家也正在努力降低天然氣需求。不過,外媒評論稱,將消費量降低到確保儲備量能在最冷的月份持續使用,從各方面來説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歐盟能源部長特別會議9月3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就降低能源價格緊急干預措施達成政治協議,但未能就對天然氣價格設置上限達成一致。
在能源價格上限方面,英國政府宣佈,從10月1日起,每千瓦時的電力上限為34.0便士/千瓦時,天然氣的價格上限為10.3便士/千瓦時。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歐洲各國也在積極為民眾提供補貼。9月30日,德國宣佈為正在艱難應對能源成本飆升的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一道2000億歐元的“保護屏障”,該計劃的核心部分是對天然氣和電力價格設定應急上限,相關支出將由新的借款來解決。9月初,英國新任首相利茲·特拉斯宣佈價值約1500億英鎊的緊急能源計劃,藉此幫助英國家庭和企業應對能源價格飆升帶來的衝擊。
Jolin表示,“目前政府有出台一些措施,比如每個家庭發放400英鎊的電費補助,並也會給予一些延緩償還貸款或者給予(貸款)折扣的方法。”
前述在荷蘭生活的華人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荷蘭政府也出台了能源價格的限制政策,減少了能源消耗量處於平均線水平的家庭在能源上的開支。所以我們又感覺到能源費的壓力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了。”
不過,儘管歐洲各國政府正在積極出台政策,但能源危機的影響已經滲透進歐洲人民的生活中。“各個家庭都有大大小小的影響,都在捂緊口袋,保持觀望,有的家庭選擇離開英國搬回歐盟或者其他國家。”Jolin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