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房地產建築減碳需破局四大痛點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財經

從我國提出2030年“碳達峯”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後,如今已滿兩年。作為“碳排放大户”的房地產建築行業,過去幾年,在減碳方面的政策、標準、技術等領域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進步?又存在着哪些難點與痛點?

根據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建築能耗與碳排放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97億噸二氧化碳,佔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50.6%。可見,實現“雙碳”目標,房地產建築領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在政策支持下,各大城市以及企業積極探索碳中和社區、近零碳排放區的建設與改建。圖/IC photo

這兩年來,我國住建領域從上至下、從政策指引到具體實踐層面,積極持續推動節能降碳、綠色轉型。

在政策方面,2021年10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今年3月,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九大任務和具體目標,包括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0.5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築佔當年城鎮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

今年4月,國標《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範》實施,明確要求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築以及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均應進行建築節能設計。

6月3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聯合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峯實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峯值的總體目標,並從全面提高綠色低碳建築水平、推進綠色低碳建造、構建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模式等多方面給出了降碳路徑。

除了政策支持外,各大城市以及企業在低碳建築方面,積極探索碳中和社區、近零碳排放區的建設與改建,諸如在北京副中心,建成一批近零碳排放樓宇、社區和園區示範項目,其中建成全國能源行業首個近零碳(能耗)項目——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務保障中心,綜合能耗降低超過70%。在上海,首個零能耗建築試點項目——“上海璀璨城市綜合樓”,能源補充來自於光伏屋頂和幕牆,實現發電量和用電量自給自足。在深圳,率先探索建設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大梅沙社區成功入選首批試點項目清單。此外,張家口低碳奧運賽區和雄安新區“近零碳區”開展試點。

從企業層面來看,對於綠色低碳建築的探索已有多年,多家房企從建材安裝、施工技藝、技術創新、運營體系等多維度,打造綠色建築、智慧建築、低碳建築等等。隨着“雙碳”目標的提出,越來越多的房企在ESG報告中披露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做法、成效。同時,部分企業走在減碳領域前列,全面推廣綠色建築、研發並落地超低能耗建築、打造綠色供應鏈。

仲量聯行零碳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戰略顧問部董事張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房企的減碳行動是在以往已實施的節能技改工作基礎上向低碳化過渡,節能降耗和綠色低碳技術兩者結合,同步推進。同時,上海、深圳等地開始探索建築運行階段碳市場交易機制,以碳資產為基礎進行交易和創新的一系列管理行為,將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雖然房地產建築領域在逐步推進減碳工作,但仍有很多挑戰,諸如標準不統一、實際進展緩慢、新技術成本高等痛點。

張宇進一步表示,綜合考慮房地產建築行業的宏觀週期及特性,其“投-融-建-管-退”各環節仍處於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初期,存在盈利模式不明晰、政策力度不足、技術壁壘高等挑戰,因此大家尚處於觀望階段,相關低碳實踐和舉措並沒有大規模進場。從趨勢來看,房地產行業的低碳之路還有很長,需要更多科學性的規劃、系統性的組織、前瞻性的部署以及政府、企業、行業組織、技術力量各方的協同發力。

房地產建築排碳、減碳數據
新京報製圖/許英劍

痛點1
標準不完善 跨部門協作待提升

“雙碳”目標下,建築領域節能減碳配套政策也相繼推出,除了住建部外,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門也都發布了相關文件,分別從土地利用、城市規劃、環境評估、運營管理等環節加強了與建築相關的碳排放管理舉措。不過,在友綠智庫創始人、中國建築節能協會低碳健康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俊鵬看來,目前建築減碳有多頭管理的跡象,雖然以生態環境部為主導,但是還至少與4個政府部門相關,各部門之間亟待建立協調機制。

房地產建築行業的碳排放管理體系有待改善。黃俊鵬表示,我國的房地產建築業“碳中和”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碳排放具有總量大、強度大、運行階段佔比高以及間接碳排放佔比高、責任主體分散等特點,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涉及不同部門,若缺乏部門間協調,將會導致碳排放重複計算。因此,需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明確碳排放總量和減排責任劃分。

除了管理機制外,在碳排放標準方面,當前國標GB51366提供了建築全生命週期碳排放的計算方法,但將建築建造階段的碳排放和運行階段碳排放合在一起考慮的方法卻不符合當前建築碳排放多頭管理的現實,不利於發揮建築規劃、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各環節責任主體的積極性。要解決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僅靠這一個標準肯定是不夠的,建築節能低碳建設和運行的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眾所周知,碳排放核算是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礎,是制定政策、推動工作、開展考核、談判履約的重要依據。

黃俊鵬認為,目前,我國的建築碳排放標準完備度不足,碳排放核算方法、信息披露、抵消機制相關標準亟待統一;其次,技術成熟度不高,缺乏權威的、公共的建築碳排放計算平台,部分材料缺碳排放因子;市場健全度較差,建築運行階段碳市場交易機制亟待建立。

此外,“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廈門、深圳、珠海、成都、武漢、黑龍江、重慶等地區試點建設近零碳排放區。但是該領域並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且各地評價標準不一。

業內人士建議,近零碳排放區不僅要有統一的國家標準體系,更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諸如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低碳發展進程、氣候特徵等,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標準與建設指南。

痛點2
技術應用不充分 成本相對較高

房地產建築領域的減碳工作橫跨建材生產與運輸、建築施工、建築運行以及建築拆除的全生命週期。雖然“雙碳”目標提出才兩年,但是我國在節能減排等實質減碳方面的技術已經探索多年。

諸如在建材生產過程中,可以使用替代燃料、發展低碳水泥、氫能鍊鋼等途徑進行減碳。雖然建築建造施工環節排碳量佔比很少,但是裝配式建築的施工技術能夠減少施工現場材料浪費和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在更為關鍵的建築運維環節,降低運行能耗是關鍵,建築樓宇的智能化以及光伏建築一體化發展迅猛。

但即便如此,建築領域減碳仍面臨技術應用不充分、成本相對較高等問題。

黃俊鵬透露,目前很多新技術尚處於研發期、試用期,不是很成熟,大家不太敢用。比如二氧化碳礦化混凝土技術,通過將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與早期水化成型後的混凝土中膠凝成分和其他鹼性鈣、鎂組分之間形成礦化反應,在混凝土內部孔隙和界面結構處形成碳酸鹽產物,並通過填充效應、界面過渡區消除效應和產物層效應等實現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改善,同時達到碳固定的效果。但是,大家比較擔憂其結構的安全性、承壓能力是否可行。

新技術成本較高,也會影響廣泛推廣和使用。“我們在給很多房地產和建材企業制定碳達峯行動方案或者碳中和戰略規劃的時候,發現技術是一大痛點,無法給他們提供經濟效益較高的減碳技術。以光伏為例,光伏在應用層面雖説相對10年前已經很便宜了,但是相對其它被動節能技術而言仍有較大的增量成本,而其實際發電量不大、季節性和波動性等特徵,導致其可用性不大,如果無法併網,就大大降低了建築光伏的經濟價值。”黃俊鵬如是説。

不過,在黃俊鵬看來,隨着技術的廣泛應用,新技術成本會逐漸下降。比如,被動式建築中的三玻兩腔節能窗,最開始只能依靠進口,價格很高,現在已經基本上實現全國產化,價格已經大幅下降。不過,當前規模不夠大,高性能節能窗還有一定的降價空間。“成本隨着規模的增加,會慢慢降下來。比如日本大力推廣的家庭氫燃料電池,其熱利用效率高達95%(普通熱電廠僅為45%左右),而價格已從推廣初期的數十萬人民幣,降到目前6萬元左右一套。”

此外,客觀來看,降低新技術成本也面臨着另外一個現實挑戰——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已經逐漸進入存量時代,新建建築規模的增長有限。“可能不一定能夠像前幾年那麼快速、規模化的應用技術,成本下降速度會比較慢。”黃俊鵬表示。

痛點3
房企減碳動力不強 市場需求有待激發

“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具體到企業的實操環節,減碳意願如何?

友綠智庫根據企業官網以及ESG報告等公開資料整理的一份數據顯示,2022年,新增7家房企參與碳披露,銷售額百強房企僅9家暫無碳數據。這意味着房企主動披露碳排放數據的意識增強。

“比較領先的房企已經在開始做碳規劃。我們今年立項的房企碳中和評價導則標準,現在參與的房地產公司已有30多家,都很積極,説明大家十分關注減碳這件事。”黃俊鵬如是説。

張宇也表示,大多數房企的減碳意識本身還是非常強的。自“雙碳”成為國家政策以來,仲量聯行也接到了非常多來自於開發商的低碳轉型顧問需求。

不過,具體的推動進展與落地實施又怎麼樣呢?

張宇認為,落到實施與結果本身,真正的落地執行者卻屈指可數,“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技術以及盈利模式的問題。企業除了需要肩負可持續責任的同時,還要肩負巨大的經營壓力。”

的確,目前由於行業遭遇現金流陣痛,“活下去”與“保交樓”成為房企最主要的任務,而並未被要求強制執行的減碳,被排在了後面。黃俊鵬透露,去年與一家房企簽訂了碳盤查合同,包括技術路徑的規劃和設計,但對方今年表示,短期之內都沒有任何合作想法,目前最大的事情是樓盤交付。

除了技術成本以及企業自身的現金流外,對企業減碳的激勵機制不夠以及消費者低碳意識缺乏,也讓開發商沒有很大的動力去推進減碳。“驅動房企主動減碳,更多需要的還是社會面低碳意識整體提升,包括政府政策、行業標準以及大眾意識的覺醒。只有消費者認可了低碳的價值,傳導機制才會驅動開發商有更大作為。”張宇如是説。

比如在消費者意識層面,“他們目前需要的是一個房間明亮、四季温暖、健康舒適的房間,但是低碳房子是一個碳排放很低的節能房子,甚至可以沒有空調,少開空調僅靠運行新風系統就能維持較為穩定的室內熱濕環境。供應與實際需求之間,並不是很匹配。市場的需求需要去激發,需要去教育消費者能夠主動優先地選擇低碳產品。”黃俊鵬表示,消費者低碳意識的培養,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去進行教育。

痛點4
資金需求大 盈利模式有待破局

實現“碳中和”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多家機構研究後均認為,其投資規模在百萬億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研究認為,我國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需要在新能源發電、先進儲能和綠色零碳建築等領域新增投資139萬億元。

而在房地產建築領域,如果根據建築佔全國碳排放約一半的比重粗略計算,在2060年之前,其減碳投資資金需求量也不少。如果僅靠政府補貼,遠遠不夠且無以為繼,持續不斷的金融創新,是滿足資金缺口的關鍵。

張宇建議,以綠色金融賦能房地產資產管理,從市場端促進更多房企實現綠色轉型。目前國內各類綠色金融標準均逐步將綠色建築建設、綠色建材生產、綠色建築購買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等納入綠色產業支持範疇,同時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為代表的金融產品在綠色地產融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

從市場破局來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1年,房企共發行綠色債券總額約608.98億元,同比增長1倍。2022年,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飆升,其中房企綠色債券發行總額為160.88億元。

除了金融服務支持外,還需要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運用市場化機制,打通盈利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幾年一種新的融資模式在公共建築乃至寫字樓、酒店的節能改造領域興起——“合同能源管理”,即節能公司與甲方簽訂合同,節能改造費用由節能公司全部承擔,甲方無需出資。節能改造後,節約下來的電費、氣費等由甲方和節能公司進行分成。甲方既不用出資又能賺錢,社會資本又打通了盈利模式實現閉環管理。

不過,在黃俊鵬看來,“合同能源管理”在實際執行中有大量的不確定因素,諸如疫情下商場停止營運,則會導致合同履行受到影響。如何解決?黃俊鵬認為,需要推動建築減碳立法,同時通過市場機制鼓勵企業減碳。

新京報2022年10月11日零碳週刊《“碳排放大户”的減碳之路》。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