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保障產業鏈穩定
經濟日報記者 齊 慧
8月6日,滿載着2000多噸農副產品和汽車配件的中歐班列從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薩克物流園區駛出,發往俄羅斯莫斯科。唐 哲攝(中經視覺)
提到國際物流,當前最熱的話題就是“一艙難求”“一箱難求”。受疫情影響,海運和航空物流通道不暢,企業對外進出口受到嚴重影響。
與此同時,中歐班列成為國際物流的增長亮點。數據顯示,7月份中歐班列運營品質持續提升,全月開行1352列、運送貨物13.1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8%、15%。
尤為可喜的是,這個良好態勢已經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歐班列自2020年5月起,已連續15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自今年5月以來連續3個月單月開行超1300列,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
中歐班列的良好表現,大大緩解了企業的出口難題。“按時將產品交付到客户手中,對我們來説非常重要。中歐班列不但實現了西安至歐洲的直達運輸,還提高了貨物的運輸時效,節約了時間成本和倉儲成本,提升了貨物週轉率。”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高級經理王博説,“相比海運,中歐班列節省了多一半的運輸時間,而且在成本控制、運輸安全性、供應鏈保障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通道。現在,中歐班列已經成為我們交付歐洲客户的常態化物流方式。”
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表示,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決策部署,加強運輸組織,提高運營品質,推動中歐班列安全穩定運行和持續強勁增長。
一方面,不斷增加線路、優化整體佈局。8月6日上午,內蒙古鄂爾多斯首次開行中歐班列,滿載着2000多噸農副產品和汽車配件的中歐班列從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薩克物流園區駛出,發往俄羅斯莫斯科,這也是內蒙古中西部開行的第9條中歐班列線路。該線路的貨運能力輻射內蒙古中西部、山西和陝西北部的貨源,改變了這些地區以往產品出口全部依靠環渤海港口海運的情況,運輸時間減少了20天至25天。
另一方面,提高口岸通道能力和通關效率。去年底,國鐵集團對霍爾果斯、二連浩特兩個口岸站進行了擴能改造。鐵路部門充分利用擴能改造後增加的能力,加快推進滿洲里、阿拉山口等口岸站擴能改造工程,積極配合口岸監管部門提高通關能力和作業效率,加強班列運輸組織和動態管理,實現中歐班列穩定增長。1月至7月,西、中、東通道運量同比分別增長44%、18%、35%。
今年汛期,中歐班列受到了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在鄭州遭遇罕見特大暴雨後,國鐵集團調度中心準確掌握中歐班列在途運行位置,分階段推算列車通過水害地段時間,及時發佈調度命令,共組織迂迴運輸50餘列。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鄭州中心站加強與地方政府和鄭州局集團公司聯繫,安排人員對電力、通信等設備進行搶修,確保鄭州始發中歐班列及時恢復正常開行。
談到今後的發展,上述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具有穩定高效、覆蓋範圍廣、全天候的獨特優勢,市場需求旺盛,已成為連接歐亞大陸的主要橋樑和綠色通道。鐵路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運輸組織,完善中歐班列境外通道佈局和中歐班列信息集成平台建設,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