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議中心,工作人員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指揮中心忙碌。新華社記者 朱 煒攝
11月17日至22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峯會三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相繼舉行。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多邊主義合作的身影引發外媒關注。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道,11月15日,亞洲和大洋洲的15個國家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是自2012年開始談判的這一協定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在新冠疫情加速去全球化趨勢的當下,RCEP的簽署使中國鞏固了其作為全球多邊主義捍衞者所尋求的信譽。
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峯會的報道中稱,中國積極支持並參與新冠肺炎疫苗國際合作,已經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並表示願同各國在開展疫苗研發、生產、分配等各環節加強合作。
近期,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峯會三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密集舉行,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多邊主義合作,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和熱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這是人類社會近代以來在和平時期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由此產生的對多邊合作的需求之大前所未有,而世界主要大國在多邊合作上的分歧之大也前所未有。值此緊要關頭,中國在國際舞台中力倡多邊主義,向世界輸出中國“正能量”,堅定了各國團結合作的信心。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為推動全球合作抗疫和經濟復甦作出突出貢獻。
一是推動抗擊疫情相關的衞生領域多邊合作。中國全力支持世界衞生組織發揮全球抗疫領導作用,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支持世衞組織在應對疫情、加強全球公共衞生體系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及時向世衞組織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向世衞組織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並向世衞組織捐款增資、加大資源投入,宣佈與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建立30箇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等中國支持全球抗疫的一系列重大舉措。此外,中國還與東盟、歐盟、非盟、亞太經合組織、加共體、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廣泛開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動。
二是推動疫情背景下恢復和穩定世界經濟的國際及多邊合作。中國呼籲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加大機制內對話交流與政策協調力度,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安全與暢通,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協調各國實施有力有效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防止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陷入大規模、長週期衰退,並積極分享疫情防控及常態化防控條件下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的有益經驗。
中國在國際多邊舞台上的表態和國內的政策制定是相輔相成的。
不久前,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關於制定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的新發展格局將為未來世界經濟復甦和多邊主義合作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大空間。
首先,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中國有條件在多邊層面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可能成為吸引各國參與中方倡導的多邊經貿合作的重要因素。其次,通過一系列涉及自由貿易港建設、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強化深圳和浦東改革開放的舉措,中國取得的制度型開放經驗,為完善全球多邊規則框架提供了重要借鑑。最後,中國對外合作不斷深化取得的成就,將雄辯地證明堅持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必要性、有效性,幫助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從而將多邊主義規範推向新高度。
當前,國際局勢紛繁複雜,中國要在推動國際多邊合作上發揮更大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幾點:辦好自己的事,是有效推動多邊合作的基礎和前提;精心選擇同樣秉持多邊主義精神且具備較好發展基礎的合作伙伴國共襄盛舉,善於為推動多邊合作“加槓桿”;在多邊合作過程中強調基於規則的合作,確保規則的穩定性、一致性、透明度,藉助國際機構、組織或機制,形成對機會主義行為的制度性約束。(受訪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安全研究室主任 馮維江 本報記者 賈平凡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30日 第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