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科創板運行近兩年:新股定價較好實現市場化,漲跌幅限制放寬抑制“炒新效應”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慧敏)訊,科創板在交易制度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其初衷是實現市場化的發行定價和交易定價。

在科創板即將迎來兩週歲生日之際回頭看,相比A股主板及其他市場,此前困擾資本市場的“老大難”——科創板市場運行是否實現了更高效率的市場化程度?發行定價、交易定價市場化機制改革是否在科創板市場定價效率提升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有關專家學者表示,科創板的定價效率是比較高的,應該為科創板取得的成績點贊。

科創板股價較為充分地反映了市場信息

股市質量如何,股價對市場信息的反映情況是一個重要參照。而從與成熟市場對應行業的股價走勢對比結果以及股價同步性情況兩個方面來分析,可以説,科創板的股價較為充分地反映了市場信息。

從實證研究的角度看,股價同步性指標則是反映資產價格信息發現效率的通用指標,也是驗證科創板定位準確性的指標之一。“通過科創板市場的股價同步性測算,發現該指標顯著較低,指標數值越小,股價中的特質信息含量越多,信息效率越高。”復旦大學教授張宗新表示,科創板與滬市主板和創業板針對這一指標的對比結果樂觀,意味着科創板市場價格能夠更加真實且充分地反映所有市場信息,特別是基於公司微觀層面的特質信息能被較好地納入資產定價過程。

“對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每個交易日影響股價的信息有很多,宏觀層面的經濟金融信息、中觀層面的行業信息、微觀層面的公司特有信息,都有其影響。一隻股票的定價效率如何,要看上市公司特有信息在股價當中有何種程度的反映。通過把股票收益和指數收益做個對比來進行衡量,看股票和指數是否同漲同跌,如果一個板塊內的所有的股票和指數同漲同跌的性質都很明顯,説明市場裏個股的定價能力較差。”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主任、副教授葉小杰進一步解釋,反之,則説明個股自己的信息能夠反映到價格上,説明市場信息披露是有效率的,符合“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市場建設要求。

科創板股價對重大事件作出反應的敏感程度較高

一個板塊對市場信息是否敏感、反應速度的快慢如何,從股價波動中能夠得到顯現。

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令市場投資者擔憂疫情發展及對經濟重大影響,整體對市場持悲觀情緒。這時,科創板運行僅半年多時間,新冠疫情對科創板整體和特定行業產生的影響,是否在股價上得到反映?反映的結果是否準確?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農曆新年後開市第一個交易日(2月3日),股市價格整體大幅下跌,科創50指數下跌14.27%,上證50指數下跌7%,創業板指數下跌6.85%,滬深300指數下跌7.88%,中證500下跌8.68%。

數據回測顯示,2020年2月3日之後的一個月內,科創50指數相對於上證指數的貝塔係數為1.86;相形之下,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數的貝塔係數分別為1.21及1.19。表明科創50的反應最為劇烈,再次印證了科創板對於信息的反應更為迅速。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對於生物製藥行業又是利好的市場信息,觀察2月3日科創板的生物製藥行業股價情況發現,科創板生物製藥板塊上漲3.39%,特別是疫苗概念個股方面,以特寶生物(688278)為例,其2月3日漲幅達16.41%,同期上證綜指下跌7.72%。

“可以看出,科創板吸收了最新的市場信息,科創板整體以及生物製藥行業的股價對主要的市場信息均有較快且準確的反映。”張宗新表示。

“新冠疫情帶給市場的肯定是利空,所以整個板塊都在跌,但是同時因為有些疫苗概念的股票,常識判斷肯定會是一個利好,所以其股價應該上漲。所以市場信息的判斷和漲跌幅的直觀體現互相印證,説明股價對市場信息不僅有反映,而且是一個正向的反映。”葉小杰表示。

新的漲跌幅機制較為明顯地提升定價效率,有利於抑制炒作

“實踐證明,科創板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以及後續放寬漲跌幅限制,有效地抑制了‘炒新效應’,加快了均衡定價的形成。”張宗新認為,科創板的基礎制度改革切實提升了定價效率。

根據科創板規定,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增發上市的股票,在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5個交易日過後漲跌幅限制為正負20%。

數據顯示,科創板新股僅1天便實現主板新股平均7天才能實現的定價效果。截至2021年4月30日,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振幅為27.04%,次日已快速降至15.32%,第五日已降至9.06%,整體與美國、香港等國際成熟市場表現基本一致。

“所謂定價效率其實就是定價的快慢。A股主板前5天沒有放開漲跌幅,基本上都是連續多個漲停板,需要7—10天的時間才能達到波動相對較小、爭議較小的一個均衡價格。科創板放開了漲跌幅沒有價格限制,可以充分地去定價,第一天就基本達到了均衡的價格,大幅提高了定價效率。”葉小杰表示,新股發行定價始終是困擾資本市場的“老大難”問題,市場化交易機制的缺失,使得新股達到均衡價格的速度大為延緩,由此形成的“新股不敗”信仰進一步助長了市場的投機炒作氛圍,出現了諸如估值扭曲、供需失衡等市場定價問題,相當程度上限制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實際上,科創板從第6日起放寬漲跌幅至20%,顯著減少了漲跌停次數,提升了市場流動性。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在433個交易日裏,科創板股票收盤漲停共144次,佔比僅為0.2%,收盤跌停共41次,佔比0.07%,且其中36次跌停發生於因新冠導致的2020年2月3日大幅下跌日。此外,從科創板新股振幅和換手率變化趨勢以及漲跌幅觸發情況看,科創板股票並未出現明顯的“炒新效應”。

葉小杰強調,科創板放開及調整漲跌幅限制,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抑制了炒作的情況。“有些坊間所稱的‘敢死隊’鑽制度的空子,10%的漲跌幅大資金可能很容易就封住漲停,第二天可能還會繼續漲。科創板放寬到20%之後,封漲停的成本翻倍,風險更大,因此,達到漲停的次數相對於主板也是大幅降低了。”葉小杰説。

“從數據可以看出,扣除新冠疫情之類的特殊情況,正常日子觸及20%漲停的其實很少。

漲停情況減少流動性就會增強。封住漲停就是買不進,等於停滯沒有交易了,何談流動性?”葉小杰補充道。

而從換手率來看,也印證了這一點。

數據顯示,相比主板新股上市後因漲跌停限制而導致的極低換手率,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換手率已近15%,前五日累計換手率約40%,市場博弈較充分,整體表現也與美股市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