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困境之下,彭永東能破局嗎?
貝殼找房的基本盤已經在發生動搖,無左暉時代彭永東正遭受史無前例的市場考驗。
截至美股8月20日收盤,貝殼股價為16.11美元,跌破20美元的發行價;跟去年11月20日79.40美元的最高價相比,公司市值蒸發80%,狂跌4878億元。
彭永東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裏用“週期”二字來回應市場關切,但這顯然是片面的。
市場不看好貝殼的深層次原因是——無論從核心資產、政策影響,還是商業模式上,構成這家公司基本盤的要素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01
“做難而正確的事”,這是貝殼內部給ACN的標籤。
作為貝殼立身之本的經紀人合作網絡,誠然,相比傳統的結果唯一論,這一網絡促進了房源信息的充分共享,建立了一個以利益驅動的價值切分模式。
但從平台經濟的角度來講,在統一的輸出標準下,這是否可以理解為:貝殼在以規範行業之名,行壟斷流量之實呢?
成百上千個地產中介品牌入駐後,以統一的遊戲規則面向開發商和消費者。這個時候的貝殼,進,可以挾用户以令開發商。退,可以把控用户品牌依賴性。這一路徑的發展已經存在壟斷風險。
除此之外,貝殼脱胎於鏈家,兩者千絲萬縷的關係,在行業裏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還熱衷獨家協議。
無論從壟斷風險還是流量價值上看,都註定這個模式無法得到其他頭部企業的認同。
這也是各開發商開始紛紛自建平台的原因,目前市場上,除恆大“房車寶”、萬科“樸鄰”、碧桂園“有瓦”外,我愛我家等傳統房產中介公司也在進行平台化探索。
02
貝殼基本盤的第二個因素是房產經紀人。關於這一點,彭永東也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經紀人是房產經紀服務行業的核心資產。
但是從監管政策的走勢上來看,未來這一羣體將會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前些天,一則信息在網上瘋傳——二手房中介費不得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
儘管鏈家等中介機構表示沒有收到相關通知,但政策的風向已隱隱在發生變化。
不久前,為嚴格貫徹雙減,校外培訓萬億市場被一夜之間抹平。教師輪崗制的政策要求直擊學區房要害。
反壟斷、放開三胎、發展硬科技、實現共同富裕等一個個政策信息襲來,彭永東想用“週期”二字回應無疑是片面的。
從他2010年加入鏈家到現在這11年間,市場更多的是從金融層面在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節。
與以往週期不同,這一輪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直接動到了“根子”。
這輪週期,彭永東面對的全部都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棘手難題。
能不能在無左暉時代,扛起衝鋒的大旗,貝殼上市只是一個起點,甚至是起點的起點。
0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幾天,“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正式上線“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監管服務平台”。房東們可以自行在平台掛上自家房源,購房者也可以“繞開”中介,直接和房東面對面交易。
此前,貝殼在市場上一直打“真房源”這一賣點,但與住保房管局這樣的官方機構比,瞬間沒了優勢。
消息一出,貝殼股價當晚大跌14%,隔天再跌超5%。由此引發了市場對貝殼創新本質的思考。
貝殼給行業帶來的創新,從某種程度來講屬於避重就輕。
這一模式對用户而言,沒有根本解決性價比的問題,只是交易鏈條上的利益切分。
買家和賣家站在不同立場,最終都希望在一個都能接受的價格成交。但因為貝殼的存在,使雙方不得不把佣金的因素考慮在內。
貝殼的存在到底是創造價值還是增加交易負擔?
以貝殼深圳為例,房屋買賣佣金未達到1.9%的合同是無法通過貝殼後台系統的。以一套2000萬總價的房子為例,中介費就至少需要近40萬元。
可以説,杭州這種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模式,給未來房產經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來是否會出現純服務的模式,即只提供保管鑰匙、帶看、手續辦理、驗房簽約等服務,只按需求發起收費,而不收取佣金的模式。
當然,這必將會觸及整個經紀人隊伍的核心利益。但如果市場傳出的“中介費不得高於本地平均工資的三倍”得到落實的話,行業將會面臨“重生”級別的改變。
彭永東曾説,鏈家與貝殼的區別是:做鏈家必須要有長板,而做貝殼不能有短板。貝殼作為平台,需要立足於為全行業服務,任何一塊短板問題都將影響到全行業。
而此刻先不説補短板、穩住基本盤都是個問題。
從彭永東接任貝殼董事長三個月以來,競爭對手、監管政策、資本市場給到的行業不確定性,比左暉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靴子落地後貝殼會走向哪裏?可能還要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