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僑城A”)召開2021年年報業績説明會。年報顯示,華僑城A 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026億元,同比增長25%;淨利潤、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1億元、38億元,分別同比下降55%和70%。
疫情衝擊之下,文旅行業眼前的困頓無法迴避。面向“十四五”,既要關心短期的生存問題,又需關注未來長遠的發展,“轉型、求變”成為共識,但對於大部分踩下“急剎車”的旅企而言,多少存在不適應。在向未來的路上,任何一個市場主體都要先思考同一個問題--如何“智改數轉”。誕生於深圳的華僑城,基因裏刻着“創想”,向來擁抱變化、堅持自我變革。由內到外,自上而下,“十四五”雖然剛行進一年,但一場無聲的變革早已在華僑城開啓。
華僑城A2021年年報業績説明會
“公司'十四五'規劃明確了以'旅遊'為核心增長極,城鎮化為底盤,創新和數字化為新動能的發展思路。公司將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創新發展模式,堅持以房地產和文化旅遊為主要業務。”華僑城A副董事長劉鳳喜在業績説明會上介紹。看懂支撐新發展階段華僑城的核心引擎,不僅有益於理解這艘文旅“航母”如何構築起堅實的主業護城河,也能管窺其相關產業的未來走向。
守住基業:深耕文旅,一守一進
文旅,可謂華僑城的根與基。“多年來,華僑城不僅適應着旅遊市場,更在一步一步引領中國旅遊業發展。”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學鋒看來:“在中國,華僑城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從韌性,看根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文旅行業遭到嚴重衝擊的特殊形勢下,拋開行業均值空談規模增量,顯然既不客觀,也容易誤傷。此時,更強的恢復能力,往往意味着更強的韌性和後勁。綜合疫情前文旅消費規模,以及過去兩年的市場數據和產業動向來看,哪裏的疫情得到控制,哪裏的文旅消費就會快速恢復,而華僑城的文旅業務恢復往往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來看這組數據對比:2021年,國內旅遊總人次32.46億,恢復到2019年的54.0%;相比之下,據華僑城A旅遊管理部總監張樹民介紹,華僑城A旗下文旅企業全年共接待遊客7797.9萬人次,為2020年182%的水平,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50%,恢復情況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襄陽奇趣童年親子樂園
根基在,明天就在。疫情暴發以來,華僑城A持續推出一批優質項目:深圳歡樂港灣、南京瑪雅海灘水公園、南京歡樂谷、西安瑪雅海灘水公園、襄陽奇趣童年親子樂園、揚州夢幻之城有序落地,北京歡樂谷大型東方神話秀《金面王朝》顛覆性改版升級……爬坡過坎,須守得住根基;留得青山,才能贏得未來。疫情沒有動搖華僑城深耕文旅的決心,這既是着眼當下穩住基本盤的必然要求,更是它憑此保持規模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以“贏得未來”的大命題。
北京歡樂谷《金面王朝》劇照
揚州夢幻之城
華僑城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一守一進,這是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一項策略。”“守”,指的是守住“利潤墊”和“現金流”。從華僑城A近兩年利潤等相關經營數據中可管窺一二:2020年華僑城A淨利潤157億元,2021年為71億元--儘管同比下降55%,但從絕對值看,其利潤規模依然保持文旅行業第一梯隊,兩年均值在已披露業績的上市文旅企業中位居首位。
“保持一定規模,允許適當回撤,把更多精力放在未來戰略和新賽道上。”前述華僑城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華僑城已連續兩年手握數百億的現金流,這是對沖風險、獲取信用的有力籌碼。
守住“利潤墊”和“現金流”,則為另一方面的“進”提供了堅實後盾。這個“進”,就是指數字化轉型。
二次創業:更智慧,更精準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的普遍共識。然而,轉型往往意味着陣痛和代價,疫情帶來的衝擊勢必增加企業闖關奪隘時的風險係數。對於重資產的老牌文旅企業而言,這無異於“二次創業”。
守業難,創業更難。華僑城A管理層在業績説明會上介紹:“以全方位打造'數字華僑城A'為目標,圍繞管理信息化、業務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提升管理精益化水平,賦能公司主營業務,助力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華僑城此番策略,近年來持續獲得市場正反饋。
——體驗更智慧。隨着數字化、智能化趨勢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湧現。疫情暴發後,“預約入園”成為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規定動作之一。早在2018年,華僑城便上線其文旅官方商城“花橙旅遊”,並在疫情暴發後順勢發力,實現了線下購票轉向線上購票並實名預約場景的無縫銜接。比如華僑城A旗下順德歡樂海岸PLUS投入使用的景區通碼功能,極大地提升了售檢票效率,開啓了遊客便捷遊園、消費的新體驗。
佛山順德歡樂海岸PLUS
“當前,消費升級是主流,消費細分是常態。老百姓對於產品和服務有什麼需求,供給側就要想辦法去滿足。對於企業來説,認清趨勢、抓住機會是關鍵。”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如是説。緩急之間,認清趨勢,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科技創新成果提升文旅體驗,已成為行業共識和消費者期待。
依託創新和數字化兩大新動能,華僑城正持續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賦能各類文旅業務場景。如今,刷臉入園、智能儲物、虛擬排隊、AI智能推薦等已經在華僑城所有業態中廣泛應用,華僑城A旗下南昌瑪雅樂園和上海歡樂谷更成為全國首個全面覆蓋“人臉識別”系統的智慧主題公園。在深圳歡樂谷熱門項目前,記者看到,遊客可以通過8台取票機以線上排隊的方式代替現場排隊,既節省了時間,又提升了體驗感,非常便捷實用。歡樂谷集團上線5G+智慧景區小程序“i歡樂谷”,集合了9地歡樂谷綜合旅遊服務功能,遊客點擊“想去的歡樂谷”,即可一站式搞定遊客購票、點餐、購物、AR智慧導覽、預約排隊、停車等各種需求,讓歡樂之旅更好玩、更便捷。
上海歡樂谷“虛擬排隊系統”
——運營更精準。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推動創新發展的新引擎,數據也日益成為驅動新經濟發展越來越重要的新生產要素,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顯著而深刻。華僑城擁有龐大的遊客規模和消費數據基數。“面向'十四五',華僑城將加強大數據等應用,更準確地勾勒消費者'畫像',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提高運營效能,進而提升遊客體驗。”華僑城方面表示。
近年來,華僑城自主打造了慧眼大數據平台,整合旅遊大數據平台、旅遊口碑大數據監測平台、旅遊資源知識庫等四個旅遊管理智慧化工程並已經投入使用,不僅實現對所有客户的精細化、精準化管理,還實現了對企業業務流程的規範化管理和服務質量標準化指導,進而提升了整體管控效率。“我們自主構建的華僑城智慧旅遊管理體系入選國資委中央企業'十三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優秀案例。”張樹民介紹。
產業創新:產品升級,IP託舉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產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
“堅持文旅引領地位,鞏固核心優勢。突破創新,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聚焦優質項目,穩健拓展資源。”華僑城A董事、總裁王曉雯在業績説明會上表示,華僑城A 2022年主要工作方針是“聚優勢,補短板”。
1998年,歡樂谷作為華僑城A文旅生態裏最早落地的拳頭產品之一,在深圳灣畔應運而生,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歡樂谷如何能跟上日新月異的行業發展變化?“常玩常新”是其保持產品活力的關鍵密碼。除了項目常玩常新、硬件改造升級,歡樂谷品牌持續強化在IP研發和應用上的投入,堅持以自主創作和跨界合作兩條路徑,全面提升旗下項目的“旅遊+IP”運用。例如,南京歡樂谷與知名IP“B.Duck”合作,落地開發親子主題遊樂區;重慶歡樂谷與“超級飛俠”合作,全新升級兒童區;武漢歡樂谷首創“國際IP+現代藝術+傳統文化”的新潮燈光節,引入國際知名IP“SMILEY”;網易《第五人格》週年慶、盛大遊戲龍之谷DWC全球總決賽、2021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樂園觀賽等多個大型電競活動及賽事先後落地各地歡樂谷。
重慶歡樂谷二期項目“超級飛俠”
“十四五”期間,歡樂谷集團將以“主題公園+N”的創新發展模式,以現有公園為基礎拓展主題公園周邊業態和文化娛樂業態,通過搭建存量主題公園業務、新產品發展業務、產業鏈業務和新文娛業務,推動歡樂谷業務組合發展模式的創新升級,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發展。
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認為:“隨着文旅產業的不斷融合發展,傳統商場簡單乏味的消費內容已跟不上新時代人們的消費需求,文旅視角下的商業綜合體通過文化主題,將商業、旅遊、休閒融為一體,從而形成產業集聚與優勢互補,讓文旅服務不僅僅是消費,還是最好的學習,最好的生活。”
華僑城更多文旅項目和產品的創新步伐,正大步邁開,綜合開發優勢繼續成為其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深圳歡樂海岸、順德歡樂海岸PLUS、深圳歡樂港灣、寧波歡樂海岸等項目相繼落地,南京溧水歡樂港灣、西安灃東歡樂海岸、中山歡樂海岸等新一批的“城市會客廳”項目,也正加速推進,將為當地羣眾提供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全流程綜合性服務。
深圳歡樂港灣
從深圳灣畔灘塗地上的一個指揮部,成長為集文化旅遊、城鎮化等多元產業集羣的大型企業,華僑城可以説是“中國品牌”從弱到強發展歷程中的一個代表。市場導向、創新驅動,是成就華僑城過去和現在的密碼和經驗;“旅遊”為核心增長極,創新和數字化作新動能,則是其未來不可或缺的關鍵之舉。
華僑城A“十四五”規劃錨定了公司新的戰略定位--中國主題公園領導者、旅遊產業領軍者、城鎮化價值實現者、互聯網創新實踐者。面向“十四五”,華僑城還是從前那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