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離接班更近一步?

孟晚舟離接班更近一步?

華為2021年報發佈5天后,出席年報活動的郭平和孟晚舟,都迎來了職位調整:孟晚舟升任華為輪值董事長一職,進入公司最高決策層,並繼續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及CFO;郭平則卸任輪值董事長職務,調任公司監事會主席崗位。

孟晚舟離接班更近一步?

華為的輪值董事長制度肇始於2018年,是華為集體領導制度的代表產物,初期由郭平、徐直軍及胡厚崑三人擔任輪值董事長,每人當值6個月。三人均是華為公司的元老級人物,平均在華為工作近30年。

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為公司最高領袖,主持公司董事會及董事會常務委員會事務。目前輪值擔任公司董事長的是胡厚崑,任期為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如果按照此前郭,徐,胡三人的輪值次序,頂替郭平的孟晚舟,或將在2023年4月1日迎來自己第一個輪值任期。

這是華為自施行輪值制度以來的首次人員變動。儘管任正非此前多次對外表態“華為永遠不會讓家人接班”“孟晚舟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她升任輪值董事長的消息仍令外界產生頗多猜測。

對於孟晚舟是否有了接班華為的可能,華為官方未正面答覆字母榜,僅表示公司致力優化和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以使公司基業長青。

華為是世界範圍內少有的實行輪值董事長制度的公司,這一制度建立在任正非仍是華為主心骨的基礎之上。某種程度上輪值也是任正非對無法確定接班人的一種妥協——華為最早實行輪值CEO是在2011年,那時華為正因接班人問題廣受關注。

孟晚舟是目前三位輪值董事長中最年輕的一位。無論華為最終的接班人是誰,孟晚舟都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至少,升任輪值董事長讓她與潛在接班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A

華為成立至今已有35年,這家公司創造了諸多獨特的文化與治理體系,例如任正非堅持不讓華為上市,而是採用全員持股的計劃。它引以為傲的輪值領導制度也常被外界稱道,但這一制度並不是華為創立之初就確定下來的,它是這家公司在漫長的發展中不斷試錯與妥協的產物。

在那之前,作為創始人的任正非是公司的最高決策者,身兼公司董事長與CEO於一身。一些報道中形容任正非的管理是高度集權,佐證之一是1998年推出的《華為基本法》中提出,公司決策的原則是從賢不從眾。在這一華為公司治理的最高文件中,對華為的集體領導的方針表述為,放開高層民主、強化基層執行。

華為的接班人問題在這個世紀之初就被提上台面,這與任正非創辦華為時已年過40或許也有一定關聯。那時被外界普遍視為華為接班人的是李一男——這位“技術天才”年僅27歲就擔任了華為副總裁,是華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但李一男此後出走華為,甚至自立門户與華為競爭,被外界稱呼為華為的“叛徒”。

2002年,華為對小靈通的判斷失誤導致公司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營收負增長,任正非形容那時“公司差點崩潰了”,在那之後,華為的管理制度開始改變。

孟晚舟離接班更近一步?

任正非

2004年組建的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經營管理團隊)被視為華為集體領導的開端。任正非在2012年發表的文章《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提到,EMT是美國顧問公司幫他們設立公司組織結構時提出的,因為那時華為沒有中樞結構,“高層只是空任命,也不運作”。

在那之前,任正非的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前,他稱自己在2003年前幾年動過兩次癌症手術,“身體有多項疾病”。

任正非不願擔任EMT主席,於是提出輪值主席的制度,由EMT的八位成員輪流擔任主席,每人任期半年。任正非認為這樣的輪值制度能平衡公司各方面的矛盾,不會存在山頭林立的局面,可以使公司均衡成長。

兩個循環之後,2011年,這一制度演變為輪值CEO,任正非逐漸淡出公司的日常經營,這被外界視為華為的“後任正非時代”。《華為的世界》的作者冀勇慶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華為是希望通過這個機制,實現權力從第一代創業者到第二代管理者的平穩過渡。

這一制度在當時曾引發大範圍內的討論,任正非為此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輪值制度辨》來論述這一問題,他覺得輪值CEO比過去將權力授予一個人的制度好,因為如果將公司命運系在一個人身上,就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輪值CEO也能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況。

2018年,輪值CEO升級為輪值董事長制度,成員由郭平、徐直軍及胡厚崑三人組成,實行至今。

B

必須要明確一點的是,華為是少數幾個成功實行最高管理者輪值制度的公司,但這也是建立在任正非仍是華為的主心骨的基礎上。在華為歷史上的一些危機時刻,仍需要任正非出馬來統籌局面。

最新的例子是,在新能源汽車浪潮到來後,面對內外部爭論不斷的要不要造車問題,任正非在2020年11月一錘定音,明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併為這一任命劃定了3年的有效期。

孟晚舟離接班更近一步?

此前,華為被美國納入禁令名單後,也是任正非出面密集接受中外媒體的採訪來表明態度。那時,任正非關於“美方不供貨,華為也沒問題”的表態極大穩定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國內曾有不少企業學習過華為的輪值制度。2017年,阿里巴巴在旗下大文娛板塊實行輪值總裁制,先後有楊偉東、樊路遠擔任過這一職務,但自樊路遠接任後再無新的輪值更替。第一任輪值總裁楊衞東在2020年因非國家人員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京東的輪值CEO制度更是從未真正實行,徐雷是京東商城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輪值的CEO。京東於2018年實行京東商城的輪值CEO制度,由時任京東集團CMO徐雷擔任,在此之前,京東商城CEO一職已經空缺了兩年。

一年後,京東商城升級為京東零售集團,徐雷繼續擔任CEO。2021年,徐雷升任京東集團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接任,但任命通知中已經沒有了“輪值CEO”的説法,這也意味着京東的輪值CEO制度名存實亡。

一些關於輪值制度的批評中指出,最高決策者的頻繁更換會降低決策的效率和戰略執行的延續性。國內公司中,快手曾經實行過宿華和程一笑兩位創始人的雙領導制度,但一直因決策效率低、權責區分不明顯而受到詬病。去年10月,快手宣佈宿華辭去CEO一職,改由程一笑擔任,宿華繼續擔任董事長。

“面對快速變動的社會,華為實在是找不到什麼好的辦法,只能選擇CEO輪值制度。但CEO輪值制度究竟是不是好的辦法,它需要時間來檢驗”,任正非在上文所述的《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輪值制度辨》中説。

一些猜測認為輪值實際上也是任正非對接班人的考察。因為2011年輪值主席變為輪值CEO制度時,人數從8人縮減為3人,入選最高決策層的郭平、徐直軍及胡厚崑都是公司初創時期的功臣,這一三人小組一直延續到後續的輪值董事長制度。

在孟晚舟加入之前,外界普遍認為接班人將會從這三人中產生。任正非此前也對外表述過,“華為接班人是太多了,不是太少了”。

孟晚舟離接班更近一步?

孟晚舟

無論從年齡或者資歷上看,孟晚舟都具備接班的可能性。她加入華為是1993年,與徐直軍同期。在華為內部,她是公司財務改革的功臣,主導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華為財經組織架構、流程、制度和IT平台。2009年,任正非在與公司財務體系座談時大肆褒獎了華為財務體系,稱“提着一杆漢陽槍就把巡航導彈打下來了,這就是華為的財務”。

此後,孟晚舟還領導了華為的數據變革,建立了公司完善的數據管理體系。華為在官網上評價説,“在她的帶領下,華為財經已成為世界領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財經組織,為華為公司打造了堅實可靠的經營底座,助力公司在新時代下的戰略實現。”

孟晚舟在2011年出任公司常務董事及CFO,並在2018年出任公司副董事長。她上次出現在公開場合是在3月28日的華為年度報告發佈會上,那也是她歸國後的首次公開露面。她那時感慨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61 字。

轉載請註明: 孟晚舟離接班更近一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