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快評 | “存款搬家”現象的冷思考

立方快評 | “存款搬家”現象的冷思考

□ 大河財立方評論員 徐兵

隨着年底的臨近,銀行間的存款爭奪戰再次上演。這也折射出了當下大規模的“存款搬家”現象。所謂“存款搬家”,就是居民自發地把儲蓄從銀行取出,轉而投資收益較高的資產產品。簡單來説,這可以是把錢從小銀行轉移到大銀行,或者投向投資市場、基金市場,或者通過買保險等方法,實現存款利益最大化。

這種現象不僅揭示了銀行業發展競爭加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層影響,也給銀行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

央行數據顯示,11月底,中國人民幣存款餘額28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別低0.3個和1.3個百分點。前11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了25.65萬億元,同比多增了1301億元。另外,10月居民存款減少了6369億元,而11月的數據則顯示,居民存款反而增加了9089億元。

這些數據説明,儘管人民幣存款餘額仍在增長,但增速放緩。同時一定程度上説明了存款在反覆“搬家”的現象。

在這種背景下,事實上,居民的投資行為在發生明顯變化。一方面,受經濟增長壓力、投資環境不景氣和股市低迷等多重因素影響,投資者對高風險的理財產品變得謹慎;另一方面,長期存款利率的優勢使得居民的存款定期化和長期化趨勢更加明顯。這意味着,居民更願意把錢投向相對安全的銀行存款,尤其是長期存款。

但隨着利率市場化的深入和銀行業競爭的加劇,存款利率的調整成了常態。今年以來,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分別下降51BP、58BP、34BP,其中股份制銀行下調幅度最大。現在,市場普遍認為,存款利率下降是大勢所趨。

長期來看,存款利率的下調將對居民存款行為產生影響。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無論銀行採取何種方式管理負債成本,存款利率下調都會降低對儲户的吸引力,可能導致“存款搬家”現象加劇,從而使銀行理財等低風險資管產品迎來增量資金。

對於中小銀行來説,“存款搬家”是一場更為嚴峻的挑戰。在存款增長乏力、負債成本上升、大行下沉競爭以及理財能力比拼等多重壓力下,中小銀行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存款業務的發展。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中小銀行應根據自身資產負債情況,理性拓展存款業務,既要保持存款適當增長,也要控制負債成本在合理範圍之內。

實際上,“存款搬家”現象的加劇也將迫使銀行業加快業務創新和服務升級的步伐。銀行不僅需要優化存款結構,還需要通過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來吸引和留住客户。

未來,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將更加緊密和激烈。在這場變革中,找準定位、抓住機遇將是所有銀行必須冷靜面對的一道思考題。

責編:陳玉堯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5 字。

轉載請註明: 立方快評 | “存款搬家”現象的冷思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