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之下擴招忙!48家上市券商上半年總薪酬降17.7% 在職員工“逆勢”增長超3萬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實習生黎雨辰 北京報道
隨着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完畢,券商從業者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更直觀的體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期內券商增加薪酬/期初和期末的平均在職人數為公式計算,並綜合同花順、Wind等平台數據,對2022年上半年48家A股上市券商的在職人數與薪酬情況進行了統計。
統計結果顯示,2022年上半年,整個券商行業正經歷着實打實的“降薪潮”,上市券商人均薪酬同比下滑了24%。僅8家券商人均薪酬在30萬元以上,而這一數字在2021年同期高達16家。
(圖説:上半年券商人均薪酬前二十名 數據來源:同花順、Wind)
48家券商總薪酬降17.7%
據統計,48家券商在上半年合計增加職工薪酬746.46億元,與2021年同期的906.65億元相比,同比下滑了近17.7%,人均薪酬則同比下滑24%。
具體來看,中金公司雖以39.56萬元的人均薪酬居於券商之首,但較去年降幅達33.3%。其平均月薪難以達到8.25萬元的人均水平,經計算約為3.3萬元左右。
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則分別以人均34.74萬元、32.56萬元的薪酬緊隨其後。同時,有17家上市券商的期間人均薪酬在20萬元以下。
此外,興業證券上半年的人力投入,在48家上市券商中的下降幅度最大,記者注意到,該公司上半年職工薪酬總開支和去年相比直接打了對摺,同比下滑53%,人均薪酬也因此跳水至2021年同期的58%。
即便上半年行業業績普遍收縮,但記者分析發現,仍有少數券商加大了員工薪酬的投入。
據不完全統計,東吳證券、華鑫證券、中國銀河、東興證券、方正證券、國聯證券6家券商2022上半年的職工薪酬同比有所提升。
其中,國聯證券作為上半年少數營收、淨利潤實現雙增的券商,對人力開支的投入也最為“大方”,公司期內增加職工薪酬同比增長26%,在行業中位列第一。
員工人均薪酬層面,華鑫證券人均年薪增長達到了5萬元,同比上升23.3%。公司在半年報中稱,近年來逐步構建起關鍵崗位人才梯隊,對中層管理人員、骨幹業務人員的後備供給形成有力支持,內部人才培養計劃逐步趨向成熟。
行業經歷“降薪潮”的同時,券商的整體員工規模則在進一步擴張。
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末,券商全行業在職員工數量同比增長12%左右,合計超3萬人。具體來看,“老大哥”中信證券吸引力最為強勁。
中信證券平均在職員工數量由去年同期的15196人激增61.3%,報告期末員工總數超過2.4萬人,以一己之力吸納了去年6月末至今年6月末券業新增在職員工近1/3的人數。
在人員擴招方面,中金公司、東方證券、華泰證券、國金證券、招商證券、國聯證券的在職員工同比增長率也均在20%以上。
券商薪酬結構有望優化
記者瞭解到,行業上半年整體“降薪”,與券商上半年業績整體下挫、人力開支縮減等因素有關,再疊加員工規模的增多,一降一增之間,絕大部分券商從業者的薪酬都不免打了折扣。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僅有11家券商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中原證券、太平洋證券等多家券商在今年陷入了淨利潤告負的困境。而2021年上半年,上市券商板塊則為零虧損。
在欠佳的經營表現面前,絕大部分券商的薪酬處於下降通道。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放眼下半年,隨着資本市場企穩回升,業績的恢復在一定程度上或將助力券業薪酬水平回升。
整體來看,雖然券商從業者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卻不及去年樂觀,但上半年平均23.7萬的員工薪酬對比其它行業來看仍然不低。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對求職者的吸引力不減,這從券商的規模擴張中也能看出一二。
另一方面,券商從業者的薪酬引導政策也在陸續提出。
今年5月13日,中證協發佈《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保障全面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的有效落實,不片面追求市場排名、規模類指標和短期業績,制定防止因過度激勵引發風險隱患或合規風險的具體規定,不得為員工提供對沖措施降低薪酬與風險的關聯性。
《指引》還同時要求,薪酬制度中應當明確不通過包乾、人員掛靠等方式開展業務,不通過直接按比例分成等獨立考核方式實施過度激勵,不將從業人員的薪酬收入與其承做或承攬的項目收入直接掛鈎。
8月2日,財政部金融司進一步發佈《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引導券商內部收入分配向基層員工傾斜。
上述《通知》表示,要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遞延支付和追責追薪機制等,並要求金融企業高管及重要崗位員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於薪酬總額的35%,績效薪酬的40%以上應當採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於3年。
分析人士預計,上述規範和指引將推動券商內部薪資結構進一步轉向成熟穩健。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