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生、廣發、光大等銀行宣佈,在部分商户和10餘家收單機構交易不再累積積分。
多位受訪人士分析稱,由於線下商户機具是第三方收單機構布的,有一些商户存在套現等違規行為,近期監管出拳整治套現和“以卡養卡”等灰色地帶,銀行此舉也是斬斷“羊毛黨”利益鏈,同時縮減積分兑換福利可為銀行控制成本。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其實自2017年開始,就陸續有銀行開始將部分商户列入“不累積積分”商户類別。
積分規則調整,銀行和收單機構“分手”誰最受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受影響大的是收單機構,正常持卡用户受影響不大。
多家銀行的信用卡積分規則調整了
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近日公告稱,自2020年11月1日起,將增加不累積積分商户名單,持卡人在水電煤氣繳費類、超市類、加油加氣類、交通運輸類、保險類商户的交易將不予累積信用卡積分。同時,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受理的交易也不再累計積分,以商户編碼前三位進行識別,涉及的機構包括卡友、拉卡拉、匯付、銀盛、海科融通、點佰趣、中付等19家。
稍早前,廣發銀行將16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列入不累積積分商户名單;民生銀行也宣佈,不再累積部分POS機收單機構交易產生的積分。
貝殼財經記者對比名單發現,涉及的收單機構基本是行業主流。在央行今年3月公佈新一批支付牌照續展結果後,支付牌照剩餘數量為237張。有受訪人士稱,其中可以從事銀行卡收單業務的僅約60家,而全國性機構僅約一半。此次被銀行“分手”的收單機構多在這約30家全國性機構當中。
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已經陸續有銀行開始將部分商户列入到不計算積分商户類別,招商、興業、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都調整過積分累計規則或積分兑換規則。
部分線下場景刷卡積分被取消的同時,一些線上消費積分在做“加法”。如2018年8月,微信支付宣佈開通十大銀行信用卡積分服務,通過微信綁定信用卡消費,不僅有積分實時到賬,還能享受實體卡刷卡同等積分福利政策,同時部分銀行信用卡還能享受多倍積分。
劍指“羊毛黨”利益鏈
為何銀行持續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
易觀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首先肯定是為了防止“羊毛黨”持續薅羊毛,降低髮卡成本;二是配合監管整治套現和以卡養卡等灰色地帶。“線下商户機具都是第三方收單機構布的,不是所有機具都有問題,不過不排除一些中小機構找不到好商户,在商户審核環節不嚴,可能就會放進來一些違規者,主要是套現。”信用卡行業研究人士董崢亦稱。
貝殼財經記者此前調查發現,利用POS機套現的相當一部分是“羊毛黨”。記者曾接觸到的一位持有MPOS機的個人用户,就主要通過刷卡獲取信用卡積分。“我刷1萬元信用卡,錢進入我的儲蓄卡,只扣55元手續費,但可以獲得1萬信用卡積分,積分可以當錢花,比如有的銀行799積分就可以換一杯星巴克咖啡,一杯價格就40元左右。”
近年來,監管對POS機管理持續加嚴,套現正是被打擊的違規行為之一。今年6月初,央行發佈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劍指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風險隱患;8月底,支付清算協會下場清理“代理大軍”,要求從事收單外包服務的機構在備案後才能夠進行服務;9月16日,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系統正式上線,協會同時公佈了銀聯商務、拉卡拉、通聯支付等首批60家成功備案機構名單。
除了讓“羊毛黨”沒“羊毛”可薅外,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表示,銀行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也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一是為了減少積分商品的成本支出,二是降低信用卡的壞賬率,畢竟套現用户太多是比較“缺錢”的。
王蓬博稱,調整積分的背景還包括銀行用户線上化程度加深,此前是因為希望能夠拓展更多渠道才開放的積分系統,但既然能夠通過線上渠道走通流程,對線下的依賴就會持續降低,剛好又能夠配合監管督查方向。
銀行、支付機構、用户誰最受傷?
積分規則調整之下,“羊毛黨”用户想用虛假交易獲取消費積分無疑會受到影響,不過多位受訪者認為,持卡人正常用卡受影響不大。
事實上,在銀行縮減積分控制成本的驅動下,部分信用卡積分含金量已在弱化。董崢舉例稱,如有的銀行積分換取容易了,但以前1000積分能兑換到一隻杯子,現在可能5000積分也換不到。劉剛認為,信用卡的福利和特權仍會不斷擴大和開發,但一定會逐步縮減掉銀行認為對其不利的成本支出。
在王蓬博看來,積分規則調整後,銀行降低了成本,支付機構的客户短時間內也不會降低,因為剛需的原因。記者採訪的兩家收單機構亦表示,銀行並不是現在剛開始調整積分規則,商户使用機具更看重操作便捷度、費率、刷卡額度等,和用户是否能獲得積分是兩個層面的考慮,整體影響不大。
劉剛稱,被取消積分合作的支付機構受影響會比較大,在與對手競爭中呈現劣勢,除了套現者會減少使用該機構的POS機外,商户也會轉而尋求更具性價比的POS機。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近日有一家銀行到其所在單位做信用卡活動,通過對公手段直接找客户,受益的都是消費者。
兩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也是支付機構續牌的關鍵期,目前200多家支付機構中,不到20%的頭部機構覆蓋了大部分市場,一些中小機構雖然拿着牌照,但沒有實際開展業務。“央行之前是對不出錯的機構就續牌,後續還要看監管重點,不排除有一批中小支付機構到期無法續牌。”據央行此前公告,已有30餘家機構的支付許可證被註銷。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