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墊底的老基金換上“新人”基金經理 長城雙動力基金“保衞戰”背後

業績墊底的老基金換上“新人”基金經理 長城雙動力基金“保衞戰”背後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姍  今年以來,在全市場基金淨值表現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基金大多重倉了煤炭、鋼鐵、有色等順週期類股票,而排名靠後的50只基金超過一半是軍工主題。長城基金旗下的長城雙動力基金即因重倉軍工股而被拖累。截至5月19日,該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為-20.83%,在全市場基金產品中排名末位。與業績表現亦步亦趨,其規模也從2015年近15億元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11億元。

今年5月6日,長城雙動力迎來了它的第九任基金經理蘇俊彥——一位首次擔任基金經理的新人。誠然,在整個公募行業人員變動的浪潮中,這樣一個小小的變動本來並不起眼,但由於長城雙動力近期業績表現欠佳,而新任基金經理又是一位投資者不太熟悉的新面孔,使得這則變更公告格外引人關注。

對於長城雙動力基金近期的業績表現、基金經理變動等問題,長城基金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此前長城雙動力基金經理採取的投資策略沒有很好地適應當期市場風格,基金經理對此深表愧疚。更換基金經理則是公司為保護持有人利益,基於基金經理業績考核體系做出的客觀舉措,新任基金經理蘇俊彥已有近7年證券從業經驗,擅長捕捉市場投資機會,是公司近年從外界引入的優秀人才,公司整個投研團隊也會對其全力支持。”

公開資料顯示,長城基金成立於2001年,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第15家基金管理公司。然而,與同年設立、盈利能力躍升至行業第一的易方達基金相比,長城基金的發展則被貼上了“佛系”的標籤。

從近兩年的發展情況來看,這家成立19年有餘卻一直低調的老牌基金公司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2019年末,長城基金管理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大關,2020年再次激增45%,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管理規模更是攀升至1600億元左右。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長城雙動力這場老基金的保衞戰背後,這家老牌基金公司正在由內而外主動“求變”,抓緊追趕。

業績墊底

近兩年A股市場風格極致分化,導致基金業績也分化明顯。僅從今年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在全部偏股型混合基金中,今年以來業績最好的基金收益達44.90%,而最差的基金則低至-20.83%,首尾相差超60個百分點。

業績表現差、規模萎縮、基金經理離任——長城基金旗下成立11年的長城雙動力基金近日引發市場關注。該基金以今年以來-20.83%收益率在全市場同類基金產品中排名墊底。

從一季報披露的持倉情況來看,該基金主要因重倉軍工股而受拖累。春節後伴隨着市場整體回調下,軍工股的長期增長邏輯以及業績持續兑現能力受到質疑,軍工指數年度跌幅一度超過20%,長城雙動力重倉的4只軍工股中有3只年內跌幅亦超過了20%。

5月6日,長城雙動力第九任基金經理蘇俊彥“上崗”。公開資料顯示,蘇俊彥為碩士學位,於2015年1月進入公募基金行業,已有近7年證券從業經驗,2018年4月加入長城基金,歷任研究部研究員、權益類基金經理助理兼策略研究員。

記者從一位業內人士處獲悉,近年來,基金公司對基金經理的業績考核均走上長期化之路,多數公司會從一年、兩年、三年等不同時間維度綜合進行業績考核,以引導基金投資行為更加長期化。在這種考核體系下依然不合格的基金經理,必然面臨被“下課”的局面。

Wind統計顯示,截至5月19日,今年以來已有93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71家基金公司。從對應的基金業績來看,有不少基金經理因業績較差而被撤換。

不過,因新任基金經理蘇俊彥管理經驗為“零”,且接管的是一隻業績表現不佳的“老基金”,“一新一老”的組合,讓長城雙動力備受關注。

長城基金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長城雙動力撤換基金經理既是為了保護持有人利益,也是公司基於基金經理業績考核做出的客觀舉措。“蘇俊彥自從業以來,一直從事行業研究工作,過往研究經驗豐富且覆蓋廣,曾做過非銀金融、傳媒、交運、科技等不同板塊的研究,擅長捕捉市場投資機會;同時,在其背後,長城基金整個投研團隊也會全力支持。”

對此,上述華南地區公募業內人士也認為,在公募基金行業,將優秀的研究員提拔為基金經理,已經是一條成熟的投研人才培養路徑,一般而言,證券從業滿5年的研究員,就會開始陸續管理基金,從這個角度來看,蘇俊彥以近7年證券從業經驗來接管基金,並無不合理之處。

記者注意到,在一家產品線齊全的基金公司內部,由於不同基金的投資風格不同、策略不一,因此產品業績也會出現分化。

與長城雙動力業績形成反差的是,長城基金旗下部分產品業績表現排名靠前。Wind數據顯示,由公司副總經理兼權益投資總監楊建華管理的長城核心優勢,過去一年收益率達83.73%,在可比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在前3%;由廖瀚博管理的長城環保主題和長城久鼎,過去一年業績均超50%,在可比的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中均排在前20%。

上述華南地區公募業內人士認為,從市場環境來看,分化巨大且板塊輪動加快的行情確實對基金的投資運作帶來極大挑戰,部分風格與市場相差較大或者踏錯節奏的基金,業績表現自然欠佳。此外,隨着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日漸成熟,大多數基金公司在投資決策上早已摒棄了過去的“一言堂”,而是鼓勵基金經理根據自己的風格特點進行投資,因而在同一家基金公司內部出現明顯的業績分化,也越來越普遍。

老牌基金公司求變

記者從長城基金近兩三年來一系列變化中發現,長城雙動力變更基金經理,實行更為嚴格的業績考核機制,在這場“老基金保衞戰”背後,這家成立已經19年有餘的老牌基金公司正在積極求變。

公開資料顯示,長城基金成立於2001年12月27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第15家基金管理公司。Wind數據顯示,長城基金管理規模於2019年末首次突破千億大關,2020年再次激增45%,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管理規模升至1600億元左右。

截至2018年底,長城基金旗下基金數量僅42只,非貨資產規模288億元。自2019年以來,長城基金展示出明顯的快速趕超勢頭,最為直觀的,是資產管理規模快速擴張。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長城基金非貨資產規模從2018年底的288億元,升至2019年底的380億元,再到2020年底的837億元;權益資產規模則從2018年底的117億元增至2020年底的472億元,增幅3倍有餘。

長城基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近年來管理層逐漸年輕化,公司加大投研隊伍建設,引進多位優秀的投研人才,投研實力明顯提升,從權益、固收、量化、港股、多元資產投資等不同業務板塊多維度擴充產品佈局。

據介紹,在投研體制建設方面,公司進一步深化投研一體化管理,以策略研究為先導,以行業研究為支持,以公司研究為主幹,形成了多維度立體化的由宏觀策略到公司個股的全面覆蓋和精細化研究體系,同時強化基金經理培養、考核與激勵機制,完善和優化長效考核激勵機制,淡化對基金經理短期業績的關注,重點觀察基金經理長期的投資穩定性與其投資邏輯的一致性,全力為優秀的投研人才搭建良好的職業發展平台。

長城基金表示,“公司已明確戰略定位,要以人才為核心,投研為根本,文化為土壤,持續提升投資管理能力,重點打造主動權益和‘固收 ’兩條品質可靠的產品線,爭取每年能夠走得相對穩一點,稍微快一點,實現有質量的增長,為投資者創造持續穩定的投資收益。”

前述華南地區公募人士稱,在深入瞭解長城基金的內在變化和長遠規劃佈局後,再來看長城雙動力的基金經理變更,就會發現這隻基金是一個在業績考核下再正常不過的人事調整。

事實上,近年來整個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迅速,且兩極分化嚴重,頭部公司有完善的激勵機制和豐富的人才儲備,在人才建設和發展上已經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環。相反,一些中小型公司則面臨投研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尤其是個別小型公司,由於股東變換頻繁、公司治理混亂、發展前景不明等,平台吸引力不足,不僅無力引進優秀人才,現有投研團隊也在不斷流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旗下基金業績較差,公司也面臨無人可用的難題,無法及時調整基金經理,也無法更好地保護持有人利益。

一位公募行業人士表示,長城基金股東結構穩定,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嚴格的風險控制、規範的業務流程,作為一家為老百姓理財的資產管理機構,這一切就是公司以持有人利益為先的最好體現。

“長城基金近兩年加速追趕,行業地位明顯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大大提升,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大步前進,能維持這樣的拼勁,後續發展仍然大有空間。”該人士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84 字。

轉載請註明: 業績墊底的老基金換上“新人”基金經理 長城雙動力基金“保衞戰”背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