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基金王偉:碳中和熱潮下 先進製造業有哪些投資機會?

  嘉賓介紹:王偉,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助理副總裁,上海交通大學工學碩士。機械自動化專業出身的王偉,出於對投資研究的興趣,2010年碩士畢業後加入了中銀基金。從研究員做起,逐步成長,如今擔任基金經理6年多,當前管理中銀智能製造、中銀行業優選、中銀中小盤成長和中銀成長優選4只基金,橫跨光伏、新能源、高端裝備、電子和機械設備等行業,專業優勢明顯,是先進製造業的“資深玩家”。

  “碳中和”作為資本市場的熱詞,如何去理解其帶來的投資邏輯?先進製造業在這一熱潮下,又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挖掘?對此,中銀基金基金經理王偉跟大家分享精彩觀點。

  王偉在專訪中表示,去年下半年漲得比較多的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是碳中和首先要發力的方向。同時,之前關注不是很高、但最近股市上有所表現的高碳排放行業,可能需要做一定的供給側改革和規劃。

  王偉表示,對於成長股投資在中國資本市場的適用性,中國經濟的總體量、增長性、豐富性等要素,甚至連同中國人的個性在內,都決定了股票市場總體風格偏向成長。

  以下為採訪實錄:

  中銀基金王偉:中長期持續看好新能源

  提問:隨着全國兩會的召開,“碳中和”成為熱詞。其中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深挖?

  王偉:今年全國兩會對於製造業的支持力度和關注度比較大。隨着兩會的落幕,碳中和有望成為一條清晰的市場主線、是一個長期的投資主題,我將會一直關注。認為,去年下半年漲得比較多的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是碳中和首先要發力的方向。同時,之前關注不是很高、但最近股市上有所表現的高碳排放行業,可能需要做一定的供給側改革和規劃。

  未來很多的行業需要根據碳中和的目標去規劃和調整產能,行業裏龍頭公司的利潤、價格或會受到影響,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孕育着投資機會。未來的金融領域裏面,也可能會體現出對碳中和的支持,比如減少對於高碳排放行業的金融信貸,體現出綠色金融的轉型方向。

  提問:以光伏新能源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目前處在震盪的階段,是不是市場擔心存在泡沫破裂的風險?您如何看待後市?

  王偉:客觀上説,在經過大幅上漲和估值不低的情況下,短期的震盪和調整都是正常的。那如何看待這個現象呢?或者説是否擔心有泡沫破裂的風險呢?我們分兩個角度去看待這個事情。

  第一個是從中長期的維度:無論是光伏還是新能源汽車,如果從比較長的一個週期,不僅從三年,甚至是五年、十年這樣的一個維度去看的話,這些行業依然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不輸於其他的一些主要行業。

  先説光伏,光伏在2020年全球的裝機容量僅有120GW,我們預測到2030年,會超過1000GW。這裏面的核心原因在於光伏不僅是一個環保的可再生能源,同時因為成本下降,它的經濟性現在比較顯著,在全球許多國家已經超過其他能源。在這樣的背景下,光伏在整體能源結構中的佔比有較大提升空間,發展前景向好。

  再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全球銷量不到300萬輛,我們預測到2025年,將超過2000萬輛,滲透率有望達到30%;到2035年,將超過4000萬輛,滲透率有望達到40%。這裏面的核心原因在於,隨着電池核心零部件的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的價格越來越像原油車靠攏,二者的價格差別現在較小。同時在電動車上面,它的智能化體現的非常明顯,現在有越來越多優秀的智能電動汽車產品受到消費者歡迎。行業發展對補貼的依賴度已經較低,從補貼驅動轉變為了產品驅動。另外從政策環境來看,無論是海外對清潔能源的大力推動,還是國內比如前面提到的碳中和這個大的戰略方向,都是非常利於行業的長線發展。

  這兩個行業都是有望十年增十倍”賽道,未來幾年都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儘管受市場波動和宏觀流動性影響,行業估值發生一定的波動是可能的。但拉長來看,我們認為估值是可以消化的,尤其龍頭公司的發展超越行業的增長因此我們中長期仍然持續看好。

  第二個是從短期的維度:隨着投資者對這些行業越來越認可,過去兩年市場大環境向好、流動性充裕,所以推動了這些公司股價的上漲,同時伴隨着估值的提升。這對行業中長期發展是好事,但確實增加了短期投資的難度。現在經過市場的調整,其實也是釋放了高估值的風險。

  從組合管理的角度,當下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一方面,進行自下而上更深入的研究個股,更加仔細的甄別公司質量。因為哪怕是同一個行業的同類公司,在估值都比較高的時候也會產生分化,所以在行業達到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時,我們會優化持倉,更加聚焦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這些公司定價權較強、抗風險能力較強、估值收縮空間相對較小,帶來股價的調整空間也是相對較小的。另一方面是時機上的把握,等待調整後的機會繼續佈局中長期。相信把這兩方面的工作做好後,能夠兼顧短期對市場的應對和中長期持倉的延續性以及穩定性。

  中銀基金王偉:國內市場風格偏向成長

  提問:您擅長成長股投資。如何看待成長股投資在中國資本市場的適用性?

  王偉:中國經濟的總體量、增長性、豐富性等要素,甚至連同中國人的個性在內,都決定了股票市場總體風格偏向成長。

  我們國家的市場非常大,甚至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新技術變革中也處於前線。以前我們的消費還比不上美國,但這一點在去年也已經超過美國了。

  其次是層次豐富。中國有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有不同的人羣定位,每個人羣都有相當的體量,既具備單一性,又具備多樣性,這樣才能給各類公司以成長空間。

  最後,除了內需之外,當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趨勢也不容忽視。一大批優質企業在完成國產替代之後,產品技術逐漸提升,競爭力已經足夠進入第三世界國家之外的市場,如歐洲和北美。這個趨勢在製造業、特別是在去年疫情期間表現得非常明顯。

  提問:您的成長股投資並不是“趨勢投資”,也看重估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您如何判斷價格是否合理?

  王偉:無論是成長投資還是價值投資,哪怕是古典的價值投資,其本質都是基於企業發展的基本面來定價。趨勢投資更多是一種心理學的從眾行為,而不是基於企業價值的判斷。如果涉及到定價,必然會有個定量的估算,估值的意義也在於此。只不過估值的方法本身也是一種藝術,但藝術也有個範圍,即使是頂級的藝術品也有個估價。

  同理,雖然中國企業成長的速度有目共睹,但合理的股價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不是説公司好,我們就覺得哪怕再貴也無所謂。好的賽道確實會通過業績慢慢消化估值,但如果價格不好,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無法賺錢甚至虧錢,就不能給投資者帶來較好的持有體驗。

  關於您的第二個問題“如何判斷價格是否合理”,我認為研究仍然是關鍵。研究上市公司,就要去做基礎數據庫的分析,去做上下游的調研,包括與競爭對手和第三方的專家的訪談。此外還要通過財務數據分析公司質地,競爭力強不強,盈利增速高不高。再結合估值,判斷能不能進入我們的投資範圍,適不適合重倉,以及什麼時候是合適的買點。

  “成長週期底部”往往是較好的投資時點。絕大多數的行業或者公司都會存在一定的週期性的波動,而且會體現在股價上,比如老的產品在生命週期尾聲,新產品行將推出,中間的斷檔期便會成為週期波動的低點。好的公司可以穿越週期,而穿越週期的公司整體仍然是螺旋向上的。

  提問:您管理的基金過去兩年業績亮眼。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您會如何力爭保持較好的投資收益率?

  王偉:敬畏市場,尊重常識,不斷優化和進步,追求風險調整後的超額收益。不忘初心,始終堅持自下而上選股、堅持對基本面的研究。另外正如剛才提到的,在過去市場漲幅較高的背景下,更要注重基本面和估值的匹配性,把握個股的風險收益比。其次,組合管理層面,堅持在能力圈範圍內相對均衡配置,不會賭某一類行業/風格,而是在若干個行業內追求個股的α。此外,通過優質個股+組合管理,力爭創造相對穩健的回報,追求風險調整後的超額收益,不會冒很大的風險追求短期爆發性的漲幅或排名。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9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銀基金王偉:碳中和熱潮下 先進製造業有哪些投資機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