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銀行股迎來反彈。8月6日至11日,申萬銀行指數累計漲幅達6.01%,杭州銀行、平安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累計漲幅均超過10%。
此前,銀行股似乎不再成為市場的焦點,上漲的持續性不強。業內人士分析,這與市場風格轉換有關,銀行業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不變,部分銀行股具備較明顯的配置價值。
連續反彈
Wind數據顯示,8月11日申萬銀行指數上漲0.89%,郵儲銀行漲幅達5.15%,建設銀行、南京銀行、蘇農銀行、齊魯銀行漲幅均超過2%。這是銀行板塊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其中,8月9日,申萬銀行指數大漲2.62%,寧波銀行、平安銀行、杭州銀行漲幅分別達7.45%、6.72%、5.43%。
今年年初銀行股曾經強勢上漲,但隨後出現顯著調整。1月4日至8月5日,申萬銀行指數累計跌幅達7.46%。其中,5月27日至8月5日,累計跌幅達19.02%;平安銀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跌幅較大,期間累計跌幅分別達29.31%、24.20%、22.80%、18.05%。
過去一段時間可以説是成長股的天下,新能源、光伏、芯片等板塊漲勢明顯,而銀行、保險等板塊表現不盡如人意。近期銀行股為何重回投資者視野?
東吳證券研究所首席銀行業分析師馬祥雲表示,近期銀行股上漲並沒有事件驅動,主要是由於部分銀行股前期超跌。
在券商策略分析師李寧(化名)看來,近期銀行股反彈,可能是因為機構正處於調倉過渡期。對於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股,部分機構準備“落袋為安”,但尚未找到更好的資金去處,此時安全邊際較高的銀行股就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
低估值成常態
其實,銀行股走弱並非只是今年的事情。2015年銀行股曾經迎來牛市,此後低市盈率、高破淨率便成為銀行股的常態。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險資今年以來多次減倉銀行股。港交所披露易顯示,國壽集團8月4日減持2500萬股工商銀行H股,按每股平均價4.343港元計算,套現近1.1億港元。7月13日,農業銀行H股被中國人壽以每股均價2.6617港元減持2500萬股,持股比例由7.00%下降至6.92%。此外,杭州銀行、民生銀行近期也分別發佈了太平洋人壽、華夏人壽減持的相關公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2015年之後,銀行業的規模、利潤增速有所降低,息差空間縮窄。李寧也表示,近年來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壓力較大,利潤空間正在逐步壓縮。
曾剛分析,資本市場的估值具有一定前瞻性,更為關注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新興行業,對傳統行業的關注度相對較低,這也影響了銀行股的估值。李寧説,在成長股愈發受關注的背景下,銀行股估值低並不能構成未來估值抬升的原因,銀行股低估值可能是常態。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銀行業發展依然穩健,機構減持是高拋低吸的正常操作。川財證券表示,險資一般會傾向於中長期價值型投資,風險偏好較低,加之險資並非清倉式減持銀行股,減持更多是投資策略調整。
結構性行情
市場人士表示,部分銀行股仍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看好銀行股的結構性行情。
曾剛表示,短期來看,銀行業營業收入、淨利潤、資產質量等方面面臨一定的挑戰,但長期來看,銀行業會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隨着中國經濟恢復,銀行業的增量風險壓力正在逐步減弱,加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仍然有相當一部分銀行的業績有保障。
如何投資銀行股?中泰證券戴志鋒表示,兩類銀行值得關注。一類是業績增長持續性強的銀行;另一類是估值低、資產質量優、有望轉型成功的銀行。Wind數據顯示,常熟銀行、張家港行、無錫銀行已披露2021年半年度業績快報,淨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Wind數據顯示,多隻銀行ETF近五個交易日呈現資金淨流入狀態,機構投資者調研銀行的次數也較往年明顯增多。此外,近期多家銀行發佈股東增持公告,提振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