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於疫情影響,很多國家國內失業率上升,民眾焦慮情緒加劇,導致政府進一步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美國、日本等政客發表了諸多觀點,甚至要政府出錢來幫助製造業迴流到本國,或遷到其他地方。總之,就是要降低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
這一方面是由於疫情導致的諸多防護用品和醫藥原材料主要靠中國供給,美國等擔心中國卡脖子,或當作大國博弈的籌碼,另一方面疫情對美國等國內造成的失業,也使得政府需要面對更大的就業壓力,為安撫國內民眾,不得不再次打出製造業迴歸這張牌。
當然,這張牌已經打了那麼久,如果這次沒有新意,也就起不到什麼效果,所以這次不同的是,大家看到了美國和日本的具體計劃,日本是實打實的要拿出超過22億美元來幫助日本企業遷出中國,迴流本國或遷到東南亞等,而美國的提議是,幫助美國企業在美國建立工廠等等,也就是説政府出錢,幫企業支付搬遷成本。
這看上去似乎是一副意志堅決的樣子,但我可以這樣告訴大家,中國製造業的存在,已經改變了全球底層的製造業邏輯和商業結構,美國和日本已經沒有能力打破這種結構。就拿日企來説,在華累計投資已經超過了1200億美元,然後現在日本政府要拿出22億美元幫助日企撤離?開玩笑呢。
這就如同亞馬遜大森林,你想砍掉一棵樹容易,但把全部的樹都砍掉難度就非常大,更重要的是,這裏已經形成了全球賴以生存的氣候生態,如果全部連根拔起,整個生態就會遭遇破壞,沒有人敢這麼做,也沒有人能這麼做。
發達國家的大部分政客,非常清楚製造業從中國遷出的真正成本到底是什麼,難度有多大。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我説的生態概念,也並不認為中國的製造業真的就那麼強大,以至於連美國、日本這樣的全球製造業頂級強國所採取的措施,都可以充耳不聞。那好,我請你看完此文之後,再跟我辯論。
一
製造業的競爭力,分為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技術,這就好比説,別人掌握了鍊鋼技術、火藥技術、機槍技術,而你還處在農耕、遊牧時代,那麼別人就會對你形成技術代差優勢,西方的一挺機槍,二十個士兵,就可以在中國橫掃清廷萬人騎兵。
這就是典型的,“落後就會捱打”。
製造業競爭力的第二個維度是規模。當大家都可以生產機槍的時候,如果你一天內能生產一百挺,而對手只能生產十挺,那你就具有了規模優勢。你去看,二戰美國是以何種速度建造航空母艦的,你就知道日本在戰略上,不可能是美國的對手。
第三個維度非常重要,那就是中國現在形成的製造業全球技術網絡和產業鏈規模優勢。如果大家不太明白,我先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中國現在的製造業,對美國和日本,都形成了生態意義上的代差和維度層面的優勢,超越了單純的技術或規模意義上的競爭優勢。
請注意,我這裏説的技術問題,是指中國對技術的利用、定價和變現,也就是説,就算中國沒有技術,中國也擁有技術優勢,因為全球製造業研發者只有跟中國合作,才能獲得製造業技術的規模性變現。
中國在技術網絡和產業鏈規模方面,是如何做到如今的競爭優勢的呢,我等會展開來説,但有一點大家應該明白,我這裏説的中國製造業優勢,實際上本身對美國、日本等國來説,是一種正向貢獻,而不是威脅,所以中國製造業很難被替代,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努力,同時也有發達國家客觀的需求。
二
好,那我們就展開來説。
不把這個問題説清楚,很多人本身心裏沒底,一知半解的看問題,就會造成對未來的恐懼。而人的恐懼,本身就來自對未來的不瞭解,從而也就很難做出正確的職業和投資決策。
70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中國通過集中所有力量來發展重化工業的方式,搞出了門類相對齊全的傳統工業,這給中國後來的全面工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但工業化不是簡單的一個鍊鋼廠,或生產車間,而是一系列跟農業生產完全不同的運作方式,比如中國最早提出自己造原子彈,蘇聯人就嘲笑説,別開玩笑了,就算把所有技術給你,你都造不出來,因為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就算把當時全中國的電都用起來,都不夠,怎麼造原子彈?
所以,工業的一個重要“原材料”,是電。
1985年的時候,中國的發電量還不到美國的八分之一,排名全球第五,在美國、蘇聯、日本、德國、加拿大之後,但到了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時候,中國的發電量,已經佔到美國的95%,排名全球第二。而到了2017年,中國的發電量已經是美國的160%,佔全球總髮電量的接近25%。
更重要的一個指標是,前年,也就是2018年中國第二產業用電量,已經達到了4.72萬億千瓦時,是美國工業用電量的接近4.5倍。請注意,我再強調一遍,中國工業用電量是美國的4.5倍。
除了電,工業的另一個重要原料是鋼鐵。
關於半個多世紀以前,中國“大鍊鋼鐵”的那段歷史,家裏只要有60歲以上家庭成員的人,都應該聽説過,因為建國初期,中國的粗鋼產量每年還不到20萬噸,佔世界鋼鐵年總產量的0.2%都不到。而2018年全國粗鋼產量超過了17億噸,佔世界的50%,是美國的將近10倍。
當然,發電量和鋼鐵產量是非常基礎的工業“原料”,並不能説明中國製造業就有多麼強大。
我這裏也並不僅僅基於發電量和鋼鐵產量,來分析中國的製造業水平,因為中國工業用電量多,也可能是因為中國工業的效率低;中國生產的鋼鐵多,也可能是因為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
好,那我們就看看工業製成品的情況,因為無論是工業用電,還是鋼鐵產量,最終都會變成工業製成品,這才是衡量制造業的最根本數據。
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一大貨物出口國,我們拋去輕工業產品,在中國出口的所有商品裏面,超過50%的是機電產品,2018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額為1.4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6%,佔全商品出口總額的58.7%。
要知道早在2009年,中國就已經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機電產品出口國。
這説明什麼呢,説明中國從最基礎的原材料加工、供給,到工業製成品,都形成了絕對的產業鏈和規模優勢。
我還可以告訴大家,在打造原材料供應鏈方面,除了“電力”和鋼鐵等,中國無論是生產,還是使用的其他基本金屬,都是世界第一。
比如鋁,中國生產和用量佔全球總量的比重都超過了50%;銅中國的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接近40%,需求佔全球的50%;鋅和鉛中國的產量和消費量佔全球總量都超過40%。
那麼問題來了,全球現在還有哪個國家,有能力承接這種規模的原材料加工、供給?
請注意,原材料加工,本身就是投資極大的重化工業,這不僅牽扯到國家級別的大規模投資,還牽扯到對重工業機械的原始製造,以及對大型港口,國土縱深,以及運輸等層面的考驗。請問哪個國家可以承接?
三
好,就算你跟我説,美國就可以啊,人家只是想把低端的製造業轉移出去,並不能説明人家沒有這個能力。
那好,就算都轉移到美國,那麼意味着,中國對機電產品的加工,就需要從美國進口原材料,那問題又來了,從美國進口原材料,成本就會迅速增加,中國出口的機電產品還有什麼競爭力嗎?
所以,討論到這裏,你可能會説,那正好把機電加工也都轉移到美國啊。請注意,暫不説美國是否擁有如此之規模的高素質勞動力人口,其實在中國成為機電出口龍頭之前,真正的機電行業出口老大是德國,也不是美國。
如果美國有動力和能力替代中國的製造業,那在此之前,根本就不會讓德國成為機電行業的出口老大。
大家應該看明白了我的意思。僅僅工業原材料加工這方面,中國基本上沒有任何對手,這就意味着,如果把機電加工,這一環節單純遷出中國,產品競爭力會指數級下降,然後會被中國新的低成本機電產品所取代。
可能大家也聽説了有很多加工廠確實搬遷到了越南、菲律賓等,但這種搬遷,並不是中國製造業生態的轉移,而是生產環節的溢出,這種溢出本身是中國製造業競爭力更加強大的表現,而不是競爭力下降的結果。
所以,全球真正能脱離或遷出中國的製造業,是需要諸多條件的,只有很小規模的“工業奢侈品”,具備脱離中國製造業生態運行的能力,比如意大利、英國等非常名貴的跑車,法國的很多奢侈品,德國、荷蘭、美國日本的少部分尖端設備等,是可以不依賴中國的,因為這類產品對製造成本並不敏感,但問題在於,對成本不敏感,並不意味着不在乎成本,所以就算是這類小規模的製造業,也逐漸被虹吸到了中國製造業體系當中。
原因很簡單,除了原材料加工、成品供給,中國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對工業製成品的消費。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貨物進口國,跟美國只有不足15%的差距。但請不要忘了,美國的這種進口消費能力,其中一個前提是,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負債消費的成本非常低。
也就是説,中國的消費,是實打實的,是自己掙了錢,然後再去進口,並不是透支,所以中國的消費穩定性更強,潛力更大。這次疫情所表現出來的,美國人儲蓄率低的隱患,已經非常明顯。政府要是不直接發錢,問題就大了。
所以,就算不考慮規模和產業鏈的問題,僅僅基於對消費市場潛力和規模的考慮,在中國就近生產,也是可以給一個企業節省出大量成本的。
當然,很多人會説,中國人大部分人還沒有富起來,消費不是説刺激就能刺激出來的。我覺得看這類問題,必須要考慮大的宏觀基礎,否則對自身的工作、學習、投資不會有任何幫助。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中國最窮的兩個省,一個是甘肅,另一個是雲南,但就算是這兩個省,甘肅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5倍,雲南的人均GDP是越南的2倍。你硬要説甘肅人的消費能力比不上印度,雲南人的消費能力趕不上越南,那我也沒辦法。
具體來説,比如你現在住在甘肅最偏遠的酒泉等地,從網上買了一部手機,從深圳到酒泉的物流距離超過3000公里,但整個運輸成本只要15塊錢,而且最快2天就能到。同樣的距離,同樣重量的物品,在美國的運輸成本是26美元,是中國的13倍。
美國正在抵制中國的5G技術輸出,但可以做個對比,現在中國大部分人都使用的4G網絡,只要每月花100塊,就可以不限流量,一些運營商的價格更低。但在美國,10G的月度流量,需要40美元,而且網絡的覆蓋面遠低於中國。
這就是消費潛力,因為這不僅降低的是成本,而是升級了整個國家縱橫幾千公里的線上、線下基礎性運行體系。只要你的產品稍微能整出點花樣,中國就能給你帶來集中消費。
最近非常火的直播帶貨,其背後不是簡單的網紅經濟,而是整個中國潤物細無聲的基礎設施,以及更大規模的消費潛力。
在這種背景下,你是願意把工廠開在中國,還是美國?
四
我們再説一下全球性技術網絡的問題。
西方經濟學大師,“創新理論”和“商業史研究”的奠基人,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熊彼特認為,所謂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即“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就是要把一種從來沒有的關於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進到生產體系中去,以實現對生產要素或生產條件的“新組合”。
那熊彼特説的到底是什麼呢?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後來總結出這樣一句話,“一切的創新,本質上都是成本降低了30%”。
也就是説,不管是什麼技術,如果有人可以將實現這種技術應用的成本,一次性降低30%,那就會顛覆掉原有的創新,從而變成新的創新。
這就好比説,如果特斯拉這種電動車,在中國的生產成本,相比美國,能夠降低30%,那麼中國的生產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對原有技術價值的“創造性毀滅”,而熊彼特提出的“創造性毀滅”理論,在西方世界的被引用率僅次於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
這就是為什麼蘋果要把大部分生產線都要遷往中國的原因,也是特斯拉為什麼一定會在中國設廠的原因。中國不僅能將生產成本降低到極限,還擁有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巨大需求。
當然,我們今天不是來討論純粹的技術創新問題,而是製造業競爭力的問題,所以只需要搞清楚,技術創新跟製造業的平衡關係就可以了。
如果僅僅有“點”上面的技術創新,而沒有整個製造業產業鏈來降低成本,技術的價值就會嚴重受限,技術就難以變現。所以無論美國的創新有多強,從本質上來説,需要中國來實現其創新利益,而中國這一套實現機制,本身就是創新,而且絕無僅有。
這就使得,單純“點”上面的創新成為了一個環節,而不是決定因素。當然,我説這話很多人還是不同意,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點,這個世界是需要某種高級分工的,如果中國把所有的事情都幹了,世界還有幾十億人口呢。
中國需要創新,需要在這方面追趕美國,但無法一蹴而就,中國更需要擁有對創新技術的絕對高效使用能力,以及創造規模巨大的需求市場用來給幫助技術變現,這同樣是更高維度的競爭力所在。
我再舉個例子,比如在無人機這個領域,硅谷的明星創業公司3D Robotics,從成立之初的目標就是要幹掉中國的大疆,由於支持者眾多,一次性就融資超過了5000萬美元,而領頭的是像高通這樣的公司,結果不到兩年就失敗了。
原因很簡單,作為每天都在迭代的無人機、人工智能行業,3D Robotics離產業鏈太遠了,對需求和改進的反饋週期,比大疆要長一週。也就是説,大疆的迭代是以天為單位,而3D Robotics的迭代是以周為單位。中國在工程師隊伍,工作時間,工廠對接,用户反饋等等方面,都甩出3D Robotics幾條街。
因此,中國在製造業當中,已經形成的技術性生態網絡優勢,跟整個製造業產業鏈優勢已經完成了無縫對接。
我在前文中已經提到了,中國不僅僅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原材料加工能力,而且在機電製成品方面,也是全球第一。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中國不僅僅是世界工廠,而且是工廠中的工廠,也就是中國不僅提供一系列的工業製成品,而且還提供發展工業所依賴的諸多加工機械。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美國要造航母,必須得用中國製造的龍門吊,否則就沒法施工。
可能你又會説,不就是一個起重機嗎?有啥技術含量啊,人家是不願意造,不是造不了。當然,美國肯定能造,問題是,誰願意去造,如果美國造出來的龍門吊,性能不一定趕得上中國,但成本是中國的五倍,請問美國哪個企業願意造?誰願意買?
當年奧巴馬振興美國製造業的演講
除了美國,你比如早在2011年,英國就花了2000萬美元買了1000噸級中國龍門吊“哥利亞”,專門用於建造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後來印度在建“維克蘭特”航母的時候,由於怕丟人,不願意購買中國的龍門吊,但自己又沒有能力製造,最後印度想出的辦法就是,向英國購買中國出口給英國的這台二手龍門吊。
所以你看,僅僅是個大型龍門吊,不僅美國和英國這種老牌工業的國家依賴於中國,就連印度這種着急發展工業的大體量的新興國家,同樣依賴於中國。這不是一句“不願意造”就能解釋的。
可能大家還沒有注意到,這次美國呼吸機緊缺,但又不願意直接求助中國,所以美國發動了一些國家,我就不點名了,然後從中國採購,再輸送給美國,其實美國的想法跟印度的想法是類似的。
在製造業當中,美國現在能卡住中國脖子的,無非是芯片和航空發動機,很多人覺得這就不得了了,因為這是高端製造。其實關於芯片的問題,美國早就有結論了,對中國的出口一刻也沒有停,白宮説暫停,芯片製造商立馬提出反對,並申請給華為供貨。
美國真正想限制的是用來製造芯片的光刻機,但全球最牛的光刻機在荷蘭,要想阻止荷蘭出口給中國,那麼美國就需要繼續動用政治手段。
問題的關鍵是,荷蘭擁有出口競爭力的產品本來就不多,而對光刻機的需求最大的是中國,那就要問了,因暫停給中國出口所帶來的損失美國會給荷蘭補償嗎?而美國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政治資源的透支,就像阻止英國等放棄使用華為的設備一樣,最終依然以失敗告終。
航空發動機就更不用説了,要是不給中國出口的話,美國企業的損失將是歷史性的,有可能會導致整個未來美國航空業的衰敗。
道理很簡單,全球未來最大的航空需求在中國,如果美國禁止給中國出口航空發動機,那中國也會減少,甚至停止採購美國的飛機,這樣歐洲的空客對波音的優勢會逐步增大。創新本身就是靠市場來支撐,如果失去中國這個未來最大的需求市場,美國航空產業從整個資本和產業鏈當中,將失去戰略優勢。
另外,在芯片和航空發動機領域,中國雖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非常重要的領域,已經實現了國產化,比如軍事等領域,芯片已經都國產化了。14納米級芯片中國已經實現了量產。發動機方面,中國的殲20已經用上了自主研發的發動機。
最後做個總結,那就是現在中國的製造業水平,已經用不着擔心什麼轉移不轉移的問題了,為了更好的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中國的企業,應該主動的轉移一部分製造業環節,用來做全球產業的友好擴張,以及為將來對全球資源的整合而主動走出去。
很多人可能會説,那為什麼中國還要穩出口,穩外資呢?道理也很簡單,對於解決就業和賺錢這種事,沒有哪個地方政府會嫌多。而且中國本身就需要捍衞自由貿易,繼續向外界展現“改革開放”的決心,中國企業也需要大量的對外投資,如果你不歡迎外資,人家憑什麼歡迎你。
所以,對外展現友好,對出口和外資表示重視,並不是説中國經濟真的就出了什麼大問題,中國製造業就經不起波動。恰恰相反,這次疫情大家也都看出來了,經不起波動的,正是現在急着要把製造業從中國遷走的國家,而中國從未這樣要求企業。
五
好,説了這麼多優點,悲觀主義者可能又要開始生氣了,那我就來説點未來中國製造業存在的挑戰。
至於中國製造業到底有沒有什麼可以改進的,有沒有什麼命門所在,我這裏也跟大家説一下我的一些思考。因為我們不光要了解過去,還不能滿足於現在,要有危機感,要更多的展望未來。
中國製造業目前看,最大的戰略性制約因素有兩個,我先説第一個,能源價格問題。
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中國的1/5,電費是中國的1/3,水費連1/3都不到,在這種背景下,未來中國的製造業整體生態成本優勢,會被資源價格的持續高居不下而降低。
我的建議是,中國要想盡一切辦法來降低天然氣、電、水等價格,這甚至比減税降費更重要。如果中國能在未來十年裏,把這些價格降到跟美國持平的程度,那中國將會完全碾壓美國,成為絕對意義上的全球第一消費大國,從而獲得升級製造業的新一輪優勢。
很多人對此可能還有疑問,其實大家可以想想,除了工業用電,如果居民用電便宜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那麼大家購買空調、洗衣機、冰箱等的成本,就變成了一次性成本,這對整個製造業需求的刺激,是歷史性的,是觀念層面的。中國現在很多人還存在“節約用電”這種觀念,我不是説這種觀念不好,而是這種觀念背後,是一種匱乏型經濟,是會阻礙消費型社會到來的。
這就好比説,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人還穿着打滿補丁的衣服,但現在就算街上的流浪漢,也不會穿打補丁的衣服了。你不能説這就是浪費。
你去看美國人的家電消費習慣,空調基本上只要打開,就不會關了。中國現在很多地方的冬天,還需要燒爐子來取暖,如果燃氣價格足夠低,電的價格足夠低,就會降低對煤炭的使用,就會刺激更大規模的家電消費,也會更好的管理環境問題。
我要説的,其實還不僅僅是大家用電成本的問題。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時代,而人工智能是一套自運行系統,對電的消耗會以指數級提升,也就是説,未來製造業的競爭力,可能跟人工等成本都沒有太大關係了,而是誰能夠把電力等能源價格降到最低,誰就有更高維度的優勢。
我只舉一個例子,比如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運行系統,所消耗的電力,不是現在製造業領域就能想象和估算出來的。大家知道,比特幣作為區塊鏈技術的其中一個應用,目前活躍使用人羣還不到1千萬,但為了維持整個網絡,每年要消耗多少電嗎?我告訴你,相當於智利這樣中等規模國家,整整一年的用電量。
這還僅僅是區塊鏈其中一個應用,未來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對電力等能源的消耗,現在的人們是無法想象的。中國必須要未雨綢繆,首先得降低能源的成本,這是戰略性鞏固中國製造業地位的根本任務。
第二個方面是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很多人口居住在東南沿海,但還有很多人口居住在偏遠地區,而這些偏遠地區的人口,隨便拿出一個省,都是中等規模國家的人口,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從目前整個物流成本的角度來看,是遠遠不夠的。
我在開篇當中説,同樣的距離,中國的快遞成本遠遠低於美國,那是因為像網購這種,其物流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中國的人工成本是美國的八分之一。所以網購便宜。
但真正的製造業物流成本,除去人工的話,中國的物流成本非常高,在美國,如果你用汽車公路運輸,油價比中國便宜,極少有過橋費、過路費等;如果你用火車,美國的電費又比你便宜;如果是水路,中國水運所輻射的範圍也沒有美國那麼廣。
具體來説,比如中國已建成的油氣管道總里程也就12萬公里左右,其中天然氣管道7萬公里,而美國有大約15萬英里的石油管道和超過150萬英里的天然氣管道,油氣管道總里程超過全球的40%。美國鐵路的運營長度依然是中國的2倍。在機場等航空領域,中國跟美國的差距更大。
按照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當中,關於基礎設施建設競爭力的數據,美國排在第10位,中國是47位。這可能跟很多人的感受不同,但事實就是如此,我們只是在某些領域領先,離發達國家,尤其是像日本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國比起來,可能至少還有三十年的路要走。
很多人跟我説,“鐵公機”的建設已經過剩了,現在要搞新基建,這種問題我不想展開來回答,其實新基建,我覺得更應該是企業的事情,政府不應該介入太多,因為新基建是技術主導,如果政府過多的介入,可能會抑制創新。
但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政府參與你連規劃都做不出來,何談執行,所以政府依然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傳統基建方面,動用北斗衞星,以及各種科學成果,從頂層設計方面規劃中國的交通、水利、航空等等,用來改造整個國土,使其更加適宜人類的居住,這才是核心。
所以中國必須要更大規模的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打通西南、西北地區的所有區域阻礙,建立更大規模的交通、輸電、航空等網絡體系,使其形成內部競爭關係,把非人工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
這樣以來,中國製造本身就會擁有一個更加持續的內需市場來支撐,國際社會談中國製造業的轉移,就更加沒有什麼經濟意義了,而只能淪為一些國家政客為了掩蓋內部危機的政治表演。
更多獨家分析,請關注肖磊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