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雙子大樓在‘911’事件中倒塌,當時紐約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的數據中心因此毀於一旦。6個月後,紐約銀行破產清盤, 而德意志銀行因為在幾十公里外做了數據備份,得以存活下來。”6月2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總裁周躍峯,在2021浦江創新論壇金融科技專題論壇做了主旨演講。
【“數字世界比物理世界更加不平衡”】
當下,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9.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8.6%。
“數字世界比物理世界更加不平衡,未來數據會集中到少數全球性組織和國家,多數國家會被‘數字殖民’。”周躍峯説。數據已成為所有新興數字技術的核心,全球各國組織和國家主體都在規模性建設數據基礎設施,部分跨國數字平台企業正發展成為全球性數字經濟體。
【“數據得不到保護,無異於自殺行為”】
“數據得不到保護,無異於自殺行為。”周躍峯介紹,沒有實施數據安全保護措施的公司,其中60%將在災難後2-3年間破產。
所謂的災難包括自然災害、系統故障、病毒攻擊和人為錯誤。今年3月,歐洲最大雲服務公司 OVH機房着火,超過360萬個網站癱瘓,大量客户數據無法恢復;2019年,美國第一資本銀行遭黑客入侵,逾1億用户信息泄露,公司股價大跌。存儲器,就是數據的“保險箱”,而存儲的介質則是重中之重。“光盤的讀取速度太慢,存在磁盤裏面的信息3-5年就丟失了,而存在U盤裏的信息7-10年也慢慢消失了。”周躍峯認為,需要“磁退硅進”,發展半導體介質(閃存)。目前,全球閃存佔比43.7%,中國市場的閃存佔比只有25%。
【“開源軟件不一定意味着永遠可獲得”】
“金融行業、運營商和三甲醫院等關鍵社會組織,目前只有不到10%的核心業務做了災難備份。”周躍峯説,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數據將達到48.6ZB,要發展數據存儲雙活+異地災備技術,保障核心數據不丟失。
Snyk2019年開源安全現狀調查報告顯示,開源漏洞數量2年內增長88%。用户在享受開源便利的同時,也承擔着其帶來的巨大風險。“開源軟件不一定意味着永遠可獲得,其可靠性低,存在安全隱患,核心業務應降低開源軟件依賴。”周躍峯介紹,除芯片外,開源軟件已被納入美國出口管制條例。
在周躍峯看來,中國是軟件使用大國,需要加強軟件安全認證的立法,保障數據全生命週期的安全。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黃海華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黃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