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結論:近期我們多次提示,週期股還有第二波機會。2020年中-2021年2月是這一次週期股的第一波行情,2021年3-6月由於經濟下行擔心開始出現,週期股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隨着產業邏輯(產能和碳中和)和成長性邏輯的繼續發展,7月以來,週期股正式進入第二波行情。
我們預計第二波週期股行情持續的時間在2個季度左右。
(信達證券)
(1)從博弈角度來看:兑現很充分了
如果不考慮任何成長性,也不考慮碳中和或商品超級週期的可能性,週期股的行情已經達到尾聲了。因為在估值和基金持倉比例兩個維度,週期股都已經回到了2016-2017年的水平。
從基金持倉來看,持有采掘、鋼鐵、化工、有色和建材板塊的比例已經由5.2%回升到了10.3%,離2017年Q3的12.12%只有2個百分點的差距。
從估值層面來看,化工和有色估值(PB)水平已經超過2016-2017年的水平,採掘和鋼鐵估值低於2017年的水平,考慮到當下A股整體PB和2017年高點比較接近,單從均值迴歸的角度,當下週期股的估值是合理的。
(2)但如果考慮到成長性因素(新能源需求+碳中和政策),還沒兑現充分
由於這一輪週期本身啓動的時候,並沒有產能過剩,所以雖然沒有經歷過較為劇烈的供給側改革,但是這一次商品漲價的幅度遠比2016-2017年更大。
並且這一次不管是全球經濟疫情後需求恢復的彈性,還是新能源和碳中和對週期股需求和供給的雙重利好,都比2016-2017年更有想象空間,我們認為,週期股在交易層面和估值層面只回到2016-2017年的水平可能是不夠的。
(3)從歷史上週期股波動規律來看:2022年上半年是週期股見頂的區域
按照我們的經驗判斷,大宗商品的漲價,一般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需求剛出現拐點。商品價格開始快速上漲,擺脱虧損區域。此時投資者的主流認識是需求只是超跌反彈,恢復空間不大,對商品價格頂部的預期只是恢復到成本附近。此時貨幣寬鬆,股市上漲,商品上漲,經濟總需求觸底回升。第二階段是隨着價格的上漲,企業利潤回升,開始有足夠的現金流,閒置產能和建設中的產能快速投產。此時週期股大震盪,商品小震盪,總需求穩定。
第三階段是由於商品價格的連續上漲,通脹壓力增大,經濟總需求開始小幅回落。但供需缺口依然存在,而且已經沒有可以快速恢復的產能了,未來新的產能短期內看不到,所以商品價格可能會繼續上漲。
投資觀點:
(1)行業配置建議:
3月以來的市場風格偏向小盤股,相比2019-2020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按照歷史經驗,如果是牛市過程中的風格偏移,則最長不超過半年,未來1-2月,建議投資者配置上更均衡。
成長股中建議重點關注軍工。上游週期股還有一波持續半年的機會,重點關注種業、煤炭、有色、石油石化。
週期股的業績兑現還不充分,部分投資者對經濟可能會進入下行趨勢的判斷過度悲觀,由悲觀預期帶來的預期差可能會構成周期股第二次買點。這一買點類似2010年中、2017年6月。
(2)大類風格配置建議
關注貝殼投研,這裏有您最關心的投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