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指數連續4個月上漲 專家認為下半年高位運行趨勢不改
今年前7個月有6個月大宗商品價格處於上漲態勢,且年內整體處於高位盤整格局。其中,焦煤期價年內漲幅更是超過四成,高達44%;其次是期鋁,同期漲幅為30%。
多位專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年內大宗商品價格國際與國內市場保持較高聯動性,整體維持高位運行之勢,基於寬鬆流動性和經濟需求增長等因素,上半年輸入型通脹主導了國內商品價格走勢,但從當前供需格局來看,下半年則要看需求端表現,預計仍將保持高位態勢運行。
工業品指數漲幅最高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延續上漲態勢,《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文華商品指數統計發現,截至目前該指數年內漲幅達到了18.78%,其中,除3月份小幅下跌4.64%外,其他幾個月漲幅均是為正,最近4個月更是連續上漲;整體來看,大宗商品價格漲勢比較明顯。
分板塊來看,農產品指數漲幅較小,年內漲幅為7.33%;工業品指數漲幅最高,達到了22.47%,且與商品指數相同,其中,黑色金屬指數漲幅為18.66%,有色板塊漲幅高達23.54%,化工板塊漲幅為21.85%。
中衍期貨資深研究員徐憲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年內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商品供給端普遍收縮;二是國內環保限產以及“雙控”政策,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導致新增產能有限;三是經濟恢復迅速反彈,需求端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支撐。
金信期貨投資諮詢部經理姚興航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去年各主要經濟體都出台了寬鬆貨幣政策,各國M2同比增幅急劇攀升,導致全球主要經濟體流動性氾濫導致通脹提升,這是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對於全球性商品影響。此外,國內“碳中和”長遠戰略目標的確立,落到具體產業上就是針對排碳量較大的行業,實施淘汰落後產能、限產減產等措施,這直接影響了部分大宗商品的供給,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局面,造成了黑色金屬、建材等板塊的供應短缺。
徽商期貨工業品分析師張璽也認為,全球貨幣大幅寬鬆,流動性充裕是導致大宗商品上漲的主要邏輯,且在今年上半年依然在延續。同時,下半年國內保供穩價政策發揮作用後,大宗商品逐漸表現出高位震盪之勢,現階段,市場供大於求的跡象在進一步顯現。
焦煤期價年內漲幅逾四成
記者統計發現,按單個品種來看,焦煤期價年內漲幅居前,一度達到了44%,奪得首位,其次是期鋁期價,年內漲幅也達到了30%。與此同時,在黑色系表現最為“搶眼”的品種中,還有鐵礦石、螺紋鋼、熱卷、玻璃、純鹼、硅鐵和錳硅等,也創出了不同階段的新高點。
“今年焦煤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在於供給端,由於進口煤受限,國內焦煤產生供需缺口,價格一飛沖天。”徐憲鵬表示,而電解鋁國內存在年產4500萬噸的產能天花板,庫存低於往年同期,同時,下游地產行業存在一定韌性,竣工週期帶動需求,光伏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等下游需求增長較快,供需兩端利好推升價格持續走高。
“焦煤極度短缺,支撐了替代品焦炭價格,而焦炭由於去年淘汰了一批落後產能,置換的新產能目前還未順利達產,因此,供給端存在一定缺口,但缺口相比焦煤要小一些。”姚興航表示,今年國內焦煤產能有限,進口主要依賴澳大利亞和蒙古等主產國,因運輸等原因,進口量大幅下滑,導致出現較為顯著的供給缺口。
下半年以來,大宗商品整體維持高位盤整之勢,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基於對流動性和供需端的判斷,大宗商品價格仍將保持較強運行態勢。
“下半年商品供需錯配的現象將有所緩和,預期大宗商品整體將呈現高位寬幅震盪態勢。”張璽認為,但部分基本面偏弱的品種將可能突破震盪格局,逐步迴歸供求基本面邏輯。
姚興航則分析認為,上半年國內商品的主線是流動性所致,供給端的利好已經充分體現在價格中,下半年決定商品走勢應該是需求,而需求是逐漸走弱的,量的積累將慢慢引起質變,因此,除了少數供給端矛盾特別突出的品種,整體上對大宗商品持偏空看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