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雲:構建“水友好型社會”需要認知水的多維價值

構建“水友好型社會”需要認知水的多維價值

——訪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鄭曉雲教授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確定為“Valuing Water”,即“價值化水”或“賦予水價值”。

當下,全世界仍有22億人在生活中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聯合國的目標是希望到2030年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衞生。我國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深入理解水的價值,關愛水環境、珍惜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在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特聘教授、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鄭曉雲看來,深入理解水的價值,是關愛水環境、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思想基礎。利用鄭曉雲到昆明滇池進行水問題調研的機會,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者:您認為,當前人們對水價值認知的簡單化有何表現?

鄭曉雲:在位於中國西南的某個乾旱山村,一個女童將學校發的礦泉水省下來帶回家給生病在牀的媽媽。在這個故事中,水成為親情的載體,體現出無比珍貴的價值。如果我們能為貧困山區的民眾解決好用水短缺的問題,不僅能夠體現出水在扶貧工作中的價值,也進一步彰顯水在保障人們公平發展中的價值。

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水在人類社會中有複雜的價值體現,但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對水的價值理解卻變得簡單化了,水往往被看作一種消費品。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我們打開水龍頭、走進商店就可以獲得的水,就是用金錢可以衡量價值的商品,而對其複雜的社會、文化價值的理解卻越來越淡薄。這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水的價值判斷和態度,進而影響到對待水的行為。可以説,水價值的複雜化和水認知的簡單化,在當代社會已成為一組影響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突出矛盾。

記者:在水危機日趨嚴重的今天,如何準確理解與把握水的價值?

鄭曉雲:“水是什麼”,似乎人人皆知,但很多人關於水的知識的瞭解非常貧乏,對於水的價值認知趨於簡單化,這必然會影響到人們對水的價值判斷,進而影響到人們關愛水、珍惜水的態度和行為,不利於構建人水和諧的關係。

水不僅是一種維持生命的自然物質,還是人類社會和文化的重要構建要素,在驅動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重要作用——沒有水,人類的生命不能延續,人類的社會不能維持。

水在人類社會中具有多維價值,值得我們去深入瞭解。

一方面,水構建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人類早期的文明,包括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和尼羅河畔的古埃及文明,都是建立在水利灌溉基礎上的。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也是一個利用水資源、善興水利的歷史。在世界各地,人們利用水作為動能驅動各種生產工具,用於提水灌溉、推動石磨加工食品、帶動工具加工生產生活用具等。水能在歐洲工業革命的過程中也產生了重要作用。近代以來,水能轉換為電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更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今,水電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清潔能源之一。

另一方面,水對人類社會的構建也產生了重要作用。沒有水,就沒有人類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人類總是優先選擇在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包括大河流域、湖泊、泉水畔)居住,開發利用水資源和水環境、管理和分配水資源,形成了人們相互之間的社會關係——“水利社會”。在中國,京杭大運河不僅溝通了南北交通和貿易往來,也促進了文化的融合;同時,在運河兩岸,一系列大城市因河而興,包括淮安、揚州、鎮江、常州、蘇州、杭州等城市。在世界其他地方,例如美國西部和西南部城市的興起,水資源的供給都起到了關鍵性的支撐作用。

記者:如何從文化的角度來認識水的價值?

鄭曉雲:水不僅支撐着人類的社會生活,還深刻地影響着人類的精神世界。水對人類的習俗、信仰和文化的產生、發展具有重要的構建和支撐作用,它讓人們的情感獲得激發、思想獲得啓迪、身心獲得愉悦——沒有水,人類的文化將黯然失色,人類的文明將不可延續。

自古以來,人類就敬重、敬畏水,形成了廣泛的崇拜、祭祀水的儀式——水不再是普通的自然物質,而是一種神聖的靈性象徵。中國古代形成的龍崇拜,就是一種影響廣泛的文化現象,對水資源的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古代先哲哲學思想的形成,大多受到水的啓迪,無論是西方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還是中國的孔子、老子等,都對水有深刻的觀察、思考與感悟,從而影響到其思想體系的構建。此外,在水的啓迪和激發下,人類創造了豐富的文化藝術,包括音樂、文學、繪畫等。

記者:構建“水友好型社會”,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鄭曉雲:節水是一種社會行為,而支撐這種行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們對於水的認知和價值觀。因此,構建水友好型社會,就必須讓全社會科學認知水、理解水的多維價值,把水看作一種同人類生存繁衍息息相關的物質,甚至把對待水的行為上升到道德層面,而不應將水僅僅視作一種普通的商品,簡單用錢去衡量它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做到人人關愛水、珍惜水——這也將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社會基礎。

為此,科學家要通過科學研究、科普講座和成果發表等方式,向公眾普及水的歷史文化知識和多維價值理念,讓更多人知曉水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政府應該通過建設水博物館和水文化體驗場所、舉辦各種宣傳教育活動、投資製作更多的傳媒產品等,積極推動水文化知識的社會傳播,培育科學、節約、高效用水的社會理念。總之,要通過各種渠道,讓全社會都參與到學習水知識、認識水價值和關愛水資源的活動中,構建起真正的“水友好型社會”。

(本報記者 張蕾 任維東)

<script>window.FWBATH=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98 字。

轉載請註明: 鄭曉雲:構建“水友好型社會”需要認知水的多維價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