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建議: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王晨婷

全國兩會拉開序幕。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針對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支撐雙碳目標落地提交了相關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建議: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圖源:通威集團官網)

硅能源是指以硅為原材料而產生的一系列產品,主要是以硅電池產品為主。在新一輪能源變革中,硅能源越來越受到重視。

“隨着光伏裝機規模大幅增長,硅能源產業同步快速發展。”劉漢元談到,2022年,國內高純晶硅總供應量達90萬噸左右,其中國產81萬噸,進口9萬噸。2023年,國內總產量預計將達到150萬噸左右,其用電需求也將同步增長。

按生產1千克高純晶硅用電60千瓦時計算,全年用電需求總量將達900億千瓦時左右。150萬噸高純晶硅可生產600GW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高達7800億千瓦時,系統可以穩定運行25年以上,整個生命週期回報的電力是投入的50倍以上,是典型的“小能源”換“大能源”產業。

當前,雖然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持續增加,但距離成為供電主力尚需時日,電力供應存在階段性缺口,區域性供需矛盾突出。

據相關機構估算,“十四五”期間,中國每年電力缺口或將達到1000億千瓦時以上,尤其在迎峯度夏、迎峯度冬期間,缺口尤為突出。如今,晶硅光伏產業的主要聚集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如用電需求無法保障、季節性限電限產,客觀上對硅能源產業發展造成了一定製約和影響。

據瞭解,作為光伏產業的核心原材料,高純晶硅是整個產業鏈上唯一還有進口占比的環節,其技術含量和工藝複雜程度高,需要較長時間持續穩定生產,才能保證高潔淨度系統環境,產品品質、純度才能得到保障。

因限電導致停車停產壓負荷,不僅影響產品品質和產量,給企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減緩了進口替代,而且影響系統穩定性,增大安全風險,給企業生產帶來較大安全隱患。

對此,劉漢元建議,在工業領域優先保障硅能源生產企業用電需求。在保障民生用電的基礎上,明確不將硅能源企業納入有序用電範圍,支持硅能源產業最大程度發揮產能,有效保障光伏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支撐光伏產業穩健快速發展。

此外,建議支持硅能源產業發展,其原料及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能耗不納入能耗總量考核。

當前中國出現的電力短缺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化石能源不斷退出,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未能跟上所致。他建議,加快硅能源產業發展,進一步強化硅能源產業的能源正向回報屬性,持續釋放先進產能。同時,創造條件儘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

劉漢元建議,提高硅能源產業零碳、低碳能源自給率。建議允許其自建光伏、風能電站,配套完善相應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優惠減免過網費,實現自發自用,既滿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同時,鼓勵光伏、風電、水電等綠電優先保障供給硅能源生產企業,真正實現綠色能源生產綠色能源的零碳循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3 字。

轉載請註明: 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建議: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