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媒文章:中國發展模式的確值得效仿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道 尼日利亞《抨擊報》網站4月5日發表作者阿爾法·馬歇爾的文章《中國模式與外資的作用》稱,中國奇蹟之所以能夠實現經濟增長,原因在於民主元素和機制得以在基層蓬勃發展,並獲得試驗的自由。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的經濟和基礎設施增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國的經濟增長伴隨着貧困率顯著下降。中國已經消除絕對貧困,中國人的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

全球知名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説,中國的嬰兒死亡率已經從1978年的41‰大幅降至10‰以下。世界銀行稱,2019年中國人的出生時預期壽命接近77歲,2018年成人識字率為96.8%,女性識字率為95.2%。

上述統計數字令人震驚,具有革命性,堪稱中國奇蹟。

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或許可以説是有社會主義目標的市場經濟。中國政府把這種發展模式描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的發展模式突出表現為四大基本戰略。首先,中國政府聚焦於自下而上的方式。他們強調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重點發展農村地區。

其次是學習和演進的方式。中國政府鼓勵發展進程的去中心化。這帶動全國鄉鎮企業的興盛。這些企業最初是作為試點出現的,後來在國家範圍得到採納和鞏固。

第三,中國人意識到,改革會以曲折而非線性的方式發生。中國人在引入市場力量方面表現出的靈活性就體現了這種認識。例如,他們一開始頂住外部壓力,沒有搞全面私有化,而是改革國企,使其以利潤為導向。他們鼓勵國企繼續向工人提供社會保障和福利。

最後,為了維持中國的社會結構——擔心經濟增長可能破壞中國社會結構的穩定——政府決定強調動員全民社會資本,鼓勵所有人蔘與學習和落實發展方案的過程。

中國奇蹟之所以能夠實現經濟增長,原因在於民主元素和機制得以在基層蓬勃發展,並獲得試驗的自由。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民族性格(勤勞、自立、反思和不張揚)為經濟的迅速增長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礎。

那麼,外國資本(金融、技術和專業知識)對國內經濟發揮了什麼作用?

令人遺憾的是,包括尼日利亞在內的非洲國家傾向於把外資作為增長引擎予以高度重視。具體而言,非洲政治領導人普遍認為,沒有大量外國直接投資就不會有經濟增長。相反的觀點認為,非洲可以主要依靠國內投資實現經濟快速增長。

這裏,請允許我稍稍偏離主題,在中國和印度之間圍繞外資相對於內資在國內經濟中發揮的作用作個比較分析。

中國自1978年以來實現的經濟迅速增長有賴於動員社會和組織資本以及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這使中國在多年時間裏實現了9%左右的年平均增長率。中國也通過鉅額國內投資來發展經濟,這對經濟起到了提振作用。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也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相比之下,印度近年的投資佔GDP的比重不到30%,年平均增長率也比中國低。

中國政府鼓勵各省在吸引外資方面進行競爭。印度卻不鼓勵邦與邦互相競爭,因此中國更有理由比印度發達。

中國在發展人力資本和動員社會資本方面也有優勢。就人力資本發展來説,印度的重點是建立一個“技術奇才”人才庫。在中國,重點是提供良好紮實的基礎教育。

中國還鼓勵公民參與發展計劃的規劃與落實,特別是在農村社區。

總之,基於取得的成就,中國的確值得效仿。像尼日利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應當從中國的發展模式中汲取經驗。

非媒文章:中國發展模式的確值得效仿

1月16日,在幾內亞比紹巴法塔,當地農民接受中國農技組專家的培訓。(新華社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8 字。

轉載請註明: 非媒文章:中國發展模式的確值得效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