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嘉益股份兩專利涉嫌虛假披露,最大供應商存疑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財經

保温杯生產商——浙江嘉益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益股份”)正在申請創業板IPO。經我們研究發現,嘉益股份最大供應商成立當年便與公司合作,為公司製造不鏽鋼管,但這家供應商似乎既沒有參保員工也沒有生產線,而且與其他幾大供應商可能有潛在關聯。另外,公司將受讓取得的發明專利披露為自主研發,部分合作項目尚未開始就已經形成了最終成果,且研發項目投入金額前後披露不一致。

銷售“雙集中”,邀請大客户原股東入股子公司

嘉益股份成立於2004年5月,主要從事不同材質的飲品、食品容器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不鏽鋼真空保温器皿,即保温杯。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20年1-3月,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007.16萬元、37644.88萬元、40496.11萬元、7304.62萬元,歸屬淨利潤2582.21萬元、8122.42萬元、7190.02萬元、1360.86萬元。

嘉益股份的銷售呈現“雙集中”的特點。一方面,公司以外銷為主,2017年至2020年1-3月,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28346.54萬元、31027.94萬元、34141.59萬元、6259.61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4.00%、83.25%、85.94%、86.35%。而且,外銷市場集中於美國,海外貿易政策的風險敞口較大。另一方面,公司客户高度集中,2017年至2020年1-3月,公司對前五大客户銷售收入分別為32137.85 萬元、34383.88 萬元、33222.37 萬元、6095.00 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4.51%、91.35%、82.05%、83.44%。Pacific Market International、ETS Express、Takeya Chemical Industry、Can’t Live Without it四家公司長期位列前五大客户,上海朵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朵麥”)2017年和2018年曾是前五大客户之一,之後這一位置被Jordane Enterprises取代。

朵麥文化是嘉益股份前五大客户中唯一的境內客户。工商信息顯示,朵麥文化成立於2017年2月17日,從事貨物進出口,沒有參保員工。朵麥文化原股東之一的陸曉飛曾持有其44.00%股份並擔任監事,但2019年1月陸曉飛將其所持有的朵麥文化股份全部轉出。接着,就有了招股書裏的一段故事。2019年4月,嘉益股份收購了第一大客户Pacific Market International旗下的miGo品牌,並設立了一家子公司杭州鎂歌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鎂歌貿易”)作為品牌運營主體。嘉益股份稱,為促進鎂歌貿易和miGo品牌的發展,公司決定吸收陸曉飛和武毅作為鎂歌貿易小股東,並任命陸曉飛為上海分公司負責人,而這位陸曉飛就是朵麥文化的原股東。值得注意的是,陸曉飛離開朵麥文化進入嘉益股份後,朵麥文化就跌出了公司前五大客户的行列。

最大供應商剛成立就合作,潛在關聯錯綜複雜

在採購方面,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第一大供應商武義全進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進金屬”)。工商信息顯示,全進金屬成立於2017年4月11日,實繳資本5萬元,沒有參保員工,陳英傑全資持股並擔任執行董事,胡軍成擔任監事。全進金屬成立當年便成為嘉益股份第三大委託加工商,為嘉益股份提供鋼管加工業務。後來,嘉益股份認為不鏽鋼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外協加工模式佔用公司資金量較大,因此從2018年開始逐步轉變為向全進金屬直接採購其加工完畢的不鏽鋼管。從數據上看,2017年至2020年1-3月,嘉益股份向全進金屬採購金額分別為101.39萬元、207.02萬元、2004.07萬元、359.22萬元。

按道理來説,全進金屬從不需要資質的外協加工商轉變為擁有完整製造能力的不鏽鋼管生產商,是需要建設生產線的,因此也就需要進行環評備案,獲得批覆後才可以進行建設投產。但奇怪的是,通過當地生態環境局卻查詢不到全進金屬備案過任何建設項目,更沒有獲得過相應的行政許可。那麼,這樣一家看起來既沒有員工、也沒有生產線的公司是如何為嘉益股份制造並提供不鏽鋼管的呢?

同時,嘉益股份披露的全進金屬信息也令人迷惑。據招股書披露,全進金屬實際控制人為程顯瑞,而巧的是,同時作為前五大供應商之一的永康市瑞能不鏽鋼管制品廠(以下簡稱“永康瑞能”)的實際控制人名字也是程顯瑞。如果這兩個程顯瑞是同一人,那麼,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受同一實控的供應商需要合併計算和披露採購額。按照要求,如果全進金屬和永康瑞能的實際控制人都是同一位程顯瑞,那麼全進金屬和永康瑞能就必須合併披露,而不應該同時出現在前五大供應商中。究竟是嘉益股份大意披露錯誤,還是另有隱情?

(來自嘉益股份招股書)

另外,全進金屬與嘉益股份2020年1-6月第二大供應商永康市天卓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康天卓”)之間可能也有些聯繫。工商信息顯示,全進金屬地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白洋街道萬石院浙江恆欣五金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恆欣”)內,2019年12月13日全進金屬將地址修改為距離原址不遠的另一處綜合樓。

(全進金屬工商信息)

工商信息顯示,浙江恆欣執行董事為呂鵬、經理為胡晶晶、監事為胡方正,永康天卓執行董事兼經理為胡晶晶、監事為葉紅楊。如果浙江恆欣的胡晶晶與永康天卓的胡晶晶為同一人,那麼就意味着浙江恆欣與永康天卓可能為關聯方,甚至可能是同一實控。而全進金屬的註冊地址就在浙江恆欣內,是否也意味着全進金屬與浙江恆欣、永康天卓存在着不一般的關係?

(浙江恆欣工商信息)

(永康天卓工商信息)

受讓專利卻披露原始取得,研發投入披露矛盾

在研發方面,嘉益股份也存在問題。首先,嘉益股份對專利來源涉嫌虛假披露。據招股書披露,公司的201910914805.X號發明專利“一種方便喝水的防傾灑水杯”為原始取得,即自主研發。但是國家知識產權局顯示,事實上是一個叫做楊來鳳的自然人2020年8月26日將專利申請權轉移給了嘉益股份。這一點已經充分説明嘉益股份在撒謊,這項發明專利並不是原始取得。而且,無論是招股書,還是公司其他專利,都沒有楊來鳳的身影,這位楊來鳳可能不是嘉益股份的員工。

(來自嘉益股份招股書)

(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

其次,據招股書披露,嘉益股份存在合作研發的情況。公司2018年7月與東莞守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簽署合作研發協議,合同有效期為2018年7月18日至2018年12月28日。最終形成了201721776465.1號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自動拋光機”)的項目成果。但是國家知識產權局,這項專利的申請日期在2017年12月19日。項目成果的申請時間明顯早於合作研發開始時間,研發是假的嗎?從另一個角度看,嘉益股份是否將發生在2017年的項目研發費用,藉着合作研發的名義確認在2018年?

嘉益股份還有一個合作研發項目叫做活力系列保温產品開發。在合作研發情況中,公司披露報告期內項目累計投入金額100萬元,已經結束。然而,在研發費用明細中,公司卻披露這一項目2019年投入了302.00萬元。兩處數據相差三倍,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公司還得將這些疑問解釋清楚。

(來自嘉益股份招股書)

此外,嘉益股份實際控制人戚興華、陳曙光還持有浙江元眾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元眾”)100%股權。據招股書披露,浙江元眾成立於2010年8月11日,最初成立時的業務是太陽能電池片、光伏組件發電系統、太陽能發電和加熱一體化系統製造、銷售,由於市場環境變化,浙江元眾2013年停止太陽能業務,轉而用部分原有員工開展了新業務。而新業務就是保温杯。儘管保温杯業務與太陽能業務在技術銜接上的邏輯令人有些難以理解,但據龍游縣環境保護局公示,浙江元眾2016年12月的確建成了保温杯生產線並通過竣工驗收。而且,浙江元眾生產線的規模還不小。根據公示,該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形成不鏽鋼汽車杯300萬隻、不鏽鋼保温杯200萬隻、塑料汽車杯400萬隻、玻璃杯100萬隻的產能。但嘉益股份卻不承認浙江元眾有如此規模的產能,也不承認浙江元眾生產保温杯,稱浙江元眾僅有數台注塑機設備,用於生產塑料杯杯體和配件。從政府公開信息來看,嘉益股份的説法似乎不妥吧。

(來自龍游縣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