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訊,隨着千億資金南下抱團搶籌港股,港股的18A生物醫藥上市公司迎來了“上漲潮”。
2021年一開年,南向資金便在港股市場開啓了瘋狂掃貨模式。截至20日,南向資金已連續13個交易日淨流入超百億港元,累計流入超1900億港元,即將突破2000億大關。這是自2014年四季度港股通開通以來,第一次呈現如此密集規模的淨流入。
所謂“南向資金”,指的是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買入港交所股票的資金。據財聯社統計,事實上,南向資金淨買入的趨勢自2020年12月末就已開始。
從具體板塊表現來看,南下千億抱團資金集中搶籌港股能源、科技股和醫療醫藥股。以醫藥為例,年初至今,恆生醫療保健業指數已累計上漲了14%。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曾於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引入18A章,突破性地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而這些按照18A上市條件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也被業界形容為“18A上市公司”。截至目前,港股18A上市公司已經達到28家。
在“18A”新規實施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其實有相當一部分的公司上市後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股價持續下跌並形成“破發潮”。
不過,就是這樣一支小分隊,在南下資金的加持下,今年以來已有7成的成員都實現了股價上漲,表現堪稱搶眼。
其中,像榮昌生物(09995.HK)、加科思(01167.HK)等上市不久的新股股價更是一路開掛。
以加科思為例,公司於2020年12月21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4港元/股。之後,其股價曾一度探至14港元以下,但經短暫盤整之後,從今年開始,在短短10多個交易日裏便累計上漲了50%以上。
榮昌生物於2020年11月9日正式登陸港股,發行價52.10港元/股,市值249億港元。而時隔兩個多月,榮昌生物今日股價已經破百,市值超600億港元,相比上市初已經翻倍,其中超過70%的漲幅是在最近的一個月裏完成的,這樣的表現在18A公司中算得上翹楚。
除此之外,疫苗明星股康希諾(06185.HK)、君實生物(01877.HK)等也都收穫了不小的漲幅。
那麼,這些公司憑什麼會更獲南下資金的青睞呢?其中的原因並非無跡可尋。以榮昌生物和加科思為例,《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這兩家企業着實有着不少相似的地方。
其一,兩者創始人均“大有來頭”。
其中,加科思的創始人是王印祥博士,王印祥博士也是A股上市公司貝達藥業(300558.SZ)的創始人之一,曾在貝達藥業擔任董事及總經理,主持完成了國家一類新藥鹽酸埃克替尼的研究。截至目前,鹽酸埃克替尼仍然是貝達藥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房健民博士則是榮昌生物的創始人,擁有20多年生物製藥研發方面的豐富經驗。公開資料顯示,房健民博士擅長融合蛋白藥物的跟蹤,他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濕性AMD生物藥——康柏西普的最早發明人,後授權給康弘藥業(002773.SZ)。目前,康柏西普也是康弘藥業核心產品之一。
除了創始人有過“輝煌戰績”外,可以發現,兩家公司的產品管線亦都頗具特色。
其中,榮昌生物手握多個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項目,包括RC18、RC48、RC28等,而進度最快的融合蛋白RC18/泰它西普(升級版康柏西普)有望在今年一季度獲批上市。
過去一年,跨國藥企競相佈局ADC藥物,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就完成了約400億美元的交易。毫無疑問,榮昌生物上市後的股價大漲也是由於坐上了風口。
加科思在SHP靶向藥物的佈局上則處於國內、甚至國際領先。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世界範圍內只有五種處於臨牀階段的SHP2抑制劑,而加科思佔據了其中兩款,分別是JAB-3068和JAB-3312。2019年6月,JAB-3068獲得美國FDA頒發的2a期臨牀研究批件,在此之前,FDA已授予該藥治療食管癌的孤兒藥資格認定。JAB-3312也於同年7月在美獲得新藥臨牀試驗許可。
此前,在接受包括《科創板日報》在內的媒體採訪時,加科思董事長王印祥博士曾表示,創新藥最廣闊的市場還是全球市場,而一款國產新藥想要逐鹿國際舞台就需要做到全球前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加科思似乎正是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