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梁宇峯,創業邦經授權轉載,圖源:圖蟲。
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總數已達1.88億,佔投資者總數的比例達99.77%,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12.8%。
在這麼多投資者當中,真正在股市投資中賺到錢的可能是少數,所以有“七虧兩平一賺”的説法。為什麼這麼多投資者投資虧損,原因都是違背了常識。如果我們投資中違背常識,雖有可能因為運氣好而階段性取得好業績,但長期沒有常識、不尊重常識,一定會輸得一塌糊塗。
什麼是違背常識呢?這裏,我給大家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第一,對商業模式的本質缺乏分析和認知。很多人都聽過WeWork,作為共享辦公空間的龍頭,WeWork曾經一度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睞,大名鼎鼎的軟銀集團也投資了WeWork,估值最高曾到達470億美元。但2019年,WeWork卻上市失敗,估值從高點回落至100億到150億。
為什麼連軟銀也折翼WeWork呢?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很多投資者對Wework商業模式的本質認知有偏差。哪怕WeWork再把自己包裝成一個互聯網公司,但從本質上來説,它還是通過對固定資產的經營和提供增值服務來實現盈利,也就是“二房東”的商業模式,因為它既不符合雙邊平台效應,也不符合互聯網贏家通吃的特徵。
因此,WeWork的商業模式既不是互聯網經濟,也不是高科技企業,而是屬於房地產經濟,這也決定了其運用互聯網思維,通過“燒錢”來獲取客户,在邏輯上是錯誤的。
2018年,當時的WeWork如日中天,我們有機會投資入股。但當我們看到WeWork的驚人估值時,當時也充滿疑惑,為什麼一個“二房東”模式的公司估值這麼貴?後來因為一些技術性原因,我們沒有入股,事後來看還是運氣很好。
第二,只看需求側邏輯(行業空間)不看供給側邏輯(競爭格局)。在股票投資中,很多人可能會優先選擇成長性高、想象空間大的行業。選擇成長性高、想象空間大的行業當然沒有錯,但不能把需求側邏輯作為唯一的判斷依據,如果忽略供給側的分析,同樣會違背常識。當一個行業高速成長,行業內的企業可以獲得超額利潤時,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必然很多,競爭一定會變得激烈,最終使得超額利潤消失。但是,如果這個行業具有良好的供給側競爭格局,可以幫助裏邊的企業長時間內獲得超額利潤。
美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始於19世紀80年代,由於汽油和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亨利·福特成功地研發出第一輛四輪車,從而開啓了美國汽車的大門。隨着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汽車行業迎來快速爆發期,1965年美國汽車銷量就首次突破1000萬輛,而我國是到了2009年才突破這個數據,回到100年前,汽車行業無疑是最具爆發潛力的行業。
需求端的爆發帶動美國的車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美國先後出現了上千家汽車廠商。但到了現在,美國曆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絕大部分汽車廠商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三大汽車巨頭中(通用汽車、福特、克萊斯勒),除了福特,全部破產過一遍。
現在,市場對電動汽車的追逐可以類比於美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期,從需求端來看無疑是一個高速增長的行業,行業未來空間很大。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行業內的汽車品牌眾多,資本不斷湧入這個行業,最終究竟誰能真正脱穎而出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對於股票投資來説,行業高增長固然是好事,但同時我們不能不看行業的競爭格局,因為只有良好的競爭格局才能幫助企業持續穩定地獲取超額利潤。
第三,忘記估值和安全邊際。安全邊際是重要的投資原則之一,用巴菲特的話説,安全邊際就是用4毛錢的價格去購買價值1元錢的股票。預測未來很難,而安全邊際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降低預測未來的難度,並且安全邊際越大,決策的容錯度越高,投資者的潛在投資回報率也越高。相反,高估值不僅會降低投資者未來的投資回報率,而且還會降低決策的容錯能力,一旦判斷錯誤,股價將會迎來戴維斯雙殺。
但是,許多投資者在投資中經常會忘記估值和安全邊際,這也是違背常識的表現。在上世紀70年代初,美股的“漂亮50”得到投資者的青睞,估值得到大幅提升,很多公司的估值被推升到80多倍、90多倍。而估值泡沫破滅之後,很多公司的市盈率回落到9到18倍。如果投資者在高點買入“漂亮50”公司的股票,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賺錢甚至虧錢。
在A股,這樣的故事也在重演。2020年底到2021年初,以茅台為代表的基金抱團重倉的“核心資產”,估值普遍高達60、70倍甚至100倍以上;2021年春節後抱團瓦解,很多股票出現大幅度下跌。以貴州茅台為例,2021年2月10日貴州茅台的動態市盈率最高達70多倍,到2021年7月底貴州茅台的動態市盈率回落到40倍左右。
第四,違反能力圈原則。能力圈原則也是重要的投資原則之一,但卻被很多人所忽視,大家經常在沒有徹底搞懂一家公司的情況下就草率買入。巴菲特和芒格一直堅持能力圈這一原則,只買自己能看得懂的股票,對於自己能力圈之外的股票堅持不碰。
他們把公司分為三類:可以投資的、不能投資的、太難理解的。對他們來説,大部分公司被歸到“不能投資”和“太難理解”之列,例如製藥和高科技行業他們就歸為“太難理解”的行業,這也導致他們錯失了很多偉大的投資機會。但即便如此,巴菲特60多年來的年化投資收益率依然維持在20%以上。相反,大多數投資者投資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違反了能力圈原則,買了自己能力圈之外的股票。
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違背常識的案例,哪怕是機構投資者,有時候也會犯常識性錯誤,所以,如何強調“重視常識、迴歸常識”都不為過。那為什麼很多投資者包括“專業投資者”經常做出違反常識的決策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缺乏系統的決策框架。投資的方法論有很多,有價值投資的、有趨勢投資的、有量化投資的,都能賺到錢。但不管什麼樣的方法論,都需要形成一個邏輯自洽、回測合格、符合未來趨勢的嚴密框架。
邏輯自洽是有效投資策略的基本前提,投資決策的邏輯要能夠形成一個閉環;個例的成功投資不屬於有效的投資策略,只有能通過大樣本檢驗的投資策略才是有效的;大樣本回測合格也僅僅證明在過去有效,而在未來能否繼續有效,還要看這個投資策略是否符合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
如果沒有符合上述標準的決策框架,決策就會很隨意,也不可複製,但很多投資者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決策框架。
第二,受短期業績壓力的影響。很多基金經理雖然很清楚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好處,但無奈他們面對的基民很看重短期業績排名,或者受不了短期的業績波動,當基金投資組合不適應當前的市場風格業績表現不好時,可能會引發投資者的大量贖回。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會給基金經理施加壓力,迫使他們為了爭取更好的短期業績而去適應市場、追逐市場熱點,甚至被迫參與博弈交易,做出有違常識的決策。
第三,受非理性決策行為的影響。傳統的經濟和金融學理論認為,人是理性的,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説。但在現實生活中,人並非理性,甚至大部分時間是非理性的。
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尼曼在他的名著《思考,快與慢》中把人的決策系統分為系統1和系統2,系統1是一個快速的、自動的、潛意識的,以及通常受情緒驅動的認知系統,迅速做出決策但經常出錯;而系統2則相反,它的運作是緩慢的、受控制的、耗費腦力資源的,用系統2決策相對緩慢但不容易出錯。
對很多人來説,用系統1決策是天性,他們沒有培養出主動應用系統2來思考的習慣。因此,人們經常做出非理性決策而不自知。在股票投資中,即使投資理論和知識在不斷完善,但由於人性上的弱點,人們經常不可避免地會做出一些非理性行為,即使是機構投資者也無法倖免。
常識在價值投資中至關重要,本文中的“常識”是我自己對價值投資的思考和理解,但未必是所有人的認知。比如對於“行業競爭格局和行業成長空間哪個更重要”這個話題,大家由於投資哲學和投資方法論的差異,結論是完全不一樣的。但不管如何,我希望這些“常識”,能幫助大家提供一個深度思考的視角,幫助大家避免思維上的盲區。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