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豬產能逆週期、跨週期調控機制
隨着全國生豬生產恢復,豬肉供應逐步改善,近期生豬及豬肉價格出現明顯下跌,速度之快超出市場預期。6月份開始,生豬養殖環節陷入全面虧損。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6月份養豬場户每頭生豬銷售收入為2056元,養殖總成本2185元,每出售一頭商品豬虧損129元。持續虧損已使得部分企業面臨較大資金壓力。上市公司正邦科技預計上半年虧損12億元至14.5億元,新希望預虧30億元。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一個時期豬肉價格回落較快,生豬養殖出現虧損,養殖場(户)發展生產積極性受挫,2019年出台的深受養殖場(户)歡迎的用地、環保和保險等政策有收緊趨勢,一些地方在政策上“急轉彎”,可能會進一步放大市場不景氣帶來的影響,再次造成產能大幅下降,加上養殖成本上升和非洲豬瘟疫情的不確定性,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任務十分艱鉅。
根據前期產能恢復情況和生豬生長育肥週期研判,今年年底前豬價有望反彈,但幅度不會太高。按照往年規律,中秋國慶之前,豬價通常會出現一輪季節性反彈。此外,今年1月份至2月份,藍耳病、仔豬流行性腹瀉等疫情抬頭導致全國規模養殖場新生健仔數累計降幅超過10%,這期間新出生的仔豬,對應的出欄上市時間點,正好是中秋國慶之前,也利好豬價回調。但由於目前市場上積壓得進口凍豬肉量級不小,抑制豬價上漲幅度。
應對豬肉價格階段性下調趨勢,養殖場户首先要做的,就是降本增效,減少虧損。通過優化飼餵方式和精細化管理,提高飼料轉化效率;加快淘汰前期留下的三元商品母豬和部分低產二元母豬,提升能繁母豬繁殖能力;加強飼養管理,有效防止動物疫病,降低死亡損失。
此外,從過往經驗來看,在行業低谷期,絕對不可放鬆動物疫病防控。回顧過去幾輪生豬產業的大幅波動,生豬價格較為低迷時,養殖場户在疫病防控上會有所放鬆,這個時間點也是疫病風險較高的時期。當前,非洲豬瘟病毒已經在我國定殖,污染面廣;今年春節前後還出現了潛伏期長的新毒株,短期較難發現;與此同時,豬藍耳病、仔豬流行性腹瀉等疫情時有發生,疫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因此,需要提醒養殖場户,切不可放鬆防控,尤其是北方冬季、南方雨季,一旦出現重大疫情,可能損失慘重。
生豬生產和豬肉供應關乎羣眾生活、物價穩定、農民增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近年來,通過構建長效機制、穩定長效性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較為成熟的逆週期、跨週期調控機制,確保產能穩定在合理區間。
2019年底農業農村部印發《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各省(區、市)細化並承諾三年生豬生產恢復任務目標,並把責任壓實到各級政府,各地生豬生產積極性明顯提高,用地、環保等長期困擾生豬產業發展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這種做法,為生豬產能快速恢復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和啓示,可以好好總結並在未來工作中充分運用。
維持豬價穩定正在探索長效機制。穩價格的關鍵在於穩生產,穩生產需要穩產能,而確保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的重要方法是從政策上穩定從業人員預期。據瞭解,農業農村部正在着手製定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分省明確能繁母豬存欄量和規模養殖場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標,並出台考核辦法。要求各地對照任務指標,細化方案,穩定落實財政、金融、用地、環保等長效性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市場化調控機制,防止“急轉彎”“翻燒餅”,讓養殖主體有穩定的政策預期。與此同時,養殖場户虧損嚴重的地區要適時出台臨時救助補貼、貸款貼息補助等政策,幫助養殖主體渡過難關,確保能繁母豬存欄量保持在合理區間。
當前,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水平依然偏低。截至去年底,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殖場户生豬出欄量,佔全國總出欄量的比重約為57%,仍然有43%左右的市場供應量由小散養殖户提供。與規模化養殖場相比,小散養殖户在技術、經營管理、市場風險抗禦和重大疫病防控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未來,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儘快讓小散養殖户融入農業現代化進程,提高規模化組織化水平。建議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示範作用,通過“公司+農户”、託管租賃等方式,完善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提升產業組織化水平。同時,通過成立行業協會、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把小而散的養殖户凝聚起來,分享先進養殖技術,統一飼料原料採購和經營管理,互幫互助,共同發展。(王祖力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