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家: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助力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財經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10月3日電 (記者杜燕飛)2020年9月,我國宣佈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了大國責任。在日前召開的2021中國電力規劃發展論壇(第八屆)上,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實現碳達峯、碳中和,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

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遊敏表示,當前,我國電力系統正從集中式大規模遠距離調配為主向集中式與分佈式並存發展,傳統以機械轉動慣量保持穩定的系統正向包含大量間歇性波動性電源、儲能設備和電力電子器件的系統轉變。

“伴隨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通過能源物聯網設備對各類場景的精確感知,實現多種能量流和數據流的深度融合以及‘源網儲荷’各個環節的協同互動,電力系統的形態和主體將發生重大變化。”遊敏説。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表示,我國能源轉型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要落實兩個構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要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發展核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非化石能源綜合利用;積極推動煤電靈活性轉型;持續推進終端用能的電氣化;加強電力電子和儲能等關鍵技術創新;完善能源轉型各項政策,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

“我國在碳達峯、碳中和約束條件下發展,能源領域首當其衝,需要優化從當前狀態趨於目標狀態的實施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認為,新型電力系統與非電能源系統、環境系統、社會系統等非電力環節之間的邊界條件不再近似不變,不能再按封閉系統來規劃與調度,而立足於系統論的信息物理社會系統(CPSSE)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及能源轉型路徑優化的框架。

在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總工程師彭才德看來,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需要可再生能源持續大規模開發利用。“十四五”新能源發展在以往“集中式與分散式並舉”“陸上與海上並舉”“就地消納與外送消納並舉”的基礎上,面對土地利用空間、消納與系統安全和市場化問題,推動“單品種開發與多品種互補並舉”“單一場景與綜合場景並舉”發展。

“碳達峯、碳中和背景下,以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為代表的大規模新能源併網形式將給我國電力供應、新能源消納、配電系統穩定運行等方面帶來巨大挑戰。儲能等靈活性資源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李敬如表示,建議從加強場景分析、完善指標體系、健全市場體制三方面推進儲能在電力行業應用。

在電力需求側,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單葆國建議推動資源開發利用、健全完善市場機制與商業模式,加強關鍵技術突破,各方聯動配合形成合力。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電力發展院主任工程師王爽認為,為增強新型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十四五”期間要繼續挖掘存量電源調節能力,新增一批系統級靈活調節電源,充分發揮需求側響應能力,跨省跨區調節資源互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