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創藥業創始人陳元偉:打破人才壁壘,中國創新藥比你想象更硬核

尋找成都最具“潛能力”科創企業

——海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意見》(以下簡稱為《創新意見》)正式發佈,從頂層設計釋放了國內創新藥的發展動力。而伴隨着審評效率的提高、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的常態化,國內創新藥產業由此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中國造”創新藥不僅在國內市場嶄露鋒芒,也通過專利技術、研發項目的引進及對外授權、開展海外臨牀試驗等方式,開始向國際創新藥市場進發。如今,國產創新藥IND申報數量持續攀升,通過NDA審批實現上市銷售的創新藥也不斷增加(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新藥審評程序,包括新藥臨牀試驗申請IND申報和新藥申請NDA申報兩個過程)。

2021年4月13日,紅星資本局聯合新經濟發展研究院iNED發起了“尋找成都最具‘潛能力’科創企業”活動,作為一家專注於癌症及代謝疾病藥物研究的全球化創新藥企,海創藥業成為入選企業之一。4月30日下午,海創藥業創始人陳元偉接受了紅星資本局的專訪。

專訪海創藥業創始人陳元偉:打破人才壁壘,中國創新藥比你想象更硬核

海創藥業創始人陳元偉

海外高端人才加速回流

為國產創新藥研發注入強勁動能

據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的數據,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達1929萬,其中中國新發癌症457萬人,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3.7%,居全球首位。雖然我國癌症患者數量龐大,但是由於起步慢、底子差等原因,關於國產抗癌藥物的傳統印象並不樂觀——不僅許多病症只有進口藥、沒有國產藥,就算有國產藥,患者圈子中也私下流傳着“進口藥效果優於國產藥”的無奈共識。

這樣的窘境,正是促使海創藥業研發團隊回國創業的動力。

“常用抗癌藥物在中國市場的價格,遠高於在美國等地。”提到回國創業的初衷,海創藥業創始人陳元偉説,“我們團隊中的海歸人員都希望能將自己在海外積累的技術帶回國內,研發、生產大家都吃得起的藥物。”

實現夢想需要機會。陳元偉既感慨也欣慰地向紅星資本局表示:“之所以回國創業,更重要的原因是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從高新區、成都市、四川省到國家,都對我們給予了充分支持。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海歸人才選擇回國創業。”

一直以來,國內的創新藥研發與國外相比,硬件並不是“卡脖子”的難題,軟件的差距,比如人才實力,才是痛點。

自2008年我國開始積極鼓勵科學家和領軍人才歸國創業以來,國內創新環境改善,海歸人才迴流加速。一批畢業於頂尖名校、具有二三十年醫藥行業從業經驗的海歸科學家及海外人才,從阿斯利康、輝瑞、羅氏、默沙東、拜耳等國際巨頭轉向國內,自主帶隊成立生物醫藥企業,或任職國內創新藥企業的重要研發崗位,為國產創新藥注入強勁動能。

“海創藥業匯聚了許多海外人才,我們都期望回國實現自己的價值。”陳元偉向紅星資本局表示,“我曾在瑞士留學,先後在美國的兩家世界500強工作近10年,於2005年回國,2013年創立了海創藥業;我們的首席科技官李興海博士,是留美博士後,曾在兩家世界500強工作多年,2015年加入海創;此外,我們還引進了許多高學歷、在生物醫藥行業經驗豐富的專家,建立了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顧問團隊。”

挑戰與機遇並存

中國創新藥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過去,為解決“缺醫少藥”問題,醫藥行業主要以仿製藥為主。現今,為降低對國外藥物的依賴,創制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讓創新藥加速替代仿製藥已是大勢所趨。

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16個科技重大專項中,“重大新藥創制”便是其中之一。此外,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1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顯示,創新藥及新型療法也將成為醫藥行業2021年的大勢板塊。

據米內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藥品終端市場整體規模約2萬億元,其中創新藥佔比僅約5%,約1000億元,未來市場需求巨大。但創新藥研發面臨週期長、投入大、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等困境。

“在新藥研究領域,我們和國外仍有明顯差距,但並不在於硬件,而主要體現在軟件方面,如臨牀研究、人才等。”陳元偉同時指出,“中國市場廣闊,人口基數有絕對優勢,且目前中國人均GDP已經達成1萬美元,未來中國醫藥行業的市場大有可為。差距帶來可提升的空間,人口數量及經濟發展帶來可開拓的市場空間,再疊加優渥開闊的創新創業空間,高科技術企業正面臨着巨大機遇。”

除人才瓶頸外,曾經審評不規範、進度慢、招標效率低、醫保對接難等問題,也是掣肘國產創新藥發展的客觀因素。針對這一系列阻礙,國家自2017年以來,通過頒佈《創新意見》,明確了藥品研發、審評、生產等多個環節的相應規則,並逐步通過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修訂、藥品談判、醫保動態調整機制等關鍵動作,為國產創新藥提供宏觀勢能。

直至今日,國產創新藥已不再是“價格與療效一起打折”的“降級替代品”。在出口銷售方面,以恆瑞醫藥、百濟神州等為代表的中國創新藥企業,此前已經邁出中國創新藥出海的第一步;而在藥物療效方面,以海創藥業正在開展中美III期臨牀試驗的HC-1119為例,這款用於治療前列腺癌的藥物與已經上市的同類進口藥物相比,具有臨牀用量低、安全性更高的潛力。 

中國創新藥怎樣才能儘快走向世界?陳元偉給出的答案是:“藥物產品本身素質夠硬,達到國際水平,不僅能滿足中國人的需求,也要能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這是第一步。”

“由於國家政策的支持、優秀人才的聚集、研發費用的增加、資本力量的加持,中國生物醫藥企業近年發展迅速,中國創新藥企業已經不侷限在國內開展新藥研究、生產和銷售,同時在逐漸走向國際市場”,陳元偉表示。

瞄準小分子藥物

借靶向蛋白降解技術“彎道超車”

蛋白在調控人的生理功能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目前主流的藥物可被大致分為兩類:生物大分子藥及化學小分子藥,兩者均可通過靶向各類蛋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在已被解析的疾病相關蛋白中,有高達80%蛋白無法被現有藥物靶向,因為它們大都位於細胞內或核內——大分子抗體進不去,小分子又抓不牢,也由此大量臨牀需求未被滿足。

而海創藥業主攻的PROTAC(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靶向蛋白降解),正是有可能打破這一困局的革命性技術。

2004年,以色列科學家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和美國科學家Irwin Rose因共同發現“細胞是如何清理異常蛋白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而這一發現即是泛素(Ubiquitin,Ub)調節的蛋白質降解過程。

通俗而言,“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即是細胞將出現“異常的文件(異常蛋白質)”,交給“秘書(E3酶)”,“蓋上作廢章(泛素化)”,再扔給“碎紙機(蛋白酶體)”,從而將異常蛋白質直接降解的整個過程。

基於這一“泛素-蛋白酶體系統”,PROTAC技術通過小分子化合物誘導直接實現靶蛋白降解,從而使大量從前“不可成藥”的靶點轉化為治癒疾病的切入點。

同時,耐藥性一直是困擾腫瘤治療的難題之一,而PROTAC技術還具備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潛力。

目前全世界有Arvinas、Kymera Therapeutics、NurixTherapeutics等初創企業在全力探索PROTAC的臨牀應用潛力,其中Arvinas進展最快,其研發的ARV-110口服PROTAC小分子已經進入臨牀II期試驗。而羅氏、輝瑞、拜耳、諾華、默沙東等國際巨頭也紛紛通過與這些初創公司合作,爭先重資入局這一可能引發行業地震的新技術。

近年來,雖然大分子生物藥持續受到熱捧,市場增速較快,並催生一系列熱門賽道;但小分子藥物因其作用分子體積小、研發成本更為可控等多重優勢,開始在藥品研發領域佔據主導。2020年FDA共計批准新藥53個,其中小分子藥物38個,佔72%。PROTAC技術作為小分子藥物領域的尖端技術,更是被國內創新藥企業認為是“趕超海外藥企的關鍵”。

根據醫藥魔方統計,中國在研821款腫瘤藥管線中,具有創新作用機制且研發階段處於全球領先狀態的產品共有119個,佔比為14.5%,其中國產藥品77個,佔比為9.4%。而在國產靶向藥品中,機制創新且研發狀態領先的產品僅佔3.7%。

據陳元偉介紹,海創藥業是國內最早一批佈局PROTAC技術的創新藥企業,已經建立起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PROTAC技術平台。由於PROTAC分子量相對較大,解決藥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及穩定性一直是PROTAC藥物研發面臨的挑戰,而海創藥業已嘗試在多個腫瘤靶點進行PROTAC新藥開發,目前已有雄激素受體(AR)PROTAC分子進入臨牀前申報階段。

面對萬億級市場,國內生物醫藥公司該如何突圍,如何佈局?在接受紅星資本局專訪期間,陳元偉不斷強調,自身素質是關鍵。“擁有自己的專利、核心技術,創新藥的質量達到國際水平,我相信我們中國的產品必然能走向世界”,陳元偉表示。

先進的技術造就革新的產品,中國創新藥未來能否站上世界之巔,這或許不是一個疑問,而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

紅星新聞記者 許媛 費成鴻 實習生 向榮欣

責編 任志江 編輯 鄧凌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62 字。

轉載請註明: 專訪海創藥業創始人陳元偉:打破人才壁壘,中國創新藥比你想象更硬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