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中國企業如何發力

“雙碳”目標下,中國企業如何發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創零碳世界,已成為全球共識。在我國,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也已提出一年有餘。作為一項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變革,未來幾十年,企業都將面臨制定企業“雙碳”路徑圖的工作。新背景、新挑戰、新機遇,企業將如何應對?

  11月25-26日,“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全球科技創新青年科學家沙龍”在京舉辦,與會業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全球技術創新帶來零碳能源成本的大幅降低,説明技術創新與合作已取得巨大成果。“雙碳”目標下,技術創新將成為重要路徑和核心。

  轉型之“痛” 創新可解

  “雙碳”目標明確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基調,同時也在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會上,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研究員毛濤提出,通過綠色供應鏈減碳將成為新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當下的綠色供應鏈已經發生鉅變。“像蘋果、施耐德等企業都提出了整個供應鏈的‘碳中和’。龍頭企業對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提出減碳要求,以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的方式,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減碳模式,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7月27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官方發佈了《企業碳中和路徑圖》重磅報告,伊利集團減碳實踐被收錄其中。“但我們的減碳實踐難度很大。”伊利集團EHS環境健康安全工程師王月軍坦言,“圍繞產品的碳足跡去做碳中和,我們把所有的產品進行碳盤查,發現90%以上的排放都來自供應鏈環節。既然要全產業鏈行動,就會產生新的壓力和挑戰”。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十餘年的碳盤查,他們已經把標準方法固化到信息系統中,實現了自動碳盤查數據的輸出。“包括提高綠電比例、氫能利用、化石燃料替代等,我們做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如今,每年能節省能源成本約1億多,還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

  對企業而言,“雙碳”目標下的轉型是一道必答題。近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其中提到的“碳達峯十大行動”包括了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作為製造業企業,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需要直面的是提高製造產品的能源效率。其環保事業部總監倪悦勇説:“尤其在功率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的技術革新,是轉型的核心。同時,我們開發了智能化綠色製造綜合解決方案,讓工廠用AI、邊緣計算、傳感器等智能化技術,既保障生產效率又提高能源和資源效率。”

  能源轉型成為了重中之重。法能中國執行副總裁劉恆偉認為:“能源技術創新要考慮如何降碳,如何保證人人都能享有可持續能源,這是挑戰也是創新的出發點。目前各個國家的能源技術創新都是不足的,需要進一步加速研發、示範、推廣應用。”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躍兵也認為,提高能源效率關係到方方面面的技術,“技術創新很重要,此外,制度和政策創新、金融創新也同等重要”。

  在中南大學教授譚靜強看來,許多企業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轉型所帶來的短期陣痛,“企業需要設法消除減排過程中增加的成本,並且從中找到新機遇”。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唐旭提到,在新背景下打破傳統機制,激勵企業突破更多技術難題,就要從技術本身和機制方面加強創新,“尤其是研發機制的改革,還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

  清華大學教授王燦認為,要增強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既要增強其主動進行低碳轉型的意願,也要有政府的研發投入和科技支撐的政策設計,“一方面通過研發支撐企業轉型,同時又是支撐國家對關鍵技術突破的需求,形成合力,共同向雙碳目標的實現努力”。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科技創新、政策創新加快了碳中和關鍵技術的商業化,這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王燦還談到,未來先進能源和低碳技術將成為全球下一輪科技前沿、市場重點和競爭新高地,“碳中和科技方面的國際合作,不僅提升技術研發水平,也關乎全球經濟,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意義”。

  “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碳中和方面起步晚,無論是技術還是國家在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機制上,還相對比較薄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坦言,能不能實現“雙碳”目標,科技是最重要的一環,“開展碳中和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要跟一流的機構、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合作,進一步提升技術。”

  在科技部的帶領下,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新興技術方面嘗試進行了許多國際交流與合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是他們的一張“技術名片”。其科研開發部負責人王曉龍介紹,“早在2014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全流程項目,已在中澳國際合作項目上進行了預演。儘管當時科研技術條件薄弱,但前沿技術要積極嘗試,經過幾年研發,我們的項目終於進入了國際‘主戰場’”。

  毛濤説,中國企業特別需要關注有產品出口意向的國家的政策變化,“看看他們在碳達峯、碳中和方面有沒有些新的要求,比如歐盟、美國可能要出台碳關税,相關企業就應該提前佈局。”此外,他特別提醒,“我國企業要理性進行發展佈局,不要太盲目,也不要跟風,要結合自身的供應鏈特點設計路徑。有志於開拓國際市場的龍頭企業,也應該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發出中國聲音,這會讓一些國際標準不至於過多限制中國企業的發展。”

  活動舉辦單位、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黨委書記王義軍説:“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科技的力量不可替代,青年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貢獻者、實踐者。希望為各國企業界、科技界、政策界青年搭建平台,為引領各領域青年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貢獻力量”。

  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科技部、工信部等政府相關部門及企業代表、高校代表及、科研院所代表30餘人參加了線上線下活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13 字。

轉載請註明: “雙碳”目標下,中國企業如何發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