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高溢價定增“難產”,三年前的增發“套住”大股東

本文來源:創業圈 作者:餘坤

文|記者餘坤

近日,北京市委第一巡視組向華夏銀行黨委反饋巡視“回頭看”情況。巡視組領導指出,華夏銀行(600015.SH)在加快不良資產處置、推進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核心競爭力不足、貸款管理有漏洞、治理體系建設有短板、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利益輸送風險等問題。

華夏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民吉表示,巡視組指出的問題切中要害,提出的整改要求明確具體,華夏銀行黨委誠懇接受,並將組織帶領全行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認真對照、深刻領會,堅決抓好後續整改落實。

近年來,華夏銀行頻繁遭到監管處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5月,華夏銀行及相關責任人累計被監管罰沒1032萬元;去年5月,該行因違規使用自營資金、理財資金購買該行轉讓的信貸資產等違法違規行為,收到銀保監會開出的9830萬元鉅額罰單,刷新去年上半年銀行機構被罰金額的最高紀錄。

自去年5月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以來,華夏銀行的定增計劃遲遲未能落地。今年4月30日,該行發佈《關於延長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及授權有效期的公告》稱,此次發行方案的有效期延長12個月。在此之前,該行已向證監會回覆了定增反饋意見,但截至目前仍無進展。對於此次定增的具體進展,華夏銀行相關人士未立即回覆記者的詢問請求。

今年2月,華夏銀行公告了執行董事、行長張健華辭職的消息,在董事會聘任新任行長及其任職資格獲核准前,董事長李民吉代為履行行長職責。如今已過去數月,華夏銀行新行長仍沒有到位。6月13日,該行回覆投資者稱,該行董事會指定由董事長李民吉代為履行行長職責,後續將根據法定程序推進相關工作。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分析稱,如果上市公司的定增未獲批准,一般來説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比如上市公司自身存在潛在風險,定增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或定增條款不符合規定等情形。

華夏銀行高溢價定增“難產”,三年前的增發“套住”大股東

高價定增爭議重現

定增預案發布一年多,華夏銀行的增資計劃何時落地仍不明朗。

今年4月30日,華夏銀行公告稱,該行的發行準備工作正在積極穩妥推進中,本次發行已取得銀保監會核准,尚需取得證監會核准後方可實施。鑑於獲得前述核准及後續實施發行尚需一定時間,該行董事會同意將發行方案決議有效期和對董事會辦理髮行相關事宜的授權有效期自前次有效期屆滿後分別延長12個月。

實際上,這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去年5月就已公告披露。預案顯示,華夏銀行本次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5億股A股股票,募集不超過200億元資金,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

對於發行價格,預案顯示將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普通股股票交易均價的80%,與本次發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淨資產值的較高者。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行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淨資產為15.76元,遠高於該行目前5元左右的股價。這意味着,如果此次定增實施,增發價格將是目前市場價格的3倍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從時間上來看,與華夏銀行2018年完成的一次定增相比,這次定增顯得有些“難產”。2018年9月,華夏銀行公佈定增預案,擬向首鋼集團、國網英大和京投公司發行不超過25.65億股。定增預案公佈後不久,銀保監會和證監會先後核准了華夏銀行的定增申請,2019年1月,該行定增順利落地,累計募集資金292.36億元。從披露預案到落地,耗時不過4個月。

實際上,那也是一次在市場上頗具爭議的高溢價定增,彼時華夏銀行股價在7.5元左右。其中,京投公司當時以11.40元/股的價格,耗資149億元認購華夏銀行13.07億股,認購數量是三家股東里面最多的,因此成為該行第四股東。

然而,大股東主動“吃套”參與高溢價定增並未促使華夏銀行的股價回暖。近三年來,華夏銀行股價連續下跌。今年6月24日,華夏銀行收報5.14元,總市值790億元,市淨率僅為0.33。

華夏銀行的股價一路下跌,讓2018年參與定增的三家股東損失慘重。若以目前的股價計算,即便加上近三年的分紅,京投公司在這項投資上浮虧超過60億元。

參與此次定增的另外兩個大股東首鋼集團、國網英大,同樣在賬面上浮虧。這些股份還不能上市流通,其限售期為5年,解禁時間為2024年1月。

基金持股數據顯示,基金機構正在減持華夏銀行。2021年末,171家基金合計持有該行1.49億股,持股市值8.32億元,但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僅剩9家基金持有該行410.68萬股,持股市值降至0.23億元。

在今年5月舉行的華夏銀行2021年度業績交流會上,有投資者表示,華夏銀行股價偏低且長期破淨,導致近年部分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沒有享受到公司發展的成果。李民吉回應稱,該行高度重視市值管理,也十分關注股價走勢。受宏觀經濟整體下行、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股整體估值和該行估值目前均處於較低水平。在此情況下,該行將積極應對宏觀形勢變化,持續改善經營管理,努力提升發展質效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價值。

董事長代行行長職責已數月

今年2月,華夏銀行管理層出現重要變動,在任5年的行長張健華因工作變動辭去相應職務。在聘任新任行長及其任職資格獲銀保監會核准前,該行董事會指定李民吉代為履行行長職責。截至目前已有4個多月,新任行長仍未到位。

公開資料顯示,李民吉出生於1965年,2017年4月開始擔任華夏銀行董事長。此前,他曾任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中國信託業協會副會長,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

面對資產質量管控的嚴峻挑戰,李民吉在2019年年報中曾以三個“前所未有”表明了華夏銀行改善資產質量的決心。截至2021年末,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77%,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但在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仍高居第二。

在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的背後,是華夏銀行近年來進行了大量的核銷。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華夏銀行分別核銷不良貸款357.85億元、299.39億元、234.35億元。

儘管核銷力度較大,但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仍在增長。2021年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為390.73億元,同比增長10.97億元,其中,個人貸款不良餘額114.55億元,同比增長16.71億元,增幅17.08%,遠超該行個人貸款規模9.38%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末,華夏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0.02個百分點,達到1.75%,而不良貸款餘額則繼續上升10.75億元,達到401.48億元,上升幅度已經接近2021全年。

華夏銀行面臨的另一問題便是營收增長趨緩。2021年,華夏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58.70億元,同比增長0.59%,增速為近十年來最低。今年一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40.00億元,同比微增1.65%。

分地區來看,華夏銀行東北地區是營收佔比最低的,同時也是華夏銀行唯一虧損的地區。2021年,該行東北地區實現營業收入16.01億元,同比下降18.57%,實現營業利潤-11.54億元。記者注意到,華夏銀行東北地區的不良率為4.04%,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為該行貸款風險最高的區域。

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華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偏低。銀保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3.82%,同比增長0.22%,同期華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2.82%,同比下降0.26%。

中誠信出具的最新評級報告指出,作為上市銀行,華夏銀行具有較為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渠道,近年來該行不斷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以及發行優先股、二級資本債券和永續債補充資本,但由於資本內生能力有限且業務規模的不斷增長對資本產生消耗,面臨一定的資本補充壓力。

在資產質量、營收增長、資本充足水平的三重壓力下,李民吉治下的華夏銀行能否順利完成此次定增,值得關注。

離開華夏銀行後,博學的張健華重返他一直熟稔的學界。這位央行前研究局局長回到五道口,出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54 字。

轉載請註明: 華夏銀行高溢價定增“難產”,三年前的增發“套住”大股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