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採落地,“牙茅”漲停!醫藥股要打翻身仗了?

一直跌跌不休的醫療板塊,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

9月9日,醫療相關板塊全線走高,牙科、眼科股領漲。牙科股中,邁普醫學大漲近17%,通策醫療、悦心健康、融鈺集團等漲停;眼科股中,光正眼科漲停,愛爾眼科、歐普康視漲超6%。

集採落地,“牙茅”漲停!醫藥股要打翻身仗了?
集採落地,“牙茅”漲停!醫藥股要打翻身仗了?

引爆板塊大漲的導火索,是9月8日國家醫保局發佈《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給佔種植牙整體費用超過一半的醫療服務費用劃出了目標線:4500元,降價幅度沒超過50%,相對温和。

政策發佈後,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連夜截圖發微博,表示“靴子終於落地!很好!支持!奮進!共贏!”

集採落地,“牙茅”漲停!醫藥股要打翻身仗了?

財通社注意到,經歷系列“靈魂砍價”後,從種植牙集採政策落地,到本月底將集採開標的骨科脊柱類耗材,不少分析均認為政策邊際改善信號強烈,那麼醫療股能否就此反轉呢?

種植牙集採:醫療服務費限價4500元

種植牙集採的故事已經反反覆覆講了一年多,把“牙茅”通策醫療的市值都擠掉了千億。

9月8日晚間,國家醫保局發佈《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標誌着備受關注的種植牙醫療服務費用調控正式落地。

集採落地,“牙茅”漲停!醫藥股要打翻身仗了?

與此前徵求意見稿最大的變化在於,口腔種植體將進行集採,牙冠進行競價掛網,種植牙醫療服務進行價格調控,其中明確,三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目標為一顆牙4500元。

對此國家醫保局解讀,口腔種植的費用大致分為種植體、牙冠和醫療服務三個部分。種植體、牙冠兩個部分的價格需要通過集中採購和競價掛網產生,因此,《通知》沒有人為設定具體量化目標。目前,公立醫療機構採購高端品牌種植體4000元-6000元每套,其他種植體2000元-3500元每套,流通過程存在價格虛高空間,集中採購後價格會有不同程度下降。公立醫療機構從第三方加工廠採購的牙冠大多在1000多元,自制牙冠價格更高,競價掛網後也會有一定程度下降。

國家醫保局表示,醫療服務部分的費用佔種植牙整體費用比重較高,根據近期全國範圍內登記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以各省份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為例,醫療服務部分的平均費用超過6000元,一些省市費用超過9000元,已經成為種牙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進一步來看,醫療服務費用偏高的原因多樣,既有項目設置不合理,過度分解,也有定價過高、巧立名目亂收費等。從前期徵求意見看,多數意見認為應當在規範收費時引導全流程費用迴歸合理區間,部分意見認為應當考慮技術勞務價值、技術水平、風險程度以及資源稀缺性。綜合羣眾、醫療機構、專業人士等各方意見,最終將三級公立醫院種植牙醫療服務部分的價格調控目標確定為4500元。對於符合特定條件的地區或醫療機構,《通知》也明確了允許適當放寬的條件。

政策最大亮點在於,調控目標考慮地區差異性,不是一刀切的單一標準。例如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靠前的地區和城市確實存在資源、人力等各方面成本較高的因素,根據徵求意見的反饋情況,《通知》對這部分地區明確可上浮不超過20%,具體由省級醫療保障部門以城市為單位確定並公佈。

集採落地,“牙茅”漲停!醫藥股要打翻身仗了?

根據政策來看,放寬情形一共包括三種,其中“非定向”適用於轄區內全部公立醫療機構和主動承諾接受全流程價格調控的民營醫療機構,定向”僅適用於符合該情形的特定醫療機構。

若同時滿足條件,放寬比例最高可達40%,單顆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上限最高可達6300元:4500×(120%+110%+110%)=6300元。

對“牙茅”有何影響?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 年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199 億,2015-2020 年間複合增速達10%;預計2021-2025 年行業增速有望達到20%,這意味着屆時市場規模近3000億元。

集採落地,“牙茅”漲停!醫藥股要打翻身仗了?

在超千億的國內口腔醫療服務市場中,目前種植牙滲透率尤其低,約為29顆/萬人,僅高於印度。

低滲透率對應高增速。根據瑞爾齒科招股書,2011-2020 年間種植牙數量複合增速高達46.3%,遠高於口腔行業整體增速。2020年我國種植牙約為400萬顆(對應滲透率約為每萬人28 顆),根據終端調研取中位數,假設單顆種植牙終端收費為1 萬元,則種植終端服務規模約為400 億,約佔口腔行業的1/3。

受益於行業滲透率不斷提升,行業龍頭股通策醫療業績保持多年增長。

從2021年年報來看,通策醫療擁有營業口腔醫療機構 60 家,公司作為口腔醫療服務的專業口腔醫院,不生產種植體等醫療器械及耗材,上游承接口腔醫療設備及耗材供應商,下游主要面對患者。2021年,公司醫療服務產生的收入為26.32億元,佔比94.67%。同時,公司綜合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46%和 28.27%,保持穩定提升狀態。

但是今年上半年,通策醫療營收微增,淨利潤下滑15.73%至2.96億元,是繼2020年上半年後又一次陷入業績負增長。公司認為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旗下多家醫院停診數十天,此外蒲公英分院處於籌建或培育期以及大量人才儲備拉低了整體利潤。

從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口腔公司中,除可恩口腔實現營收與淨利潤雙增外,通策醫療、融鈺集團、藍天口腔整體增收不增利,華美牙科、華齒口腔陷入營收與淨利潤雙降的局面,融鈺集團、華齒口腔更是錄得虧損,反映出口腔醫療服務行業的日子似乎並不好過。

值得注意的是,通策醫療業績下滑後,市場信心降至冰點,股價持續創出年內新低,除了公司所稱的新冠衝擊原因外,更大的隱憂是之前寧波和蚌埠兩市的種植牙集採出現了大幅殺價。

寧波醫保局於2022 年4 月發佈《種植牙醫保限價支付政策“五問五答”》,在全國範圍內首先推出種植牙的醫保限價支付政策,對“約定品牌的”種植牙的全過程限定國產品牌3000 元/顆,進口品牌3500 元/顆,其中耗材價格為國產1000 人民幣/顆、進口1500 人民幣/顆。

安徽蚌埠市借鑑寧波經驗,將種植牙納入集中採購,經集中議價談判,種植牙材料(含牙冠、植體一套)費用平均降幅84.17%,最高降幅達89.5%;市醫保局積極引導各試點醫療機構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實行種植牙項目限價收費,即三級醫院不高於2200 元/顆;二級醫院不高於2000元/顆;一級及以下醫院(含口腔門診)不高於1800 元/顆。種植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方面,從均價10000 元/顆左右,降至2200 元/顆以下,最高降幅82%以上。

換言之,寧波種植牙醫療服務限價2000元、蚌埠限價為2200元。而國家醫保局最終落地政策為限價4500元,較之有明顯提高。正因為此,通策醫療開盤一字漲停。

9月9日,通策醫療對外明確回應,該政策對公司利好,服務費價格比此前市場預期的要好,之前市場預期普遍在兩三千元。後續種植牙還會出台耗材(價格調控),但這對公司沒影響,耗材跟公司沒關係。

對於新增的放寬條件內容,通策醫療證券部工作人員則表示,通策醫療應該滿足條件一和條件三,條件二比較難;該標準是面向公立醫院的標準,公司僅作為參考;正如國家醫保局在政策解讀所述,希望通過公立醫院發揮價格“錨”的作用。

天風醫藥楊松團隊認為,三級公立醫院單顆種植牙服務價格4500元,且適當放寬比例最高至40%,整體定價好於預期。考慮到種植費用=服務費4500+種植體+牙冠,種植耗材價格分開計價,預計整體價格在6000以上,整體價格大幅好於寧波、蚌埠等地方種植牙打包價格。價格調控主要面向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仍按規定自主定價,引導民營醫療機構制定合理價格,同時讓技術勞務價值得到合理體現。

浙商證券指出,政策明確規定單顆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上限為4500元,若符合特定條件可放寬至6300元。此次種植牙集採政策明確提出將醫療服務價格與耗材價格分開,強調醫療服務價值,對醫療服務行業整體帶來較強政策信心。

集採政策邊際緩和

除了種植牙外,近期其他醫療領域的集採政策也相繼出台,不少分析均認為,政策將更加温和。

9月7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發佈《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文件》,明確將於9月27日由企業遞交申報材料,並現場開標。

東方證券認為,從此前高值耗材集採結果來看,2020年冠脈支架集採品種平均降價超90%,2021年骨科人工關節集採產品平均降幅在80%以上。因此,此次骨科脊柱類耗材集採降價必不可免,但降價幅度或更加温和。此前,安徽省已經開展過兩次骨科脊柱類耗材的帶量採購,總體平均降幅分別為53.4%、54.6%。

9月6日,長春高新兩款生長激素產品出現在《福建省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文件(徵求意見稿)》中。考慮到此前市場傳言長春高新生長激素產品被納入集採,公司股價曾一度跌停,許多投資者擔心此次集採消息“實錘”後恐再對公司股價造成重創。

但微跌的股價反映出投資者真正擔心的是水針劑型集採而非粉針劑型集採。而在第三方機構看來,短期生長激素水針價格體系仍將穩定。據長春高新此前在投資者交流會上透露,公司生長激素產品的收入構成中,粉針、水針和長效水針的佔比分別為10%、70%和18%左右。

此外,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4955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集中帶量採購重點將部分臨牀用量大、臨牀使用較成熟、採購金額較高、市場競爭較充分的醫用耗材納入集採範圍,由於創新醫療器械臨牀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暫時難以預估,尚難以實施帶量方式,在集中帶量採購之外留出一定市場為創新產品開拓市場提供空間。《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6102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創新藥由於臨牀使用量不穩定、競爭不充分,暫未納入集採品種範圍。

德邦證券認為,此前北京醫保明確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創新醫療服務項目豁免DRGs引發市場積極反應,此次國家醫保局正面答覆是配置醫藥的更積極的信號,或引發情緒面拐點突破。醫藥已充分調整且估值處於底部,當前基金嚴重低配,看好22下半年及23年醫藥結構性行情。

本文源自財通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74 字。

轉載請註明: 集採落地,“牙茅”漲停!醫藥股要打翻身仗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