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多家公募巨頭髮聲!

2023年新春之際,中國基金報邀請多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或知名基金經理展望新的一年投資前景和趨勢,供廣大基民和股民參考。

易方達基金武陽:努力為投資者創造回報

重磅!多家公募巨頭髮聲!

易方達基金 武陽

2022年,是全球資本市場跌宕起伏的一年。上半年全球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疊加國際局勢的緊張、疫情的反覆,市場對於滯漲的預期提升,導致了股市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直到四季度,市場才開始逐漸修復。回顧全年,我們堅持逆向且前瞻的思維方式、價值投資的底層邏輯,深耕科技、高端製造、消費、醫療四大領域,從產業週期的邏輯出發,較好地把握了雲計算及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及其上游資源、以航空出行為代表的消費復甦、醫療服務及器械等細分行業的投資機會,繼續為投資者貢獻了正回報。

我們相信,持續而穩定地為投資者創造回報是第一位的。我們一切的工作,投資理念、操作思路、能力圈拓展,都基於此,我們希望帶給投資者切切實實的獲得感。從這一目標出發,在過往的研究和投資實踐中,我們不斷思考和打磨自己的方法論,形成並完善投資理念。隨着投資年限的增長,我們越來越意識到,任何投資都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長期來看,單一行業無法避免其“萌芽-成長-成熟-衰退”的週期性,差別只在於週期的時間長短不同,只有不斷學習、擁抱時代、甄選機會,保持“洞察力”、“逆向力”與“堅持力”,才能讓長期淨值曲線擺脱週期的禁錮。同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投資人的資金和精力都有限,只應該留給最好的機會。在這些理念的背後,我們一直兢兢業業地打磨和拓展自己的能力圈,不求速勝、但求勝率;而能力圈的拓展,反過來也在不斷幫助我們進化和完善投資理念。

如同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億萬年之久、生生不息的生態系統一樣,資本市場需要參與者不斷學習和進化;但一切進化的基礎,都不應離開價值投資,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所理解的價值投資的本質,是從遠期DCF(現金流折現)的評估出發,買入市場價格遠低於其淨現值的投資標的,這一準則適用於所有行業和公司。對基金持有人來説,隨着時間的推移,證券的價值將逐漸向淨現值靠攏,基金管理人就可以為持有人帶來穩定的、可預期的回報;對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而言,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可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勝劣汰、提高定價效率,進而在長期維度提升全社會的福祉。

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資本市場的整體機會大於風險。從長期維度看,政策支持全社會直接融資比例提升,居民增加財產性收入需要優質股權類資產的投資渠道,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支撐。從中期維度看,全球範圍內緊張的國際局勢有所緩和,大宗商品價格也逐漸回落,隨着疫情轉入新階段和地產調控政策的邊際變化,我們相信,市場最不確定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就是較好的佈局窗口。站在當前時點看,雖然仍存在國際形勢惡化等不確定性,但預計發生概率都較小。

具體到行業,在科技領域,企業雲服務和5G新應用的部分公司通過不斷研發,具備了優質產品供給的潛力,在典型的依靠創新性供給創造需求的TMT行業中具備良好前景。在高端製造領域,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半導體都兼具下游新增需求放量和國產化率提升的雙重邏輯。在政策已經明朗、消費復甦的大背景之下,消費領域中,以航空出行為首的、供給出清徹底且具有較大價格彈性的子行業值得關注,同時年輕人新的消費習慣、新的消費品類和品牌崛起也將帶來很多投資機會。此外,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和創新藥行業,也將受益於醫療行為逐漸的常態化。2023年,我們將持續深耕科技、高端製造、消費、醫療四大領域,圍繞成長空間和實現路徑充分考量、謹慎決策,同時不斷加強對個股的精選和資金的使用效率,努力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回報。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觀點,亦不代表對市場和行業走勢的預判,不構成投資動作和投資建議。建議持有人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審慎作出投資決策。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材料不構成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過往業績和獲獎情況不預示未來表現。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應認真閲讀《基金合同》和《招募説明書》等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在瞭解產品情況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對基金投資做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完整版風險提示函詳閲易方達官網。

華安基金翁啓森:從全球市場看AH股,新型舉國體制下“發展與安全”並重

重磅!多家公募巨頭髮聲!

華安基金 翁啓森

“當前權益市場性價比較高,基於國內較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及消費行業回暖託底,預計2023年全A(非金融)公司盈利增速將小幅回暖,市場信心將逐步恢復。“華安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翁啓森從全球及國內宏觀經濟、政策角度,對AH市場及行業配置進行了分析和展望。他指出,2023年經濟與市場都有望逐步回暖,在新型舉國體制下,行業配置需要考量“發展與安全”並重的模式,發展-後疫情和穩增長、安全-大安全和永續增長ESG,這四大方向值得重點關注。

宏觀環境:

美國加息週期走向尾聲 國內政策加碼推動經濟恢復

翁啓森指出,2022年市場整體主旋律是“通脹與貨幣緊縮”,能源、農產品一枝獨秀,美元與商品出口國貨幣強勢,而權益類資產的跌幅則相對較大。直到11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以來,預期加息的速度開始減緩,市場的通脹與緊縮壓力也逐步放緩,市場表現開始呈現反轉之勢。

從全球視角來看,地緣政治博弈格局逐步形成,安全與發展並重。一方面,全球各國依然追求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安全的重要性在不斷上升。受去年俄烏地緣政治的影響,中美兩國都試圖增加夥伴國家,擴寬“朋友圈”:美國與歐盟建立了“美歐貿易技術委員會TTC”,在亞太推行“印太經濟框架IPEF”,以探討未來更多的合作模式;中國通過“上合組織SCO ”加強與亞歐國家聯繫、通過“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RCEP ”加強與東南亞國家聯繫、通過“中阿峯會”促進與阿拉伯國家聯繫。這都表明全球地緣博弈已不斷成形,在逆全球化逐步演進中,未來全球供應鏈雙軌化跡象也開始顯現。

當前,美國通脹有望迎來拐點,加息進程走向尾聲。其中,商品通脹已經出現下行,服務業通脹也不再上行,加之美國房價與新房租金價格已經開始回落,預計2023年CPI房租分項將逐步回落,並帶動通脹回落。雖然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將23年加息終點預期推高,但市場反應並不認同,這隱含了市場對美國經濟放緩、通脹下行的預期。總體來看,美國加息進程有望走向尾聲,美國經濟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現輕微的衰退。

國內經濟方面,外需轉弱致使經濟增長有賴於內需支持,疫情防控與房地產政策的優化,推動經濟儘快恢復。在全球整體經濟都處於下調的情況下,預計國內出口將形成明顯的拖累項,經濟增長更加依賴於內需的支持。與此同時,近期各項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望推動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推動經濟增長。例如,防疫政策的持續優化,推動了各大中型城市的市內交通、快遞需求較快回升。預計在消費增速恢復,製造業、基建投資維持增長之下,2023年國內經濟將保持一定的增幅。

市場展望:

權益市場性價比較高,看好2023年的AH市場

基於國內較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及消費行業回暖託底,華安基金預計今年全A(非金融)公司盈利增速將小幅回暖,市場信心將逐步恢復。翁啓森預計,今年上半年是盈利增速築底的階段。從過去的庫存週期與盈利週期的角度來看,一般庫存週期在下行4-6個季度後開始觸底回升,而盈利週期在下行7-10個季度後觸底。整體來看,工業企業庫存、企業盈利均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築底。無風險利率方面,由於疫情防控措施優化、房地產融資改善,經濟有望逐步恢復。從歷史的角度看,當前權益市場的風險溢價依維持在相對的高分位,值得逐步佈局。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以及國內多項政策與內需的刺激,整體經濟與市場信心將逐步回穩。

同時,翁啓森表示,看好2023年的港股市場。第一,從歷史走勢來看,港股估值與美元指數負相關,而美元指數受美聯儲貨幣政策影響較大。當前美國加息預期放緩,美元指數有望回落,這對港股估值的壓制有望緩解。第二,從基本面來看,2023年港股市場企業盈利也跟隨A股逐步修復。基於整體宏觀經濟的逐步回暖,預計大部分港股行業在2023年的盈利增速預期都將轉正,醫療、消費、通信等行業將增速明顯。第三,當前香港市場估值水平較低,大部分港股行業,比如銀行、能源、金融、消費品等,估值均低於歷史均值,幾乎所有的價值股均處於歷史最低位,大部分行業還處於修復階段。整體來看,當前港股性價比依然相對較高,在外資迴流對流動性改善的刺激下具有較大的投資吸引力。

行業配置:

新型舉國體制下,“發展與安全”並重

翁啓森認為,在新型舉國體制及逆全球化進程下,行業配置需要考量“發展與安全”並重的模式,發展-後疫情和穩增長,安全-大安全和永續增長ESG,這四大方向或將在資產配置時值得重點關注。

發展是安全的基礎,防疫與房地產政策優化有助於推動經濟企穩。從“後疫情”方面,第一,大眾消費板塊有望回暖。根據海外經驗,疫情恢復到正常消費需求後,大眾消費將成為發展主軸。第二,醫藥醫療包括疫苗、口服藥、醫療器械等需求有望增加。在後疫情時代,醫藥醫療未來的基礎建設將是重中之重,因此醫藥佈局存在很大空間。第三,出行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有望在行業集中度提升中受益。過去因受疫情影響,航空、酒店業受創嚴重,未來這兩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市佔率都會得到優化。

在“穩增長”方面,保交樓專項資金落地、房企融資改善有望推動優質建材公司估值修復。近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2023年要穩住房地產行業發展。房地產依然是中國核心支柱產業之一,未來房地產及整體鏈條中的優質公司的估值將進一步修復,而目前這些行業估值都處於歷史較低水平。

安全為發展提供保障,經濟企穩也推動了安全相關產業的發展。“大安全”方面,信息安全、半導體、國防軍工、能源安全等細分領域存在巨大發展空間。近幾年,國內進一步推動信息化發展,信息安全、數據要素方面將存在巨大空間。此外,全球半導體週期有望在2023年中逐步見底,國內在半導體內需上存在很大的國產化空間,尤其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依然是半導體未來成長的主要領域。另外在庫存週期與國內資本開支的推動下,被動元器件、軍工IC等領域也有相對應的發展機會。

“永續增長ESG”方面,永續經營優勢逐步顯現,或推動央國企估值迴歸合理水平。易主席在金融街論壇提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強調,要理順央國企的估值邏輯。目前央國企的估值相對外企及民企處於較弱勢的估值體系,但以目前永續增長的條件來看,央國企具有相對應的穩定增長優勢。所以在價值投資的考量下,央國企的估值迴歸是遲早的事。因此,永續增長ESG的央國企發展主軸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

本報告所載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僅為提供參考之目的,並不構成對買入或賣出此報告中所提及的任何證券的建議。本報告並非基金宣傳推介資料,亦不構成任何法律文件。本報告非為對相關證券或市場的完整表述或概括,有關數據僅供參考,本公司不對其中的任何錯漏和疏忽承擔法律責任。投資者購買本公司旗下的產品時,應認真閲讀相關法律文件。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長城基金陳良棟:市場漸入Alpha選股階段,看好汽車等行業

重磅!多家公募巨頭髮聲!

長城基金 陳良棟

歲末年初,又到了新春佈局時機。在經歷了2022年的持續震盪之後,A股、港股市場近期均迎來可喜的估值修復行情。在疫情防控優化、穩增長政策頻出等利好因素刺激下,市場風險偏好逐漸轉好。展望2023年,宏觀經濟或呈弱復甦狀態,投資策略上或可重點關注個股維度,精選各行業有Alpha的公司,具體看好汽車、新能源以及芯片設計、生物醫藥等低預期、低估值的成長板塊。

經濟弱復甦,投資以精選個股為主

2022年是宏觀風險充分暴露的一年,A股市場在內憂外患下幾度起落,最終難改全年下行趨勢,各大股指普遍回調。從風格表現看,全年價值風格相對抗跌,成長類行業估值回落至歷史低位區間。

展望2023年,隨着疫情、地產政策等因素的改善,宏觀環境將逐漸得到修復。從海外來看,美國加息已到階段性偏高位置,歐美經濟大概率會進入衰退環境,海外加息對流動性、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會減弱。在這樣的宏觀環境下,我們相對看好今年的權益市場。從估值及股債性價比角度看,股市目前處於中長期至少未來2-3年的較低位置,因此值得積極做多。

不過,對市場也不宜盲目樂觀,2023年或是經濟弱復甦的一年。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出口端,今年海外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中國出口整體增速可能回落;投資端,雖然近兩年政府投資力度非常大,但投資增速基本上維持在10%左右;消費端,今年或將迎來複蘇,但三年疫情壓制了居民收入,消費復甦尚需時間。市場風險方面,需要關注經濟復甦力度是否達到預期、美國加息過程中會不會出現主權國家經濟危機、歐美經濟會不會進入衰退等。

在經濟弱復甦判斷下,2023年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可能都沒有特別超預期增長的板塊,產業鏈標的出現普漲的概率也較小,因此投資上應以精選個股為主,積極尋找各個細分行業有超額盈利能力的優質標的。方向上,短期偏向於“藍籌搭台”,從2-3年維度來説,還需要“成長唱戲”。

看好汽車及芯片、醫藥等低估值行業

具體行業上,更看好汽車行業、新能源以及芯片設計、生物醫藥等低預期、低估值的成長板塊。其中,汽車行業在電動智能化和產業鏈遷移兩大發展趨勢下,是長期成長空間更大、值得長期看好的行業之一。

電動智能化會帶來汽車產業總體價值的提升,附加值也會進一步提高。在傳統燃油車向電動智能化汽車轉變的過程中,無論是汽車整車,還是零部件供應,汽車產業鏈都會從海外向中國遷移。再疊加汽車行業本身十萬億級別的巨大市場容量,從中長期維度看,中國有望出現很多大市值的上市公司,投資機會巨大。

從具體投資方向來看,電動智能化車相對傳統燃油車有一些增量零部件的投資機會。比如動力系統的遷移過程會帶來很大的市場空間,能容納比較大的市值公司。增量零部件方面,我們比較看好動力部分的投資機會。

從智能化角度,我們比較看好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帶來的增量汽車零部件投資機會,其中包括中控屏、抬頭顯、智能音響系統、車聯網等。電動智能化汽車時代,智能化交互、通信等會帶來很大的體驗提升和功能提升。目前智能座艙處於滲透率比較快的階段,未來進口替代還有很大空間。智能駕駛尚處於滲透率的早期階段,這個領域未來可能空間更大。智能駕駛分感知、決策、執行等領域,各個細分領域都有比較好的投資方向。比如感知領域的攝像頭、激光雷達,決策方面的PU、智能控制算法,執行方面的線控制動、線控轉向、懸掛等都可能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新能源領域主要看好光伏、儲能和風電板塊,其中光伏方面,受益於光伏產業鏈收益分配機制的再均衡以及技術變革的推動,2023年光伏或將維持較高景氣度;儲能是長期成長空間較大的品種,今年在政策面和基本面雙重推動下,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半導體是專精特新領域中的“卡脖子”方向,設備材料領域的進口替代空間很大;芯片設計、封裝等領域今年有望迎來觸底反彈機會。

免責聲明:

本通訊所載信息來源於本公司認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員個人判斷,但本公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隱含的聲明或保證。此通訊並非對相關證券或市場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達的意見可能會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訊不應被接收者作為對其獨立判斷的替代或投資決策依據。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關機構、僱員或代理人不對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未經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將此報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進行派發、複製、轉載或發佈,且不得對本通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個公民都有舉報洗錢犯罪的義務和權利。每個公民都應嚴格遵守反洗錢的相關法律、法規。投資需謹慎。

安信基金陳一峯:2023年大有可為,優秀公司有望迎來估值和盈利雙升機會

重磅!多家公募巨頭髮聲!

安信基金 陳一峯

展望新的一年,伴隨着多個綜合指數與行業指數估值分位處於歷史較低位置,從三個方面分析,我們認為2023年會是比較好的投資年份。

首先,前期疫情對經濟影響明顯,隨着疫情的演化和防控的放開,雖然短期消費有所承壓,但交通數據也顯示,隨着感染高峯過去,各地經濟活動也在快速恢復。預計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是疫情衝擊最大的時期,最遲從2023年二季度開始,經濟有望明顯回升和恢復。

第二,穩經濟的力度從多個角度不斷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頻出,地產及地產鏈的信心逐漸恢復,互聯網繼續發展,硬科技全球競爭力不斷增強,消費場景逐漸恢復,預示經濟持續復甦。

最後,2022年美聯儲持續快速的大幅加息,對全球的流動性形成非常強的壓制,對抗通脹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但大幅度加息的過程大概率已經結束,對於市場的影響也已經過去。

居民資產配置的變遷也從中長期角度,提示了權益類資產的重要性。適齡購房人口已經下滑5-10年,地產類資產吸引力可能會出現系統性下降,而權益類資產會在資產配置變遷的過程中受益。2022年居民超額儲蓄增加明顯,養老金政策大跨步前進,也為居民資產組合中權益類資產比例的提高,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條件。

從價值與成長風格分化的角度看,2021年底行業分化指數處在歷史偏高的位置,價值股吸引力強於成長股。隨着2022年行業分化指數均衡化迴歸,成長股出現了估值的明顯去化,跑輸價值股較多。當下,估值分化指數處在歷史中樞偏低的位置,2023年風格的選擇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這兩類風格的優質股票均藴含比較大的機會。

低估值的傳統行業,特別是以量為先的傳統行業,比如銀行、地產、精細化工等行業中的優秀公司,估值分位數處在歷史比較低的位置,隨着逆週期政策的生效和企業盈利的修復,這些低估值的傳統行業存在業績和估值同時提升的機會。

成長類和困境反轉類行業在經歷估值的大幅去化之後,吸引力明顯增加。醫藥、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行業內的部分領域,可以期待看到比較明顯的持續增長,甚至是一定程度的加速增長。2022年因為疫情、產業環境等因素影響,增速普遍偏低的行業,比如互聯網、廣告、出行等行業,也可能會有困境反轉類的業績復甦和估值提升。

立足三年,以更長期的維度來看,現在有一批不錯的投資標的可供佈局。結合未來產業發展空間、企業盈利增速以及動態估值水平的變化,目前,我們相對看好的長期投資機會,主要分佈在互聯網、新能源、中游製造、醫藥、消費等領域以及大金融、建築等低估值板塊。這些領域中,有很多優秀公司的長期價值凸顯,值得我們關注。

另外,近期港股雖有所反彈,但總體估值依然處於低位。2023年年初AH溢價指數仍超過140,處於歷史分位數高位,意味着同樣的標的,港股相比A股擁有更好的投資性價比。目前,我們能找到一批估值合理、未來增長不錯的港股公司,集中在互聯網、地產、食品飲料等行業。

在投資策略層面,產業隨時代在變遷,每個企業的角色也在改變。無論市場如何變化,我們始終堅持認真研究、緊密跟蹤,聚焦估值非常便宜的價值股,以及前景遠大且估值合理的成長股。

最後,關於2023年資本市場的風險因素,我們認為一是疫情,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預計會逐漸減弱,但新毒株的毒性和免疫逃逸能力仍有不確定性,感染數字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週期性反覆,影響經濟的復甦。二是外部因素,美聯儲加息的節奏以及後面開啓降息的節奏有可能不達預期,也會使得全球流動性的恢復節奏發生變化。同時,世界環境依然充滿變數。對於這些風險,我們會保持密切跟蹤和觀察。

【個人簡介】

陳一峯,經濟學碩士,註冊金融分析師(CFA),安信基金總經理助理兼研究總監。

信達澳亞李淑彥:經濟破局最大的力量或來自消費和房地產

信達澳亞 李淑彥

從整個經濟的大盤來看,最大的一塊是消費投資,其它幾塊包括基建投資、地產投資、製造業投資和進出口。2020-2021年中國經濟處於上行週期,主要推動力量來自出口,在全球貨幣政策寬鬆的背景下,中國的出口非常旺盛;2022年以來,全球經濟放緩甚至衰退,中國的出口增速也從20%左右下降至零甚至負增長,疊加疫情的影響,中國經濟整體面臨着較大的下行壓力。

再看房地產,經歷了前些年突飛猛進的發展,民營龍頭企業的槓桿率較高,在一系列行業規範政策出台之後,行業整體進入比較難受的狀態,對房地產的銷售和投資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從2022年初以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包括貨幣、財政和產業政策。

總的來説,過去一年出口、地產和疫情對於消費的壓制,成為經濟主要的難點和痛點。

2023年往後看,出口的壓制因素或依然存在,海外國家疫後修復的程度不盡相同,美國較好,歐洲及東亞依然疲弱,全球進出口貿易或仍處於較低水平,中國考慮到份額的增長、新興產業的培育,出口的恢復可能會快於其它國家,但由於過去兩年的基數較高,2023年或仍處於低增長或負增長的狀態。未來經濟破局的最大動力將來自於消費和房地產。

地產行業的三支箭出台之後,悲觀的預期在扭轉。無論從信貸到權益融資,對於整個行業的託底效應是非常明顯的。當然,行業格局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過去的一些民營龍頭企業在這幾年的拿地中可能都會缺席,未來的份額也會往下走;而一些央企地方國企的份額會明顯上升,特別是融資環境整體改善之後,他們拿地的積極性也在明顯提升。對於峻工,因為有保交樓政策以及各種貼息和信貸支持,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較小。反轉是必然的,只是對於反轉的彈性市場仍然有分歧。較大的分歧還在於2023年的銷售、開工的恢復彈性有多大,市場還需要一個觀察的窗口期。

地產風險得到較好的化解,對於銀行體系的復甦也有積極的意義。過去幾年,銀行的估值一直在刷新低,一方面確有行業發展的規律在裏面,銀行進入了產業發展的瓶頸期,行業格局也出現了一些惡化,城商行的崛起對於股份制銀行和全國性銀行在資產端造成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最近兩年去槓桿和經濟下行背景下的房地產風險,對於銀行的估值是明顯的衝擊。

隨着經濟復甦和利率逐步企穩,銀行的資產端也會出現質量的改善。

從經濟週期來看,中國經濟正處於短週期即將見底的過程,過去以房地產為核心的經濟存在3-5年的庫存週期,2023年上半年,大概率會進入短週期的底部,並在後續開啓一段2年左右的上行。隨着經濟上行週期的打開,疊加疫情後的放開,消費將面臨比較友好的環境,消費的復興不言而喻。提及消費,大家率先想到的可能是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場景,白酒、食品飲料的確是公認的比較不錯的方向。但不可忽視的是另一些新型消費的崛起,比如新能源車。從歷史數據來看,白酒家電上漲的時候,汽車的銷量往往不會太差,本質上它們都屬於消費品。所以,當我們對消費的大盤樂觀的時候,對於汽車尤其是新能源車行業的beta也會更樂觀一些。我們的微觀調研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預計2023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速會比市場預期得更加樂觀。如果説過去一年新能源車產業是由阿爾法驅動疊加政策刺激,那麼2023年無論是政策,還是行業大beta,或是新能源車自身產業的阿爾法,都是更為樂觀的。

總的來説,未來經濟的破局仍然需要靠內部的潛力。各項政治的優化為經濟帶來了積極的變化,從明年來看,宏觀經濟一半體量的消費或出現明顯的復甦,社會零售業水平也將有明顯的恢復增長,經濟上行的趨勢更明確,投資的機會也會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76 字。

轉載請註明: 重磅!多家公募巨頭髮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