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參時評|保供穩價力促生豬市場供需總體平穩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朱增勇)《經濟參考報》7月29日刊發題為《保供穩價力促生豬市場供需總體平穩》的文章。文章稱,今年1月以來,全國豬價曾連續22週迴落,為了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和價格平穩,遏制生豬價格過快下跌勢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部門於6月聯合印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並且組織三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儲。目前來看,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勢頭得到初步遏制,未來穩定生豬生產,還需科學調節產能,通過凍豬肉收儲進行合理短期調控,保障豬肉供給和市場價格平穩。

  生豬價格持續下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生豬產能總體恢復較好,供給量持續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豬肉產量同比增長35.9%,供給由偏緊轉向“既不缺豬也不缺肉”。屠宰企業屠宰量大幅增加,據農業農村部對定點屠宰企業統計,上半年全國屠宰生豬1.09億頭,同比增加44.9%,其中6月屠宰量2200萬頭,同比增加65.8%。二是豬肉消費需求下降。受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習慣轉變及其他肉類替代、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上半年豬肉消費需求有所下降,節日效應也未能顯現,7月豬肉價格已跌至每斤15元以內水平,儘管消費量高於上年同期,但較2017年的水平相比仍低二成左右。三是壓欄肥豬集中大量上市。

  隨着中央和地方收儲“託市”效果逐步顯現,集中出欄量趨緩,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生豬市場供需總體較平穩,豬價將會季節性回升,總體在盈虧平衡點以上,養殖場(户)將保持小幅盈利水平。從供給來説,預計三季度生豬出欄量或環比下降,同比增速趨緩。受今年初極寒氣候影響,仔豬成活率有所下降,影響6個月左右的商品豬出欄,預計7月開始出欄量或環比下降。同時,二次育肥和養大豬現象將明顯減少,出欄活重將逐漸迴歸常態。從需求來説,三季度豬肉消費需求將會逐漸提升。隨着暑期結束,新生入學,以及中秋、國慶節日的來臨,消費將逐漸季節性回升。

  未來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給和市場價格平穩,需要從養殖場(户)和政府調控兩個方面着手。養殖場(户)應科學調整存欄結構,不要盲目壓欄,及時出欄,合理調減產能,加快淘汰低產母豬,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在夏季高温多雨氣候下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政府在通過凍豬肉收儲等調控措施對市場進行短期調控的同時,應引導養殖場(户)做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有效防控,引導、支持生豬養殖場(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增強產業穩產保供能力,特別是在豬價下行週期更需要出台生產穩定政策,例如低息貼息貸款、生豬價格/收入保險等,防止生豬產能調減速度和幅度過大,保障生豬生產和豬肉市場穩定。(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5 字。

轉載請註明: 經參時評|保供穩價力促生豬市場供需總體平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