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影像開啓"絕代雙驕"時代

中國醫學影像開啓"絕代雙驕"時代

圖源: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一點財經(ID:yidiancaijing),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2021年最後一月,東軟醫療向港交所再度遞交招股書,聯影醫療向上交所科創板市場提交IPO申請,代表着中國醫學影像設備企業的“絕代雙驕”,同時劍指資本市場。

此次擬融資124.8億元的聯影醫療,擬發行估值已經超1000億元,無疑將成為科創板醫療設備的龍頭;參照聯影醫療發行估值,東軟醫療很可能將達到500億元以上的市值,成為港交所醫療設備板塊的新貴。

兩者踏入資本市場後,必將掀起醫療設備產業價值投資的新熱潮,也必將推動中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更上一層樓,改寫國內乃至海外的市場格局。

外借五勢能——“絕代雙驕”的時代機遇

深挖未來中國醫學影像設備企業的外部成長動能,《多肽鏈》認為有五大因素,能夠支撐東軟、聯影們實現競爭躍升。

其一是中國醫療服務市場的基本面。中國正快速向老齡社會過度,公眾對疾病預防、診斷意識在不斷增強。而醫學影像在很多診療應用上,仍是允許醫生獲得患者的解剖解構和病理生理視覺圖像唯一的技術,從需求端來講,國內醫學影像設備市場仍有巨大的價值釋放空間;

其二是中國醫療裝備產業的政策面。2021年12月,工信部、衞健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其中內容就有關於醫學影像行業的諸多規劃和優惠政策,這是醫學影像設備企業成長的重要推手;

其三是科技發展驅動國產替代的技術面。近些年,受西方技術霸權封鎖,諸多中國產業遭遇“卡脖子”,為醫療裝備領域企業敲響警鐘。不過中國企業的技術突圍已經顯現成效,在一些新技術路線和AI醫學影像設備領域,已具備一定的技術自信。

其四是國內基層醫療建設的市場面。隨着分級醫療體系的發展,佔據人口多數的基層醫療對成像中心診斷和治療的需求會是醫學影像設備最大的增長點,另隨着第三方實驗室、成像中心等機構落地基層醫療,醫學影像設備公司新需求湧現。

其五是向海外輸出醫療裝備和服務的發展面。新冠疫情以來,中國醫療裝備製造行業大出風頭。事實上,像東軟醫療等中國企業早已出海,並取得了一定的海外市場覆蓋。

內修一點功——醫學影像的重器突圍戰

翻過GPS這三座大山,才是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廠商的終極目標。

CT作為醫學影像設備中最大的細分市場,將會是東軟、聯影醫療等中國廠商發起突圍戰的核心戰區。

20多年前,中國實現醫學影像設備“0”的突破,正是從東軟醫療研發製造出第一台國產CT機開始的,隨後中國第一台螺旋CT、第一台16\64\128層CT,都源自東軟醫療。

在那場突圍戰中,國產CT憑藉絕對的性價比優勢和逐漸樹立起的市場口碑,在中低端市場實現了進口替代。

而今,雖然在64層以上的高端CT市場,GPS仍舊強勢,但GPS身後的東軟醫療和聯影醫療已是步步緊逼之態。

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數據顯示,在 2020年的中國CT市場,按收入來算,GPS排前三,聯影醫療第四、東軟醫療第五;按已安裝系統總數計算,東軟醫療是國內最大的CT系統製造商和出口商,市場份額達10.6%。

若按2020年國內新增台數口徑,聯影醫療在64層CT掃描儀市場以28%的佔有率超越GE醫療、西門子醫療,位居首位。這一數據也預示着國產CT廠商的進口替代趨勢正在加速。

不難展望,未來四五年的高端CT市場,以東軟與聯影醫療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將對GPS發起衝擊,大概率會在增速和市場份額上超越GPS,在整體研發水平、核心技術、關鍵部件、產品品質上,逐步引領市場發展的走向。

登陸資本市場——中國廠商全球競爭的新起點

競爭絕非是某項技術或某品類的市場角逐,中國廠商想真正超越GPS,還有一定難度。《多肽鏈》認為,新興中國醫療設備廠商與GPS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在全球市場的運營與滲透能力上,落差巨大。大半個世紀前,GPS就已經把醫療設備賣到了全球,而中國廠商參與全球競爭不過是近十幾年間的事。

頂着國內最大CT系統出口商的東軟醫療2020年海外收入佔比也不過是19.9%;同期聯影醫療的海外銷售佔比僅為4.21%。

營收、盈利等財務指標能力上,差距驚人。沒有絕對的財務實力,那研發投入的絕對值、下抵抗風險以及資產併購,也就無從談起。2020財年,GPS業績數據仍舊獨步天下,不過邁瑞醫療的業績也讓聯影與東軟醫療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2020年,邁瑞醫療實現總營收210.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在營收增速上,中國廠商實則遠高於陷入滯漲甚至負增長的GPS。

運用資本槓桿規模化資產併購能力上,雲泥之別。縱觀GPS的發展歷程,大部分業務條線均通過資產併購來獲取技術、市場,在品牌與資本實力的加持下做大產業,而這恰是中國廠商難以企及的。

除邁瑞醫療完成過較大資產規模的海外併購外,東軟、聯影醫療還處在內生性發展做大規模的階段。

前沿醫療技術的探索、儲備和開發能力上,仍要追趕。即便體量巨大,市場慣性巨大,中國廠商中期內還只能在某些細分領域實現突破或領先。

但《多肽鏈》認為,這種與國際化廠商的巨大差距,正是中國廠商發展空間和潛力的展現。

當前,東軟、聯影醫療等中國廠商仍需在做大規模、夯實競爭力上獲得更多支持。要實現在醫學影像領域的突圍,還在於學會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全面升級。以乘風破浪,實現突圍。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7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醫學影像開啓"絕代雙驕"時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