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緊缺估值卻縮水 芯片行業的週期性危機要來了?

2022年上半年,包括手機與汽車在內的多行業被“缺芯”陰影籠罩,芯片產能下降、需求量暴增、價格暴漲,但與之相對應的是,芯片企業在一二級資本市場熱度逐漸迴歸理性,相關企業估值與市值大幅縮水,呈現出明顯的冰火兩重天態勢。

以今年4月首發的七支泛半導體產業新股為例,其中有五支在上市當天即告破發,而過往的諸多“芯片牛股”股價也紛紛腰斬。

芯片的週期性行情到來,而這也對創業者與投資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位投資人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觀點:芯片創業者應該在更長週期裏去定義產品,不能再一窩蜂地“種土豆,種棉花”,只做熱門產品,只有擁有更強的融資能力、研發能力、生產能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的企業才能扛過週期性波動,倖存下來,反之,將被擠出賽道。

行業估值回調市值下滑

與半導體產業芯片短缺情況不同,芯片公司當下面臨着估值縮水、價格下殺、資金鍊緊張的尷尬情況。

今年1-4月,據愛集微跟蹤的近140餘個半導體板塊核心股票中,市值只有5家上漲,平均跌幅達到35%,最大跌幅超過60%。1-4月,科創板上市的14支半導體新股中有12支一度跌破發行價,其中9支首日破發,破發比例達64%,未盈利企業100%破發。

以半導體巨頭韋爾股份為例,崛起於2019年的韋爾股份以160億元完成對北京豪威與思比科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股價一度從30元左右漲至345元,但截至6月2日午間收盤,韋爾股份股價每股為170元,總市值回落至1492億元。

泡沫破滅、熱度減退的趨勢在一二級市場蔓延,而對於芯片公司的創業者而言,“被機構追着投”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

“目前IC規模沒有50億,是不適合做創業的,或者説很難做一個獨立IPO公司。”某一線人民幣基金信息科技方向投資人對記者表示,芯片技術難不難並不是最重要的,還應該看夠不夠稀缺,從稀缺性來看這個市場,再琢磨團隊。藍馳創投合夥人石建平則對記者表示,不同於熱潮時的狀態,如今的芯片行業創業者相較而言,思路開闊程度與同質化問題是有所改進的,最初創業時可能由於對行業的認知不夠,但在週期變化之中,會逐漸走出自身的獨特的差異化競爭路徑。

供貨緊缺估值卻縮水 芯片行業的週期性危機要來了?

石建平稱,當下的行業估值縮水不能一概而論,半導體行業本身整體技術門檻與對人才的要求就高,估值在起始階段就不低。隨着項目流片成功、獲得客户認可,在行業中搶跑到領先位置,更能獲取較高溢價,在這樣的“透支”下,如今的估值下降、泡沫破裂也合理。但相對而言,雖然整個二級市場芯片公司市值回撤不少,但相較其他行業而言並不誇張。

創新工場投資董事兼半導體總經理王震翔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團隊近期確實遇到過與上輪平價融資的項目。“但不光是半導體領域,整體一級市場都更理性了一些,這是好事,但也還沒有特別誇張,一級市場的估值還是比二級市場的倍數還是要高。”

王震翔認為,半導體領域的PE值與PS值在國內一直以來高於美國,國內多年來的正常水平大概是50-70倍PE,PS平均大概是6倍,當然還要具體細分,看項目是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芯片製造還是芯片封測。近期如果芯片設計公司PE降到20-30倍,那就略低了一些,但這樣的估值水平基於當前的經濟情況,屬於“階段性合理”,長期必然會不斷變化,因為半導體本來就是週期性行業。

全球芯片荒之後是芯片大氾濫?

與估值回調相比,對於投資者和創業者更具挑戰的是芯片行業的需求正在發生劇烈變化。

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國內IC設計廠商平均存貨週轉天數增至192天,較2021年第一季度增加約58天。其中,消費類IC設計廠商第一季度平均庫存週轉天數約為201天,市場需求明顯轉弱。

CINNO Research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 Elvis Hsu對記者表示,半導體產業庫存存在週期性變化,在產業經歷兩年高速發展後,庫存水位相應提高。

此外有消息稱,目前鴻海、偉創力(Flextronic)、和碩、廣達、仁寶、英業達的庫存天數,連續六季上升,從去年12月的62.7天、今年3月增至66.8天,估計第四季將續增至80天、比2019年高峯期多出30%。

對此,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分析師 WilliamLi對記者表示,ODM廠商庫存天數目前看到已經突破70天的關卡,在相對需求疲弱的情況下,預期增加至80天也不無可能。

“目前芯片消耗量最高的產業皆處在歷史高位或次高點的存貨水平。” WilliamLi對記者表示,如果以手機、PC跟汽車來看的話,手機大略處在與2021年底及2022年初左右的水平;PC的話大致上比去年年底高出一些,已經來到10年來新高;汽車的庫存也來到10年新高水平。

究其原因,主要源於大經濟環境影響、老百姓消費習慣的變化、疫情的影響等,這些因素影響到需求端與供應鏈端。其次,如今國際形勢錯綜複雜,黑天鵝事件頻發,全球的供應鏈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這些全都是半導體行業變動的影響因素。

王震翔對記者表示,半導體是週期性行業,隨着全球的供需漲跌,半導體會週期性上行和下行,比較典型的像存儲芯片,幾年一個週期較為明顯,像DRAM、NAND Flash等,從購買內存條的價格便可以感覺到明顯差別。

不過,雖然當下芯片產業需求正在逐步分化,但在行業看來,距離半導體產業的崩盤,目前言之過早。

Elvis Hsu表示,汽車以及部分HPC、AloT芯片仍有顯著的市場增長動力。

“從上游晶圓製造來看,第一季度,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廠商營收保持高增長,台積電季度營收突破170億美元,顯示全球晶圓製造市場需求旺盛。”Elvis Hsu對記者表示,智能機市場需求的萎縮將引導相關產能流向其他產品,有助於市場供需平衡,價格穩定。

從投資面來看,王震翔也表示,LP層面投入意願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依舊願意投入到半導體領域,投入意願大概70%在硬科技,30%在健康醫療,半導體算是硬科技裏面的一個細分,後者還包括還有自動化、AI賦能、企業服務、算法底層等。

“但建議創業者儲備2-3年的現金流,最少也要有12個月的儲備。對於尚未盈利的創業公司,只有現金儲備還不夠,建議公司持續融資,因為你永遠無法判斷過段時間行業是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差。”王震翔説。

上述信息科技方向投資人對記者表示,芯片創業者應該在更長週期裏去定義產品,但目前很多芯片廠商的技術水平還是處於“小學生”,仍然需要時間沉澱。“如果是游泳的高手,可以在深海里面游泳,尋找機會,但如果水平不夠,只能在岸邊遊,那面臨的就是紅海。現在很多細分領域都有強大的公司,我們目前國內芯片公司的水平瞄準這些大公司的某個業務還可以,但是整體的對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5 字。

轉載請註明: 供貨緊缺估值卻縮水 芯片行業的週期性危機要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