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早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政府就頻頻對華打出“新疆牌”,拿着憑空捏造的“強制勞動”為藉口,禁止進口所有來自中國新疆地區的棉花和番茄產品。
據香港《南華早報》4月22日報道,儘管美國對關鍵產品實施了禁令,還對一些主要企業實施了制裁,但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卻顯示,新疆地區對美國的直接出口不減反增,在今年一季度翻了一番還多,這種趨勢讓一些分析人士也“感到困惑”。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新疆對美出口額同比增長113%,達到6440萬美元。由於中國經濟和國際供應鏈在去年遭到了新冠疫情的衝擊,因此產品出貨量處於低位,去年的基數較低。但即便如此,與疫情前的2019年一季度相比,新疆對美出口額也增長了46.5%。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觀察者網在海關總署網站查詢數據後也發現,2021年一季度新疆對美出口額超6440萬美元,而新冠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當年一季度這一數額約為4372萬美元,兩相比較,新疆對美出口額增長了近五成。這一比較數據更具參考價值。
2021年一季度新疆對美出口額統計 圖自海關總署統計查詢平台
2019年一季度新疆對美出口額統計 圖自烏魯木齊海關
《南華早報》稱,隨着中國外貿進出口實現開門紅,新疆地區的這一同比數據是中國出口大幅增長大趨勢之下的一部分。目前,中國經濟不僅已從新冠疫情早期的停工停產中復甦,還為全球抗疫提供了大量所需要的商品。
報道稱,今年一季度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為1192億美元,新疆的出口僅佔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很小一部分。但在這背後卻有這樣一個大背景,新疆棉花產業因被指存在所謂“強迫勞動”,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這一產業的不確定性也給中國棉農、小型紡織企業帶來了壓力。
去年9月,當時為大選着急上火的特朗普政府瘋狂炒作涉疆議題,反覆污衊抹黑新疆,揚言發佈“新疆棉花禁令”,禁止由中國新疆地區的棉花製成的部分或全部產品。今年1月13日,就在離任下台前夕,特朗普政府宣佈禁止進口所有來自新疆地區的棉花和番茄產品。
在一季度新疆對美出口清單中,除了價值幾十萬美元的服裝之外,棉花產品基本上也確實沒有出現在其中。新疆對美出口的主要是化工產品和工業混合品,缺乏高價商品,其中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是一種廣泛用於抗癌藥物的化合物,其次是氨基酸。
新疆是我國最大棉花產區,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達516.1萬噸,佔全國棉花總產量87.3%。圖自新華社
據報道,今年一季度,新疆整體出口額較去年同比增長33.75%,但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這一數字則下降了6.1%。而新疆對美出口的增長表現,則讓一些行業內的分析師也感到困惑與不解,他們認為在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總體而言,出口水平較低意味着,事物可以快速增長和下降。”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亞太區經濟學家路易斯·奎斯(Louis Kuijs)這樣認為。
標普S&P Global Panjiva的供應鏈分析師克里斯·羅傑斯(Chris Rogers)則補充稱,出貨量的絕對規模如此之小,這不能反映為企業持續的行為活動,可能只是反映出電子商務下降出貨量或私人進口等一些瑣碎事件。
但同時,也有分析專家看到了新疆對美出口的另一面。經濟學人智庫(EIU)的全球貿易負責人尼克·馬里奧(Nick Marro)表示,小規模的貿易量激增,其實是突顯出,消除新疆商品將讓供應鏈面臨挑戰這一現實。
“這一現象至少表明,隨着新疆問題日益緊張,如果在貿易上成倍增加限制,對於許多美國客户而言,在其供應鏈中有目的地“去新疆化”將是一個極為痛苦的過程。”
《南華早報》還提到,今年一季度新疆的進口額較去年一季度下降了33%,除了美國的“新疆棉花禁令”以外,歐盟上個月也藉着新疆議題對部分中國官員發起單邊制裁,而一些企業則受到來自“人權組織”和歐洲議會議員的壓力,要求它們與新疆切斷聯繫。
報道稱,在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今年一季度對新疆的貨運量較之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數額下降了74%;而作為新疆的第三大貨品進口來源,儘管芬蘭今年前三個月的出貨價值仍有2890萬美元,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兩成。
前有美國政府出台“新疆棉花禁令”,後有諸如H&M、耐克等企業抵制新疆棉花,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峯曾回應稱,所謂中國新疆地區存在“強迫勞動”,完全是子虛烏有,純白無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勢力抹黑玷污。
高峯強調,中方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新疆事務和中國內政,反對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藉口對中方有關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對於個別企業基於虛假信息作出的所謂商業決策,中國消費者已經用實際行動作出了回應。
責任編輯:曹熙_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