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防範和對外開放,川渝兩地如何強化?聽銀保監局局長們説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黃鑫宇)自2020年1月國家作出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決策部署後,兩地在金融領域的風險防範、改革及對外開放等方面合作日漸密切,也形成了各自特色。9月1日,在來自重慶、四川兩省市的銀保監局局長,“齊聚”主題為“銀行業保險業這十年”(第四場)的銀保監會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就以上內容向媒體做以介紹與披露。
圖説:主題為“銀行業保險業這十年”(第四場)的銀保監會例行新聞發佈會現場。 圖片來源:貝殼財經記者黃鑫宇現場拍攝
據重慶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蔣平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川渝兩地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338家,資產規模佔到全國的5.63%,貸款同比增速高於全國平均2.16個百分點;保險公司170家,保險公司法人機構數量位居中西部首位,資產規模佔全國的3.07%。
當前,川渝兩地彙集了全國最大的農商行、西部唯一的理財子公司和全國註冊資本最大的金融租賃公司,外資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數量、規模在中西部領先,地方法人機構綜合實力在全國靠前,成都、重慶分別位列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第六位、第七位。“我們始終堅持‘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推動行業自身實現穩健發展。”四川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陳育林如是告訴記者。
以改革統籌方式化解“安邦系”等金融風險
陳育林表示,在企業債務風險化解與防範方面,四川銀保監局充分發揮債委會機制作用,“一企一策”制定金融幫扶與風險化解方案,穩妥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天齊鋰業、攀鋼集團、瀘天化集團、川威集團等先後在債委會幫扶下解危脱困”。他舉例道。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安邦系”等金融風險化解工作,四川銀保監局採取了以改革統籌的方式逐步推進;與此同時,持續強化地方中小銀行的公司治理監管,一批違規機構及人員受到嚴厲懲治,多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分批列入銀保監會名單並向社會公開。當前,四川全省27家高風險農合機構全部“摘帽”,3家重點村鎮銀行完成風險處置任務。
同樣關於地方中小銀行的風險化解與防範工作,蔣平告訴記者,這十年,重慶地區的金融風險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重慶的中小銀行機構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全市村鎮銀行平均註冊資本達到8439萬元,遠遠高於准入門檻,平均資本充足率超過18%,遠高於監管標準。全部實現了由主發起行控股,平均持股比例達到71%。主發起行與村鎮銀行全部簽訂了流動性救助協議”。這些在蔣平看來,大大增強了市場信心。
而從川渝兩地共抓金融風險“聯防聯處”的合作方面看,據陳育林透露,兩地已簽署了《債委會工作合作協議》,協同推進跨區域債委會組建和高效有序運行。目前已組建3家重點企業跨區域債委會,合力推動風險化解;同時也建立起重點金融業務、重點銀行保險機構和重點企業風險聯合摸底排查機制、金融風險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處置機制和協同處置機制。
重慶外資銀行數量已躍居中西部第一
來自蔣平的披露,過去的這十年也是重慶努力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十年。在渝外資金融機構不斷積聚,外資銀行數量已躍居中西部第一。
“特別是近兩年,我們頂住國際貿易環境的巨大壓力,堅持了‘開放發展’的方向”。蔣平坦言道。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重慶金融業向外資企業發放貸款同比增長32%,向外貿企業發放貸款同比增長54%,出口信保支持企業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0%,為助力重慶“穩外貿”、服務重慶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撐。
而為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內陸開放樞紐,據悉,截至今年上半年,重慶、四川兩省市投放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貸款餘額達到2.63萬億元,支持“一帶一路”融資餘額為1.14萬億元,促進了陸路貿易與海路貿易的對接。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黃鑫宇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