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持續“擴張”,韓國電池“跌落神壇”,日本嗅到危機另闢蹊徑

電池行業,一直是韓國引以為傲的行業,但是近期韓國方面發佈的數據顯示,韓國“K電池神話”在慢慢退下“神壇”,2022年上半年韓國電池行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較去年大幅下滑。

據《韓國週刊》18日報道, 在全球車用電池市場迅速增長的當下,得益於中國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再加上中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持續擴張的影響,中國電池企業較去年實現了翻番的增長。反而韓國在電池行業的市場份額卻在大幅度下滑。

據悉,今年一月份至五月份,韓國三大電池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為25.6%,比去年同期的34.7%下降9.1個百分點,而韓國丟失的市場被中國企業全吃下了。眾所周知,韓國在鎂、稀土、鋰、氪、氙、鈀等製造電池重要原材料極度依賴進口,對鎂、稀土、鋰等依賴中國程度超過80%,對俄烏兩國的氪、氙、鈀依賴度超過30%。

中企持續“擴張”,韓國電池“跌落神壇”,日本嗅到危機另闢蹊徑

該報道還指出,鑑於此,韓國LG、三星、SK等涉及電池行業的韓國巨頭正在感受市場威脅。此外,部分歐洲國家取消對電動車的補貼也殃及韓國電池企業。不過韓國內也有樂觀的聲音,稱韓國電池業目前的遭遇是“暫時的成長之痛”。

雖然韓國人嘴上很犟,但是實際行為卻很誠實。作為韓國引以為傲的產業,韓國的電池行業投資速度也開始放緩。韓國上半年動工的電池相關工廠有23家,公開投資規模的21家工廠總投資額約合750億元人民幣。反觀中國,今年上半年動工的電池產業相關工廠達到85家。其中,公開投資規模的81家工廠總投資額將近6000億元人民幣。此外,隔膜、電解液等電池相關工廠也陸續開始動工。拿以上數據一對比,兩國之間在該行業的投資差距一目瞭然。

中企持續“擴張”,韓國電池“跌落神壇”,日本嗅到危機另闢蹊徑

此前,中國是通過較低的價格來贏得市場青睞,但是現在中國開始通過提升技術競爭力來擴大市場。目前,特斯拉、寶馬、大眾等整車製造商,和起亞、雙龍等韓國車企也開始採用中國電池。

與此同時,作為另一個電池製造行業大國的日本,也是嗅到了中國企業“擴張”所帶來的“危機”,開始選擇推進更多海外投資項目落地。據悉,日本松下已經選擇在堪薩斯州建造一座新EV電池廠,該廠預計將為該州帶來高達40億美元的投資。新工廠預計將比松下和特斯拉在內華達的超級工廠更大。松下在2月份宣佈,它計劃在2024年之前開始為特斯拉大規模生產鋰離子電池。

中企持續“擴張”,韓國電池“跌落神壇”,日本嗅到危機另闢蹊徑

其實也不難看出,中日韓三國在電池行業較量中,中國取得勝利基本已成定局。儘管LG以14.4%的市場份額高居全球第二,但韓國最大問題還是在新能源汽車上,韓系車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很難為韓國動力電池的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而日本雖然有松下作為領頭羊,並且與特斯拉有很深的合作關係,但是以一己之力抗衡中國兩大企業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全球動力電車市場佔有率前10的企業,中國佔據了6家。其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位居第一和第三,分別佔據了33.9%和12.1%的市場份額,而且比亞迪還超過了2021年的第三名松下,首次進入前三。

中國電池行業之所以能發展的如此迅速,主要是得益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佔了全球的一半左右,自然為我國新能源車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企持續“擴張”,韓國電池“跌落神壇”,日本嗅到危機另闢蹊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