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長城汽車正式發佈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擬分別向8,784名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近4億份,向近600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超4000萬股。根據長城汽車方面的解釋,這次股權激勵是以構建長期激勵機制,形成全新的“利益共同體”來推動員工由“打工者”向“合夥人”轉變。
從而想把“做工作”變成“幹事業”,來促進公司長期穩健發展。
從兩次股權激勵計劃看,長城汽車充分運營了崗位股權激勵政策,來實現“利益共同體”的達成。
在2020年4月長城汽車公佈的第一次股權激勵計劃中,共涉及1.4億份股權激勵權益,其中,限制性股票5267.82萬份,股票期權8757.28萬份。激勵對象人數為1947名,其中,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人數為282人,股票期權為1665人。
股權激勵首期解禁公告在2021年4月對外公佈,我們可以看到,首期涉及2399.87萬股股票,佔當時公司總股本的0.26%,涉及激勵對象合計276人。
其中,副總經理胡樹傑可解除限售100萬股,按照當時收盤價計算,胡樹傑持有部分市值高達3400萬。
副總經理趙國慶可解除限售69萬股。
董事會秘書徐輝可解除限售21.5萬股。
另外,公司子公司董事、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骨幹人員合計273人可解除限售2209.37萬股。
雖説,可解除限售的市值讓人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實現,但公司高管要將浮盈“落袋為安”還需要時間。根據公告,公司高管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股份總數的25%。
另外,想要繼續“變現”還需要繼續努力完成解限的崗位條件,首期股權激勵的解除限售的條件是,第一個行權期/ 解除限售期,即2020年,公司汽車銷量不低於102萬輛(佔40%)、淨利潤不低於40.5億元(佔60%)。
那麼,在這個行權期/解除限售期內,公司完成了怎樣的成績?
根據長城汽車早前披露的《2020年度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長城汽車實現淨利潤53.62億元,同比增長19.25%,全年汽車銷量約為111.16萬輛,超額完成目標。
雖然2020年圓滿完成任務,並且還超額,但來到2021年,在Q1結束後,意想不到的結果,2021年一季報,公告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收311.7億元,同比增長150.62%,實現淨利潤16.39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6.5億元。
要想,2020的Q1正處於全國“公共衞生”事件的頂峯,今年比去年的淨利潤還要低。有行業內分析稱,這歸結於兩點,(1)從車型角度來看,盈利水平較低的歐拉品牌一季度銷量佔比環比提升1.5個百分點,同時公司高毛利產品銷量仍舊處於爬坡期;(2)從成本角度來看,大宗材料漲價與缺芯帶來公司成本端的提升。
那麼2021年Q1的縮量會影響第二次股權激勵條件的完成嗎?
從客觀角度看,長城汽車的股權激勵其實並不包括“造富”,從2019年首次推出股權激勵開始,長城汽車的整體股權激勵計劃都偏重在吸引和保留優秀人員,充分調動公司核心骨幹人員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人員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並以此促進多方共贏。
可以看到在首次解除限售後,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通過回購A股及H股一般性授權,用這部分股票、期權來繼續下注到第二次股權激勵“池”中。
有了首期“打樣”的案例,第二期股權激勵將能帶動更多能動性,在公告中,長城汽車將這一次的股權激勵重點定義到進一步建立、健全經營機制,建立和完善公司及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以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幹激勵約束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從多方面推動長城汽車持續、穩健、快速發展。
而從達成解除限售條件可以看到,第二期3年內的任務頗為苛刻,激勵計劃的行權考核年度為2021-2023年三個會計年度,銷量考核目標分別為149/190/280萬輛,淨利潤考核目標分別為68/82/115億元。
有金融界人士表示,長城汽車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是變革的起點,特別是團隊的變革。另外,是價值觀變革,凝聚一批具備共同價值觀的時代奮鬥者和事業帶頭人的決心;最後是戰略目標變革,新的發展目標更高,尤其是銷量目標超出市場預期,預示未來業績有望大漲。
總結來説,骨幹員工浮盈近7倍之多,在達成公司的發展願景外,還有很可觀的收入,目前長城汽車員工正向着同樣的目標而努力。中國企業從職業經理人給自己發股權激勵,到老闆給員工發股權激勵,從厚着臉皮白拿,到完成目標拿,經過了很快速的觀念轉換。
從2001年,長城汽車工會第一次代表大會決定將員工持有的10%股份,分別轉讓給魏建軍家人,到魏建軍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將員工與公司共贏為長城汽車持續、穩健、快速發展的方向,20年時間,換來的是健康良性的長城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