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日前,派格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派格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招股書(申報稿)獲上交所受理。由於仍未有產品上市銷售,企業擬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上市,募資25.38億元,其中22.26億元用於新藥研發。
據招股書,派格生物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慢病治療,覆蓋包括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肥胖、高尿酸血癥及痛風、阿爾茲海默症等疾病。其核心產品之一為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PB-119,系自主研發,目前已進入三期臨牀階段。
與其他GLP-1類似物相比,PB-119是經過“聚乙二醇化修飾的GLP-1衍生物”。相較於前者,優點有:(1)可實現一週一次給藥;(2)給藥方式上,單劑量無需劑量滴定(劑量滴定指:起始劑量較低,而後逐步增大藥物使用劑量的方式)。
這不由讓人想起仁會生物。後者的核心產品,也是唯一在售產品也為GLP-1類降糖藥物,仁會生物稱其為“中國糖尿病治療領域的第一個創新藥,更是全球第一個全人源GLP-1類藥物”。不過,口號雖然高調,銷量卻很慘淡,2017 年至2019 年,銷量分別為1361萬元、2682萬元、5588萬元。
仁會生物的科創板上市招股書於2020年2月14日獲上交所受理,同年8月“提交註冊”,至今未獲批文,這也創下科創板註冊制上市最長用時紀錄。
核心產品同為GLP-1類藥物,派格生物又有哪些不同?
創新能力並不突出
事實上,2型糖尿病藥物是一條老賽道。在這條賽道上,全球製藥企業們已開發出胰島素、GLP-1類似物、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磺脲類及格列奈類藥物、PPAR激動劑、DPP-4抑制劑和SGLT-2抑制劑等不同的治療方式。
另一方面,這又是一片廣闊的賽場。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2型糖尿病總市場規模已近700億美元,其中,中國糖尿病市場規模632億元。此外,由於耐藥性存在,患者在持續服用現有某種降糖藥物大約3至5年後,藥效會逐漸失效,這時,患者必須更換藥物或聯合2-3種降糖藥物或增大用藥劑量等。因此,對於新治療方式的剛需真實存在。
更進一步説,要在這樣一條經典的賽道里突圍,企業必須能夠拿出具有突破性創新的產品,比如口服胰島素,而這也將成為企業估值的重要考量。
派格生物的PB-119,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主打一週一次給藥、單劑量無需劑量滴定。但這距離“突破性創新”還很遠。
目前,已在國內獲批上市的PB-119“同款”藥物共有4款,分別是阿斯利康的百達揚、禮來製藥的度易達、諾和諾德的諾和泰、豪森製藥的孚來美。《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每家的產品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豪森製藥的孚來美主打起效快(注射1小時候即可發揮降糖作用)、一週一次給藥、注射筆可多次使用等。
誠然,鑑於國內2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若PB-119成功上市後,有差異化的產品及市場營銷策略也可以幫助派格生物達成還不錯的銷售業績,但需注意的是,上述4家企業均有龐大的產品體系支撐其市值,而對派格生物來説,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裏,PB-119會是它僅有的產品。
另一核心在研產品PB-201被指“無希望”
或出於豐富產品管線的考慮,2016年,派格生物與輝瑞達成一筆授權開發協議,後者授權前者開發其葡萄糖激酶激活劑(GKA)類藥物,即派格生物研發管線中的PB-201產品,目前已完成中國2型糖尿病受試者I期臨牀研究。
GKA也是一種控糖靶點,又被稱為人體的“葡萄糖傳感器”。從理論上説,它能感應血糖變化,自主調控人體控糖激素的分泌,從而控制血糖平衡。不過,有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業界普遍不看好GKA類藥物的未來前景。“如果GKA藥物真的有前景,作為全球藥物研發巨頭的輝瑞為何要放棄自主開發權,轉而授權別人來開發呢?”
全球範圍內,參與GKA類藥物開發的企業也不多。其中有與美國禮來合作的亞寶藥業、與輝瑞公司合作的派格醫藥以及從羅氏買斷GKA類藥物知識產權的華領醫藥,後者的GKA類降糖藥物多扎格列艾汀的上市申請於2021年4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中心受理,目前仍未獲批,截至發稿,公司股價已跌至4.46港元/股。
股權架構較為複雜
另一方面,派格生物於資本市場頗受歡迎。據招股書,自2008年成立至今,派格生物共完成了E輪融資,共計引入49名股東。於本次發行前,公司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28.30%,泰格醫藥系合計持股4.86%,上市公司天士力通過全資控股企業Tasly持股3.59%等。
2020年底,派格生物完成了由雲鋒基金、盈科資本和泰福資本等機構領投,前海母基金,元生創投,中鑫資本和園豐資本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機構跟投的pre-IPO輪融資,融資額近8億元。
2018年至2021年3月底,派格生物的研發費用分別為8769萬元、1.51億元、9542萬元及 2571萬元。財務數據顯示,最近三年,派格生物歸屬淨利潤累計虧損4.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