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平替要來了?明年鈉離子電池量產在望 成本是優勢還是劣勢

這個週末,我國第一份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又將迎來新節點。


早在今年7月,我國首份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鈉離子電池術語和詞彙》(2022-1103T-SJ)和《鈉離子電池符號和命名》(2022-1102T-SJ)計劃由工信部正式下達。中國電子技術標註化研究院聯合中科海鈉、寧德時代等單位起草。


隨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又在10月11日發佈《關於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徵求意見1稿)徵求意見的通知》並稱,?鈉離子電池標準起草組完成了徵求意見1稿的編制工作,並要求各相關單位於10月23日前將意見反饋。


上述單位指出,受疫情和外部環境影響,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鋰、鈷、鎳等進口受到阻礙,導致其價格大幅上漲,也推漲了終端產品價格,企業利潤大幅降低。相較之下,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豐富、分佈廣泛、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等優勢,在鋰資源短缺、價格大幅度上漲以及儲能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迫切需求新型高效的儲能技術與鋰離子電池形成互補。


或是受上述消息影響,截至10月21日午間1時,48家鈉離子概念股有17家股價上揚。其中百合花股價上漲6.16%,振華新材股價上漲1.09%。


鋰電龍頭寧德時代正推進明年鈉離子電池產業化


在鋰離子電池深受上游原材料掣肘之際,我國已有不少企業走在研究鈉離子電池的路上。


同花順數據顯示,如今A股已有48家鈉離子概念股。按照10月20日市值收盤排序,前五名分別為寧德時代、伊利股份、天齊鋰業、鹽湖股份、贛鋒鋰業。


萬創投行創始合夥人劉陽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相比於鋰電池,鈉離子電池的優勢在於鈉元素的來源渠道更多、且相對鋰元素成本低,更適用於低速、續航里程兩百公里左右的小型電動車,以及一些兩輪車,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補充鋰電池當下的缺口。


早在去年7月,寧德時代就發佈了鈉離子電池。據稱,鈉離子電池在低温性能、快充以及環境的適應性等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能與鋰離子電池相互兼容互補。2022年10月21日,針對“納電池何時大規模量產,哪些車廠計劃推出納電池汽車”的提問,寧德時代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正致力推進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實現產業化。


不僅是寧德時代,許多鋰電龍頭也在近年來放出對鈉離子電池的“友好信號”。


早在2021年7月,天齊鋰業在回覆投資者關於寧德時代製造鈉離子電池的看法時就表示,公司持續關注新技術發展,邁向碳中和、轉向發展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識,公司對行業前景充滿樂觀。


8月,億緯鋰能將一條建議公司與鈉離子電池初創龍頭企業浙江鈉創新能源合作的投資者看法挑了出來,感謝投資者的建議。


在應用場景方面,劉陽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相比於鋰電池,鈉離子電池的優勢在於鈉元素的來源渠道更多、且相對鋰元素成本低,其原材料本身產能問題不會成為瓶頸,制約產業發展。


劉陽表示,鈉離子電池更適用於低速、續航里程兩百公里左右的小型電動車,以及一些兩輪車,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補充鋰電池當下的缺口。


此外,鋰電池在安全方面有不穩定的特性,而鈉離子的穩定特性可以與鋰電池互為補充,哪怕使用鈉離子電池對鋰電池進行分隔,也能有效改善安全情況。這種特性適用於儲能行業。


那麼,鈉離子究竟能節約多少成本?


華安證券援引中科海鈉團隊研究結果顯示,產業化的鈉電池材料成本相較磷酸鐵鋰電池可降低30%-40%,尤其是在鋰材料成本高企背景下,其成本優勢進一步凸顯。


產業化程度低 成本優勢短期內難以體現


但需要注意的是,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如今還未能顯現。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提醒,目前鈉離子電池生產成本較高,完全產業化、大規模的生產時間點還沒有到來,待小批量推廣後,未來兩三年可以逐步釋放出一定的產能,性價比也會突顯。


劉陽強調,如今鈉離子的成本優勢還難以發揮。目前來説,主要是因為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工藝限制及正極材料的路線不明確,導致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不高,存在部分技術瓶頸,能量密度不高。


華安證券也指出,硬碳作為鈉離子電池首選負極材料,具有原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等優點,但也存在明顯的缺點,如循環壽命短和結構一致性問題。從理論的角度來看,解決硬碳材料上述問題可以依靠預鈉化、結構調控、界面構造、選用合適的前驅體材料作為碳源等手段,但是從理論轉化成實踐還需要技術的不斷積累。從供給端看,目前全球企業均在加速產能佈局,但多數仍處於中試或研發階段,能快速實現量產的企業較少。


祁海珅向記者表示,目前發展鈉離子電池的主要困難還是成本問題。


他表示,鈉電池應用場景是通信基站、低速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力儲能、太陽能路燈等對能量密度需求相對不高的領域,鈉離子電池的技術路線會是鋰電池技術路線很好及重要的補充。


不過,目前鈉離子電池生產成本較高,完全產業化、大規模的生產時間點還沒有到來,待小批量推廣後,未來兩三年可以逐步釋放出一定的產能,性價比也會突顯。


轉產難度不大 有望向規模化方向邁進


“如果能夠突破技術瓶頸,把產能拉昇起來,未來鈉離子電池有望成為鋰離子的‘平替’”。劉陽向記者表示。


興儲世紀總裁助理劉繼茂也向記者分析稱,從短期來看,鈉離子電池仍然難以撬動消費電子和動力電池領域的市場。不過未來,在一定範圍內,鈉離子電池可以替代鉛酸和磷酸鐵鋰電池,主導低速電動車、儲能等市場。


劉繼茂表示,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原理相同、結構相同,主要結構都包括正極、負極、集流體、電解液和隔膜等材料,二者生產設備、工藝方面差不多,轉產難度不大。 


如今,全球首套1MWh鈉離子電池光儲充智能微網系統已經正式投入運行,目前運行情況穩定。劉繼茂預計,到2023年,鈉離子儲能將開始小規模應用,2024年可以大規模應用。


祁海珅向記者表示,鈉離子電池如今已經初步具備產業化趨勢,且正在向規模化路徑邁出。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鈉離子電池的行業標準也處於徵求意見階段了。在祁海珅看來,這則行業標準的制定和推出,可以避免未來出現混亂和無序發展,讓行業從材料、生產和應用等不同環節都有標準可依。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1 字。

轉載請註明: 鋰電池平替要來了?明年鈉離子電池量產在望 成本是優勢還是劣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