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華盛頓會議:如何運用RST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為加強全球各國對提升經濟韌性和可持續性投融資的關注,國際金融論壇(IFF)於華盛頓時間4月10日聯手佈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BWC)和保爾森基金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2023年春季會議期間舉行了一場高級別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作為IMF和世界銀行2023年春季會議首日正式環節,吸引了來自全球200多位政府官員、國際機構高管和專家學者的關注和參與。

  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為研討會作開幕致辭。佈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BWC)副主席、IMF前第一副總裁約翰·利普斯基主持了此次研討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行長兼董事會主席金立羣、IMF副總裁李波、盧旺達財政和經濟計劃部長於齊耶爾·恩達吉吉馬納、保爾森基金會副主席兼總裁戴青麗、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維拉·松圭、國際投資機構Rock Creek執行董事肯尼斯·雷等各國政府及國際機構專業人士參加了研討會,並就如何運用新型投融資工具——韌性與可持續性信託(RST)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幫助這些國家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等結構性挑戰的堅韌適應能力,進行了深入討論。

  格奧爾基耶娃在致辭中表示,“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如果我們不能有效應對,增強經濟韌性,之前取得的所有經濟成就都將付諸東流。通貨膨脹雖然令人頭痛,我們仍能生存;經濟衰退固然不好,仍有復甦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成功應對氣候變化,將面臨災難性的後果。為了子孫後代的生存,我們必須攜手應對氣候危機。”

  她表示,IMF新近推出的RST將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增強經濟韌性、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IFF華盛頓會議:如何運用RST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主辦方供圖

  過去三年,世界經濟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俄烏衝突、全球性通貨膨脹等一系列重大沖擊。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性威脅也從未停止,是人類長期面臨的重大挑戰。提升全球經濟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是世界各國政府急需考慮的優先事項,也需要各國公共和私營部門以及各類國際組織的全力支持和參與。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行長金立羣在發言中指出,“氣候變化絕不是‘狼來了’的故事,而是關乎全人類未來的一場生存危機。只有大家真正把應對氣候變化當作一場生存危機來應對,才有可能更加高效地分配各類公共和私營資源。”

  IMF副總裁李波表示,IMF的190多個成員一致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是各國今後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IMF各成員國齊心協力推出了RST來幫助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好消息。但是,從另一方面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大量資金。僅能源轉型一項工作,全球就需要一萬億美元的資金,這需要通過各種緊密的國際合作才能實現。

  保爾森基金會總裁戴青麗則從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角度對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她説,由於氣候環境的變化,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目前全球大型脊椎動物的數量減少了70%,大型食肉魚類已經滅絕了90%。這些動物數量的減少甚至滅絕不僅是自然界的損失,也會給全球很多地區帶來食品危機,這也是氣候變化產生的一個深遠影響。

IFF華盛頓會議:如何運用RST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盧旺達財政和經濟計劃部長於齊耶爾·恩達吉吉馬納表示,全球面臨從疫情到俄烏衝突等多重挑戰,各國政府不能只關注一些特定問題而忽視其他具有長期影響的問題。應對氣候變化既要各國政府採取一些短期見效的應對措施,也需要各方長期持續投入,動用各類資源投入加強氣候適應和減少氣候影響的工作中。他認為,IMF推出的新型金融工具——韌性與可持續性信託(RST)將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長期的資金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際金融論壇(IFF)一直致力於通過構建多邊、平等、務實及建設性的非官方高層對話與合作平台,加強國際金融交流,促進世界經濟的包容及全面可持續發展,進而更好地發揮金融在世界經濟可持續、包容和綠色增長中的作用。

  國際金融論壇(IFF)副理事長兼全球中心主任林建海表示,氣候變化是一場不斷演變中的危機。應對氣候變化、採取適應措施,需要各國採取各類短期應對舉措也需要長期持續性投入。因此,需要不斷提升各國、各階層對於應對氣候變化重要性的認識,也需要整合國家和私營企業的資源、加強各類國際組織的合作以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0 字。

轉載請註明: IFF華盛頓會議:如何運用RST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 楠木軒